冬至:这样发诗词,唯美到极致,温暖到极致

文摘   2024-12-15 14:10   河北  

冬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阳气开始慢慢回升,下一个循环已经开始,是大吉之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学,学生不给钱。”这首广为流传的童谣,证明冬至节在当时老百姓心中的位置。

冬至已至,春归有期。四首冬至诗词,邂逅温暖。

1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的冬至节,是怀亲思乡的。

公元804年冬至节,白居易宦游在外,夜宿于河北邯郸的一家驿舍中。

在唐代,冬至与元旦、端午等节日一样,是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朝廷会放假,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家家团圆,热闹非凡。

而白居易只能抱着双膝,默默地呆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可想而知,孤寂落寞让他想家的情绪愈加浓烈。

他遥想家中的亲人,此刻应该围炉而坐,欢声笑语,也谈论着他这个离家在外的人。

这首诗充满温情,白居易没有直接写自己想家,而是通过想象家人谈论自己,来表达对家的思念,虽然只是平平的叙述,却真挚动人。

年终岁末,客居他乡,满面风霜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家的温暖。

2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阮阅的冬至日,欣喜而温暖。

早晨云雾散去,云朵舒展,呈现一派祥瑞之气。在寒冷的日光照射下,事物长长的影子映照在地上。

在古代,冬至节这天有向长辈“进献履袜”的习俗。三国时期的曹植在他的《冬至献袜履表》中写道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冬至日敬拜尊长,进献鞋袜,既保暖,又有履祥纳福的寓意。

冬至以后,天气逐渐转暖,寒意减少。白昼越来越长,影子的长度和测量日影的红线慢慢变短。夜间秉烛赏游,所携带的记时铜漏壶,也会比以前减少筹码。

时节虽有冷暖,但处处皆有清欢,生活中总有值得欣赏和分享的美好瞬间。

3

《冬至》

宋·王安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王安石笔下的冬至,是欣喜的。

冬至日这天,王安石漫步在都城开封的街道上,大街小巷显得格外宽敞热闹。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冬至被称为“一阳生”。

当看到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时,心里感到很高兴。听到街市上传来商贾的叫卖声、交谈声,欢声笑,心中很欣喜。

平日里不出门的女子们,在冬至这天也纷纷走出家门,欢聚在一起,手里拿着或举着各种各样的珍贵的礼物或者饰品,共享美好的时刻。

抚今追昔,让他回忆起往事。那些年,因为种种原因,集市封闭,不能畅开做买卖。

这首诗,描述了冬至当天,北宋都城开封街道上的热闹喜庆气氛,和人们庆贺节日的欢喜场面。

冬天纵然寒冷,但春天的脚步也不会迟缓。

4

《至节即事》

元·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马臻笔下的冬至日,闲适而从容,非常具有画面感。

冬至节这天,天色才刚刚拂晓,京城的大街上已经香烟袅袅,弥漫着浓厚的喜气吉祥。

人们相互拜访,纷纷传递着名片或贺卡,祝贺冬至的到来,整个城市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贺冬,又叫拜冬。古人把冬至看作大节,这一天要拜贺尊长、拜师、同僚互相拜贺。

这一天,家家户户精美的帘幕都敞开着,人们在各种娱乐活动中尽情欢笑,闲适从容,欢声笑语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冬至,是冬天的尽头,也是春天的起点。愿岁月轮回,温暖如初。

-end-

一诗一世界
读经典诗词,品人生百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