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义父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麟童先生

文摘   2024-12-30 00:00   河北  


纪念义父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麟童先生

作者:鸿 雁


义父李麟童先生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原沈阳京剧院院长。我则是安徽省淮北市的一个普通小戏迷。盐城的高艺兄长曾经好奇动问:贤妹你怎么会拜到这么远?……


那是1997年的10月在合肥举行第三届京剧票友节,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京剧的我报名了。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京剧盛会,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戏迷票友们,观看了多场精彩的演出。尤其是闭幕式上特邀来的名家名票做了一场示范演出,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当时沈阳京剧院老院长李麟童先生演唱的《文昭关》嗓音刚劲雄浑挺拔有力,高腔低腔随意自如,在慷慨奔放中,对人物感情的处理很细腻,颇有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届票友节刚结束,我们就乘着余兴去了名闻遐迩的黄山,住进了黄山北海的一家小旅店。上山途中我发现了沈阳京剧院的老院长李麟童和山东威海的麒派表演艺术家马少童,心中不禁暗喜:今晚准有好戏!果然我尚未安顿好就听有人嚷开联欢会了。于是在雄奇的黄山之巅,来自五湖四海的票友和两位老艺术家欢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房间很小,除了演唱者其他人只好围坐在床上,对门也挤满了票友,两屋相望,好像一个临时小票房。大家情绪高涨,两位老师更是不断地鼓励大家。胜利油田的青年票友先唱了段《锁麟囊》和《望江亭》,辽宁阜新的小生票友反串《二进宫》里的李艳妃,奚派票友唱了段言派戏,福建龙海的票友献上一段《霸王别姬》,两位老旦票友分别演唱了《红灯记》和《钓金龟》选段,把两个琴票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纷纷请教两位名家,有位老票友唱过《追韩信》后,马老师不但向他详细介绍了麒派唱腔的特点,还亲自示范唱了几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鼓足勇气唱了段《醉酒》,一位老票友说我:“怎么两位老师往这一坐,你比在大会上还紧张。”李麟童老师忙把自己的杯子递给我让我赶快润润嗓子放松放松,真让我感动。李老师为大家清唱《乌盆记》,韵味醇厚,顿挫有致;马老师表演《四进士》中公堂对簿的一段精彩念白,铿锵有力极富激情,大家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联欢会虽然结束了,京剧之声却久久回荡在黄山之巅。(当时我发表在《中国京剧》杂志上的一篇短文 摘录引用)

第二天看过日出就下山了,李院长夫妇毕竟年近古稀,马老师夫妇也年过花甲,于是我们结伴而行。我、还有厦门的票友华姐、沈阳的梁大夫、一同搀扶照顾着几位岁数大的老师们,下山途中,一边游山观景,一边听老艺术家们讲些梨园典故,甚为尽兴。我当时年轻,少不更事,对戏曲界的人和事口没遮拦肆意评论,可谓班门弄斧。大家谈戏说艺互相鼓励着终于走下黄山。老师们一再对我们的照顾表示感谢!李院长说:“我是十年前就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心脏病患者,做梦都不敢想到今天竟然能一步一步走下黄山。”在黄山脚下,大家依依惜别留下联系方式。


回到淮北,我满怀敬佩之情给老师们写信,把黄山拍的照片也洗好一同寄去。不久便收到了李院长的回信,很惊喜也很意外。像李院长这样一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却认真对待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小戏迷,不但回复信件,还把拍的照片洗好寄过来。更意外的是李院长信中提出要认我做女儿!说是怹们夫妇经过商量认真做出的决定,并且让我把《中国京剧》上一篇介绍怹他的文章拿给我父亲看,让我父亲了解怹的生平事迹及为人。很快我父亲就和李院长通了信。

1998年4月义父义母来到淮北。父亲是位资深戏迷酷爱言派老生,义父还给父亲说了一段言派戏《让徐州》中的“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义母有着东北人的豪爽耿直和母亲也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义母说在黄山见到我就很喜欢我的性格、对京剧痴迷、对长辈尊重、很有自己的见解,还说有个女儿早年被送人了,见到我就觉着像是自己的女儿。

在淮北欢聚多日后,义父义母就带着我去扬州镇江参加两场演出活动,一路上我和义母唠嗑时,义父在不停地背戏琢磨唱腔,偶尔参与到我们的话题中。这次演出的是《捉放曹 宿店》。我很奇怪这出戏对怹来说是骨子老戏唱腔,也是很熟的了。可是我看到无论是在车上船上还是在宾馆里,有时间就一板一眼哼唱背戏。特别是见到琴师李世荣老师后寒暄几句立刻对戏跟着胡琴练上了,戏比天大啊!义父的这种敬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演出盛况在《中国京剧》杂志上有报道,摘录其中一段:

老艺术家德艺双馨令人起敬

演唱会上,来自辽宁沈阳、浙江杭州、云南昆明、山东威海等地的表演艺术家、演奏家精采的表演和高尚的艺德,令在场的观众肃然起敬。来自沈阳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麟童不顾身患数种疾病,千里迢迢于4日提前赴会,热心联络,帮助排演,示范演出,不收一分钱劳务费,令人钦佩。在9日下午的开幕式上,李麟童的压轴戏将演出活动推向了高潮。他演出的优秀传统折子戏《捉放曹》一折《宿店》,几乎是一句一彩,充分表现出他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著名京胡演奏家李世荣的京胡伴奏,丝丝入扣,荡气回肠,与李麟童的演唱配合默契,水乳交融,深深地感染了广大京剧戏迷。

那几天很幸福,天天说戏唱戏。见到这么多京剧名家,听怹们说些梨园趣闻轶事也是引人入胜。我还第一次扮上在马少童、张传秀老师合作演出的《斩经堂》跑了个龙套,过足了戏瘾。

盛席华筵终散场,活动结束后,大家各自登程。义父义母去了上海,我则回到淮北。


回来后,生活如常,可我满脑子是京腔京韵,一天到晚就想调嗓练唱,都有点走火入魔了。关键时刻义父来信了,提醒我:“京戏只能是业余爱好,千万不要不务正业,本末倒置!希望你工作之余,好好研习京剧,做个有水平的票友。把工作生活安排好抽出时间到沈阳最好能呆上一个月,到时候,请李国粹老师给你开蒙说说戏。但千万不要因为痴迷京戏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这封信如醍醐灌顶,一语点醒梦中人。义父接触的戏迷很多,太了解这种痴迷戏曲的心情,怹曾说过:“一个人他只要真正喜欢上了京剧进来就出不去!戏迷一旦痴迷上京戏,就会得上一种病——戏癌!”确实,我听说有个六安的年轻戏迷不管不顾,只想着唱戏,他妈妈一怒之下把他的行头都烧了。读着来信,看到义父语重心长的教导,我慢慢冷静下来,安心工作学习,把京剧当作我真正的爱好,滋养熏陶我而不是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看到我在《中国京剧》上发表的文章,义父义母大为高兴,来信说:“什么弓长,红砚,笔名就用鸿雁!”一锤定音。为了提高我的眼界及文学素养,义父还让我和怹的一位在北大就读的学生徐鹏通信联系,怹希望我能向戏曲编剧方向发展,虽然我下岗后走上了经商之路,但对京剧和文学的热爱丝毫没减。

义父义母得知我的病情后,又屡屡催促我去沈阳医治,义母还说有个哥哥会看中医,让我不妨去一试。在这么多长辈亲友的关爱下,我心情好转乐观很多,积极配合治疗,后来病情得到控制,又在康复中遇到了程晓虎,就忙写信向二老汇报:“生病时天天在家唱《生死恨》:程郎啊……!现在终于被我呼唤出一位程郎来!”二老读信乐不可支,由衷的祝福我,从来信中可以感觉到怹们力透纸背的欢乐和欣慰。为参加我的婚礼,义父从沈阳到徐州坐的硬座,十几个小时,七十岁的老人啊!第二天又连夜赶回去,因为要随团赴韩国访问演出。让我们既感动又担心老人家身体会吃不消。


2013年,我们一家三口利用端午假期前去探望生病的义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沈阳,一直以来都是鸿雁传书电话联系。此时义父已是84岁高龄了,亲自到公交车站去接我们。晚上,大姐大姐夫在饭店设宴为我们接风洗尘。义父询问起我们组织的演唱会举办了没有?在哪举办的?因为之前在百度京剧吧,和几位热爱京剧的老师们组织了一场《百度贴吧首届首届戏迷票友网络演唱会》,请了几位名家做评委。我请来义父和梅派大家舒昌玉先生,上海京剧院优秀的张派青衣蔡筱滢,现在的“网红”大连京剧院坤净任思媛。京剧吧的老师请来了金派花脸王玉田先生、天津京剧院余派名家凌柯、天津京剧院麒派名家王志刚、老旦新秀贾怀胤。几位老艺术家不会上网,于是上海的吧友季孝樑老师就带着录音去请舒老王老点评,辽宁鞍山的吧友“七星阁主”则带着录音去我义父家请怹点评。所有名家一概分文不取,为参加演唱会的吧友认真点评悉心指导,吧友们十分感动,衷心感谢这些无私奉献的艺术家!在京剧吧吧友的齐心协力下,在名家的倾情助力下,网络演唱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影响深远。听了我的介绍,义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义父说一些票友的水平真不低,有个别票友水平甚至超过专业的。因为有的票友一辈子就研究一段唱腔,专业演员有演出任务还要编排新戏根本没时间像有的票友那样精雕细磨一段唱腔。

青岛一位网名“海边人“的京剧吧吧友,擅长音频制作,我请他帮助把义父的两段《文昭关》唱段降噪后制作成一个完整的唱段,一段是60年代辽宁广播电台录制的二黄慢板唱腔,一段是文革以后义父在电台录制的二黄原板。义父听了也很开心。正好那天下午刘新阳来了,先是新阳跟着伴奏唱了一段,接着义父也跟着伴奏唱上了!义母非常激动拉着我的手说:“你老爸多久都没唱了!”

义父生病以后很少出门,我们在沈阳期间,怹居然还亲自去了一趟菜市场买菜。并且安排我们去了辽宁省新民市的“国粹园”。义父为新民市三农博览园策划设计筹建“国粹园”及当代名家蜡像馆,并为大戏楼题写匾额“京东大戏楼”,“国粹园”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4A级旅游景区。义父被聘为“终身顾问”并在园内建立纪念碑列为总策划人。如果不是身体不允许,义父说一定会亲自带领我们参观并亲自讲解的,从以往信件中已经感受到这个“国粹园”倾注了老人家很多心血。难怪李默然先生多次谈到:“什么时候谈到国粹园都不要忘了李麟童的功劳!”


离开沈阳时,义父又亲自把我们送到车站。义母再三叮咛我一定要常来信常通电话。义父身逐渐康复好转,四哥李忠常常带着老父亲去各大票房走走看看。可是到了2015年6月2日义母确诊是肺癌晚期,并于12月14日去世。义母的离世对义父是个沉重打击。不久,义父便再次病倒卧床不起了。2016年3月20日,是义父最后一次给我写信。信中说:你干娘去世后,我度日如年,挣扎着度过每一天。身边保留了一份2014年2月20日的《沈阳日报》,有一版是对我的专访,其中有对你干娘的采访,这是书上没有的。随信寄来了这份报纸和一张梅派专辑,这张专辑是央视戏曲频道栏目组赠送给义父的,里面是CCTV《跟我学》栏目首次推出的国粹经典亲传系列梅派精华专辑,收录了梅葆玖等老师教授的梅派代表作《贵妃醉酒》等。义父说,梅派好学,学好很难!希望我学学《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不必多学,学多无用,又不是专业演员。最后教导我:要孝敬父母,夫妻恩爱。教育好孩子千万不要溺爱!希望还能再见上一面。落款:老爸泣写。收到信件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017年7月我和晓虎再赴沈阳。只见义父躺在床上,精神状况大不如前,情绪也不稳定,但是还认得我们。四嫂说,老爸一直在问鸿雁来了没有?听到义父不时的呼唤:“秀莲……”我不禁潸然泪下。关秀莲是义母的名讳。义父义母相濡以沫六十多年,义母在世时对义父悉心照料,现在骤然离去,义父接受不了。虽然儿女照顾得很好,可是怹的精神支柱倒了。我们又专门去了一趟陵园祭拜义母。还记得义母病重时,曾打电话来让我去沈阳,我正好是术后康复中。义母说,你来吧,我给你买车票。当时不知道义母病得如此严重,就想着过段时间等身体恢复恢复再去。没想到义母这么快就走了,让我怎不遗憾……

这次在沈阳一切听从四哥四嫂安排。四哥推掉一切事物亲自驾车全程贴心陪同。还特意安排我们去了胡继岩团长的票房见到袁绪茂先生和袁莉父女,都唱老生。胡琴是胡连祝老师,另外还有其他几位票友老师。我这也是第一次听四哥唱京剧,规矩讲究,韵味十足,不输专业!可惜在那个特殊时期因为父亲是“特嫌”政审未通过,没能被戏校录取。回来后,常常和四哥四嫂微信联系,微信代替了书信,义父再也不能写信了。

接下来的日子,忙着孩子中考,紧接着疫情、高考……期间,新阳五一假期去探望义父,出了门就给我发微信,说他播放李老师自己的唱段给李老师听,李老师连一点反应都没有,以前只要播放京剧唱段眼神就不一样。想想当年那么要强好胜、神采奕奕的李老师,新阳心里五味杂陈很不好受。在看看新阳发来两张照片,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准备孩子高考后即去沈阳探望。


2021年高考结束了,赶上新冠后疫情时期,沈阳那时防疫比较严峻,安全起见未敢动身。接着我公公婆婆生病住院,母亲肾癌手术,父亲生病……直到2024年3月15日父亲去世。送走父亲后,痛定思痛深感生死无常!想到义父已是95岁高龄,再拖延下去将来又未免再留遗憾。于是2024年5月17日我们夫妇第三次来到沈阳。四哥和新阳一起来沈阳北站接站。到了四哥家里,高朋满座。琴师马宝奎老师变身大厨正给四嫂帮忙,四哥特意请来的沈阳京剧院的月琴何忠生老师,另外还有李慧珍老师等几位票友也在家里等着我们呢。来之前,我说这次就不去票房了,四哥就把这些朋友请到家里来,于是每人唱上两段。然后午宴开始,四哥还特意拿出两瓶茅台酒招待我们。饭后,就在四哥家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签字赠书仪式。刘新阳是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他和义父共同编著了《梨园沧桑六十年》,这本书总结记述了义父从艺道路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一些成就。所以,新阳作为作者给大家签字。原来新阳已是颇有成就的戏曲圈名人了。

第二天,四哥四嫂陪着我们,还有新阳也一起到疗养院看望义父。这个疗养院医疗条件环境很好,护工阿姨也很尽心,义父被照顾得妥妥贴贴的。我们到时怹还在酣睡,后来终于醒了,默默的看着我们,好像都不认识了。在我们离开时,护工阿姨推着轮椅送到电梯间,路上义父忽然伸出手和晓虎握握手,我们进电梯时,怹居然又挥了挥手……。中午新阳一家三口宴请我们,饭后我俩要去看望一位亲友。恰好就在义父的疗养院附近。告别亲友后我俩又来到义父身边,沈阳太远来一趟很不容易。走出疗养院心情很低落,晓虎安慰我说明年还来……

离开沈阳时,我带走了几本书,新阳签字的《梨园沧桑六十年》,张学津老师赠给义父的《生正逢时》,还有孙毓敏老师赠给义父的《孙毓敏随笔集锦》。这次在沈阳我俩住在四哥的阁楼里,里面有两大箱义父的影集 书籍资料等,四哥说你随便看,有喜欢的就拿走。我就挑选了几本书。忽然想起第一次到沈阳,义父说地下室有许多字画资料,让我看看可有喜欢的,随便挑随便拿。我当时什么都没有拿,只是挑选一些珍贵的老照片,找个打字社全部扫描保存起来。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就像老的纪录片。在我眼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024年9月28日 义父仙逝了!奔赴沈阳的路途中悲痛万分思绪起伏,拜识义父的过往浮现眼前……


义父原名李秉枢,1929年生于辽宁北镇皂君庙胡同。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擅演剧,目有《文昭关》《群英会·借东风》《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乌盆记》《清官册》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怹从21岁起担任沈阳市京剧团的业务副团长。1959年沈阳市京剧团与辽宁省京剧团合并建立沈阳京剧院后,先后历任沈阳京剧院二团、三团的业务团长。1983年又调入沈阳京剧院“少艺班”做主任,从事教育管理工作。1984年当选沈阳京剧院院长,1988年初因病提前退休。经过一年多的休息和治疗,身体有了较大的恢复。就总想着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京剧票友做辅导工作。给沈阳职工业余京剧团做顾问,五年来骑车往返多分文不取。因受锦州市委王宝纯书记的邀请,与张宝德师弟为锦州戏剧节共同排演了京剧《双蛇夺草》,并获得特等奖,又被邀请参加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又获得最佳艺术顾问奖。此后两年,被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戏友知音”栏目聘为艺术顾问兼嘉宾主持人。从2000年至2007年,又被辽宁电视台文艺部的戏曲栏目“戏苑景观”聘为艺术顾问兼节目策划人。之后,还应邀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四、五、六届全国青年京剧电视演员大奖赛中担任初赛的评委。此外,还前后三次应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的邀请到直播间参加直播做嘉宾。2009年开始又积极参与策划和设计的辽宁省新民市中国京剧艺术普及教育馆——“国粹园”。2011年被中国表演艺术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沈阳京剧院艺术顾问、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义父的一生为弘扬京剧艺术不遗余力,尤其在培养京剧人才方面更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年吕东明拜赵荣琛 朱强拜张学津 李静文拜刘秀荣都是义父为了培养人才而积极联系安排玉成拜师一事。义父识才爱才,为女花脸任思媛的求学从艺之路更是倾注了心血。无论是当团长还是做院长,义父深知,抓人才抓剧目建设才能拓展京剧艺术市场。怹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和京剧院团管理的宝贵经验。

1984年义父作为“盟主”联络组织了一次东北地区三省三市青年京剧演员的联合演出,有大连的杨赤、吴宣峰、李萍、侯丹梅、荆涛,有沈阳的李静文、朱强、张爱丽、张薇,有哈尔滨的于兰、赵永伟、谷娜、刘妍  ,还邀请焦麟昆、 高亚樵、陈树君等老先生为这些年轻演员说戏配戏把场。这次活动为东北乃至为全国培养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京剧人才。当年参加这次活动的青年演员们如今大都成为活跃在全国各地京剧舞台上并有一定成就的京剧名家。

义父从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家的少爷,到步入梨园拜师学艺,不知吃了多少苦才能屹立在舞台上成了角儿。怹经历过倒仓的痛苦,文革中被专政,”三顶帽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特嫌”,戴了七年,所有的磨难与坎坷都没有击垮怹!我不由想起义父常说的一句话:活就要活出个样儿!1984年由370多名员工,在不提候选人情况下经过四轮投票当选沈阳京剧院院长,义父不负众望公正公平地处理院内纷繁事务,多次福利分房分给其他职工自己主动放弃。义父不管是唱戏做人还是当领导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顾全大局!


拜识义父27年,虽然呆在义父身边的日子屈指可数。但义父对我的关心教导和影响却很深远。义父是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我敬重怹的人品,敬佩怹的艺术。虽南北相隔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京剧结缘,情同骨肉,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义父虽然离开我们,怹的品格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记得我给义父的第一封信其中这样写道:在黄山遇见您真是三生有幸!最后跟义父告别时,我也想对义父说:这辈子遇见您,能做您的女儿,真是三生有幸!

原沈阳京剧院长李麟童

李麟童先生在家中

李麟童在《文昭关》中饰伍子胥

李麟童夫妇与义女鸿雁

李麟童与鸿雁在黄山飞来石合影


最后一次探望义父在疗养院合影——后立者左1:四子李忠左二:义女鸿雁左三:义女婿程晓虎右1:学生刘新阳



张玉笙后叙:

鸿雁女 1971年生于安徽省淮北市,父亲是京剧名票,从小在皮黄声韵的氛围中长大,后来机缘巧合的结识了梅兰芳大师的亲传弟子舒昌玉先生,在老艺术家舒昌玉先生的指点之下,演唱艺术逐渐精进,在票界亦小有名气。在一次京剧票友大赛中,被老艺术家李麟童先生看中并收为义女。鸿雁女性情豪爽、行事大气,颇有侠女之风,文章中在对义父义母之时可见其孝义真情,可圈可点,可爱可敬。

我与鸿雁女相识相交也有十五年了,她称我叔父,我认她为侄女。

舒昌玉老师来京时,我们也多次在一起相聚。


张鸿雁、舒昌玉、张玉笙

北方戏曲传媒主编李天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 方 戏 曲 传 媒


北方戏曲传媒承接各类广告文案信息推广,诚待赞助商!!!
如有想订制名人(艺术家)字画、撰写专属诗词、楹联等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与我联系。
邮箱:422345221@qq.com
微信:13780517244北方戏曲传媒(手机同号)

如果您喜欢,请转发或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方戏曲传媒
该公众平台主要传播京剧、河北梆子、评剧、豫剧、老调等北方百姓喜欢乐见的剧种,当然也会涉及全国其他剧种,只要你喜欢、只要你点播! 北方戏曲传媒愿做您和艺术家、名票之间的桥梁,希望与您合作,把戏曲艺术带给热爱它的百姓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