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明先生
作者:梁建利
在河北梆子艺术的广袤天地里,曾有一位默默耕耘却光芒闪耀的人物,他就是闫明老师。作为河北梆子的杰出作曲家,他宛如一位幕后的艺术魔法师,用灵动的音符为这门传统戏曲编织出绚丽多彩的华章,在河北梆子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印记。
闫明先生生前照片
闫明老师自幼便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浓厚的兴趣,在成长过程中,他与河北梆子的缘分逐渐生根发芽。河北梆子那激昂高亢、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唱腔,深深吸引着他,也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用音乐为其添彩的热情。怀着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与敬畏,他踏上了探索河北梆子音乐创作的道路,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程。
闫明与夫人王湘云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
在河北梆子的音乐创作领域,闫明老师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技艺。他深入研究河北梆子的传统音乐曲调,从古老的唱腔板式到丰富的曲牌音乐,每一个音符、每一种节奏都烂熟于心。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继承,而是秉持着创新的理念,大胆地将现代音乐元素与河北梆子的传统风格相融合。在为剧目创作音乐时,他精准地把握剧情的发展脉络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运用巧妙的旋律走向、多变的节奏型以及丰富的和声配置,为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色量身打造出恰如其分的音乐氛围。他的作品既保留了河北梆子原有的慷慨激昂、刚健质朴的韵味,又增添了新颖的音乐色彩和时尚的艺术气息,使得河北梆子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河北梆子名家彭蕙蘅与闫明先生
闫明老师的创作过程充满了严谨与执着。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常常深入剧团,与演员们密切交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演风格和特点,以便更好地为他们的演唱创作合适的曲调。在创作过程中,他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从旋律的起伏到节奏的把握,从和声的搭配到乐器的编配,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寻找一个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音符,他可能会在钢琴前苦思冥想数小时;为了确定一段音乐的整体风格,他会查阅大量的音乐资料,进行反复的试听和对比。这种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感染力。
河北梆子名家许荷英与闫明先生
其代表作众多,每一部都堪称河北梆子音乐创作的经典之作。在新编历史剧《尧天舜日》的音乐创作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交响乐与河北梆子传统乐器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了宏大而震撼的音乐场面。在关键的剧情转折处,激昂的弦乐与清脆的梆子声相互呼应,将紧张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在抒情的段落,悠扬的笛音与婉转的唱腔交织在一起,如泣如诉地表达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部作品一经上演,便受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成为了河北梆子音乐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
河北梆子戏歌《杜十娘》
“只要两情长依恋”
除了专注于创作,闫明老师还积极投身于河北梆子音乐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他深知,河北梆子的传承不仅仅是演员们的责任,音乐创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他经常参与各类戏曲音乐讲座和培训活动,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音乐创作者和戏曲爱好者。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河北梆子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创作要领,激发了许多年轻人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为河北梆子音乐的传承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
彭蕙蘅演唱
· 推荐阅读 ·
北方戏曲传媒主编李天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 方 戏 曲 传 媒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