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手势之美——戏曲手势基本图解

文摘   2024-12-25 00:02   河北  


戏曲表演讲究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指手、眼、身、法、步,其中手法是第一位的。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大师,也是戏曲向海外传播的先驱,他曾选取了53式戏曲表演手势进行拍摄,齐如山又对53式手势分别进行命名,并以图片形式传播戏曲的表演之美。1935年,梅兰芳到苏联访问演出,他的手势引起了艺术界震动,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梅耶荷德等人看了他的表演后,都对其手势大加赞赏。


1957年,梅兰芳与陈伯华

交流演剧手势经验


戏曲手势之美,代表了戏曲表演外部与内部的形与神之美,形神关系是中国传统美学论述中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对于二者关系的探讨,始于先秦诸子百家,老子、管子、荀子、庄子等都曾多次论述;魏晋以后,形、神成为绘画创作的审美特点,并渗透到中国传统艺术各个方面,如音乐、书法、文学、舞蹈、武术、戏曲等。
中国古代的戏剧家对戏曲形与神的创造极为关注,传统戏曲表演通过歌舞手段进行角色塑造,传达形神之美。






“形”美:怎么用手势表达月亮
手势是戏曲表演塑造人物的重要方式,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离不开手势的表现。旦角的手势形态酷似兰花,被称为“兰花指”。梅兰芳的手势命名,如含苞(持信式)、初纂(持针线式)、避风(首屈一指式)、含香(首屈一指式)、握蒂(持朝珠、佛头式)、陨霜(倒持扇式)、映日(远指式)、护蕊(外指式)、吐蕊(持细物式)、伸萼(持马鞭式)、迎风(虚指式)等,皆描述了兰花指的外形之美。



当然,戏曲旦角手势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梅兰芳拍摄的53式。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手势各有不同,千变万化,既能状物又能表意:有些表达外部动作,如整袖式、持扇式、托盘式等;有些表达人物情感,如大惊式、怕式、揖让式;有些表示指代或指向,如自指式、下指式、虚指式等。
这些手势在剧目中的特定情境下,表达特定含义,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中有通过手势指代月亮,突出情景交融。京剧唱念中提到月亮,要用“比月式”手势,就是两个手的拇指和食指张开,对成两个半圆,象征月亮。还有类似赞美、害羞、生气等的固定用法,都体现出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态美。






“神”韵:如何传递虞姬的愁情
中国戏曲表演讲究形神兼备,就是指艺术的形一定要传达人物的神。戏曲表演之形是为了突出神,通过形之似达到神似。梅兰芳从各种艺术门类作品中汲取灵感,如雕塑、绘画作品中的手势,自然生活中的情态手势等,从而进行创造革新,丰富了旦角的表演手势,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准确。如古装剧《天女散花》,就是根据绘画《散花图》中天女的形象有感创作。《天女散花》故事取自佛教题材,手势和身段也借用了很多佛像的造型,突出了佛教的形象神韵。


梅兰芳《霸王别姬》剧照


再如《霸王别姬》中,虞姬唱“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的“出帐外”时,抓斗篷低头抬腿,表示“出帐门”,唱“且散愁情”的“且”时,右手抓斗篷,向左走小圆场转身,“散”与“愁”两字基本在背身时完成,回身双手抓住斗篷后略蹲身,手势指向空中,与此同时唱“情”字,抬头望向空中,无限愁情。手势和唱腔的旋律完美配合,“愁情”的意境通过手势的形传递了神。






牵形神而“动全身”
戏曲手势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作为一种舞台艺术,手势不能孤立地表演,而要配合身段进行设计。手势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外化出来,所以要配合眼神、道具、水袖、脚步等同步表演。戏曲手势有很多是持道具的,如梅兰芳的53式中就有执扇手势。昆曲《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手持金扇游花园时,运用了很多手势技巧,执扇、开扇、荡扇、托扇、举扇、平扇遥指等,通过手势技巧配合唱腔、身段,营造出舞台上的写意空间。
《贵妃醉酒》中,杨玉环醉酒失态嗅花:缓缓蹲下,将左手向回揽做出闻花的姿态,再将花枝松开放回,慢慢起身;第二个身段手与脚动作位置与前次一样,方向相反;第三个卧鱼在舞台正中,身段与第一个相同,但水袖右手向里翻,左手向外翻,繁复的身段完成了杨贵妃醉酒的心境外化。


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


《宇宙锋》中,赵艳容无奈装疯一笑,说“爹爹——你是我的儿呀”,双手轻捻甩发放下,托住赵高髯口,捏住一根向外拽出,并轻轻一揪拽掉,以示“疯癫”,紧接着又因戏弄了爹爹而做出羞愧手势。在这些表演中,赵艳容内心状态很复杂:其一,父亲把自己献给秦二世,她非常痛苦,但又坚贞不屈;其二,为了抵抗赵高而不得不“装疯”,斗智斗勇,却又羞愧难当。所以处理手势技巧的时候,不仅要准确表现外部形态,还要配合身段表情等,完成人物内心的刻画。
戏曲手势的形神之美,丰富生动,符合中国传统艺术化简为繁、以一当十的创作方法,是戏曲表演艺术家创造的智慧和财富,突出了戏曲艺术虚拟性写意的特点。一脉相承的是根与魂,永不褪色的是精气神。如今,戏曲表演艺术越来越为现代影视、舞蹈、绘画等艺术借鉴学习,并借助媒介平台,受到新一代艺术工作者的更多关注,加深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使得艺术在创作中实现了守正创新,不断发展。



来源:忻州日报
作者:赵娟


北方戏曲传媒主编李天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 方 戏 曲 传 媒


北方戏曲传媒承接各类广告文案信息推广,诚待赞助商!!!
如有想订制名人(艺术家)字画、撰写专属诗词、楹联等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与我联系。
邮箱:422345221@qq.com
微信:13780517244北方戏曲传媒(手机同号)

如果您喜欢,请转发或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方戏曲传媒
该公众平台主要传播京剧、河北梆子、评剧、豫剧、老调等北方百姓喜欢乐见的剧种,当然也会涉及全国其他剧种,只要你喜欢、只要你点播! 北方戏曲传媒愿做您和艺术家、名票之间的桥梁,希望与您合作,把戏曲艺术带给热爱它的百姓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