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
欧洲和消费者对待新能源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最重要的部分
欧洲车企的转型难
真正的内因
电池硬伤
01
市场对谁都是公平的
自从电动车接棒之后
核心就变成了电机、电控系统、电池
电机和电控系统
基本上早晚能搞定的事
但电池对于欧洲车企
确实是最难突破的一个瓶颈
因为欧洲普遍是冬天比较冷
车企一般是偏爱三元锂电池
虽然欧洲这几年
在电池的密度和安全性上有所突破
但电池的质量 耐用性
循环寿命 这些关键的性能上
还是比不上头部企业的
而且除了技术之外
还有更难解决的资源问题
三元锂电池的命根子:锂 镍 钴
欧洲本地的矿产资源
是真的不算丰富
主要还是靠进口
那结果就是
电池生产的供应链没法稳定
原材料的价格经常像过山车一样飙涨
欧洲汽车电池成本占了整车的四成左右
相比之下
中国新能源电池的成本
大概也就是三成左右
可以说这些资源就像是
一把悬在头顶的剑
让欧洲车企一刻也不敢大意
所以就一直做不到“物美价廉”
本质上无法撬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产业链整合之伤
02
然而更棘手的
是产业重新整合的一个刚需
劳动力重新洗牌
大规模的裁员和岗位的替换
会对产业造成一个直接的冲击
一辆燃油车大概3万个零部件
其中发动机本身就占了1/5
甚至细节到每一颗螺丝钉
都是要定制的
但这种复杂性就导致
欧洲传统汽车从业人员
是超过了1,200万人
占欧盟总就业人口的6.1%
形成了一个庞大
并且很稳固的一个产业链条
But!
现在这个时期
它以前巨大的优势
就变成了它巨大的劣势
因为整个产业极度的不灵活
老一辈的反应总是比年轻人要慢半拍
而且这其中一艘船搞不好弄沉了
还特别容易牵连整体
反观电动车这边
电动车零部件的数量
通常是不到2万个的
有时候一家超级工厂
就几乎包揽所有的工作
比如说特斯拉上海工厂
电动车的供应链其实就要轻盈很多
所以本质上就是油车模式对上了电车模式
传统制造业对上了模块化生产
这其实不仅仅是一场技术之争
也是两种制造理念的正面对抗
当然了
并不是说欧洲的重资产制造业
是一无是处
人家传统的底盘还是很强的
像底盘调校
车身刚性 安全标准这些领域
今后电动车成熟之后
也许还会是它的优势
只是我们针对当下
这个变化飞快的时代来说
它有点跟不上趟
欧洲车企如何破解电动化的“成本难题”?
不过坐吃山空
也绝对不是欧洲百年的车企作风
车企们就纷纷开始布局新的招数
总结一下
就是三个比较重要的办法
招数一
因地制宜
欧洲车企们心里很清楚
你要想在本土生产电池
这成本高不说
光欧盟政策也是好一阵坏一阵
惹不起
于是大众 宝马这些老牌车企
直接决定“搬家”
南美 东南亚这些地方
不仅资源比较丰富
人工成本还低
简直就是降本增效的天堂
招数二
寄人篱下
就跟淘金差不多
要在电池技术上追上世界先进的水平
光靠欧洲车企慢慢摸索不现实
尤其是电池这一块
像中国宁德 比亚迪
这些巨头早就打下一片天了
所以和中国公司搭伙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说宝马
它早就跟宁德
三星SDI亚洲电池大厂打成一片
不仅通过合作伙伴能稳定的拿到电池
还能够稳定的拿到关键的材料
像锂 镍的价格
波动也会变得相对稳定一些
通过合作填补了技术的短板
还借上了这供应链的东风
招数三
向政府求助,争取政策支持
根本没有为大规模的电车充电做准备
欧洲车企光靠“出国搬砖”降成本不够
还得是回归大政府了
于是各国政府各种补贴减税
层出不穷
拿德国来说
政府就投了超过20亿欧元
支持本土电池的生产
法国更直接一些
百亿补贴 疯狂带货
给本土制造的电动车
补贴是高达5,000欧起
确实是真金白银的
在给自家车企加油
不仅如此还得抵御外部入侵
于是一方面就推出了碳关税 环保标准
另一方面针对中国电车的反补贴调查
又一次加码
这碳费和关税
就像是一道保护墙
挡在外面的
是进口产品
护在里面的是
本地车企的市场份额
这一来一去的主要目的呢
还是给欧洲车企去争取时间和空间
说到底
欧洲的电动化进程
远不止是这几家车企的转型
它背后压着的
是整个欧洲制造业未来的一个走向
新的电动产业还没有成熟
就要被逼着成为经济支柱
这个过程就有点
揠苗助长
像极了曾经苦苦挣扎的
我们的影子
有没有?!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这就是一整期的内容!
想看别的方向讨论呢
大家可以打到评论区
我下去给你们写作业
拜拜
END
往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