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博主曾被称为最好的“副业”,毫无疑问,自媒体行业背后的零成本、门槛低,入手快,在这个信奉“每个人都能成名5分钟”的时代,看上去似乎人人都可以加入。
然而,越是挤满人的行业可能越难以将职业长期维系,尤其是还要面对人人都会遭遇的职业周期。Mia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前往了美国攻读研究生,在美生活工作近6年后辗转到了上海,成了一名职业时尚博主。
和如今各个平台泛滥的时尚博主不同,Mia有些“老派”,她喜欢思辨,也热爱表达,她的内容从不局限在只发漂亮的穿搭照片。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视野,喜欢阅读,对事物观察深刻,擅长通过文字表达输出各类文章,这些都让Mia从当下各类讲求“种草”变现的自媒体博主群体中变得特别。
来到自媒体博主生涯的第八年,面对行业经济下行,短视频飞速崛起,作为一个本应具备表现视觉张力的时尚博主,Mia没有拥抱短视频风口,而是开拓了自己的播客。
一个自媒体博主,或者说一个职业人,在不可避免的时代浪潮里,究竟该如何应对自己的职业周期?Mia她的职业探索之路,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Mia的起点并非时尚行业。
她在四川大学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选择赴美国深造商科。在美国期间,她利用OPT政策寻找工作机会,将目光投向了时尚、电影和食物三个与商科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最终,她先是进入公司成为一名时尚编辑,有了一段职场经历。
“当时全球范围内都开始有时尚博主,然后我就觉得一我能做二我想做三就是客观允许我做,然后我就开始做了。” Mia回忆自己起初的内容偏重街头风格,喜欢收集球鞋,分享各种时尚单品,在旧金山湾区率先积累了第一波粉丝。
2017年,Mia敏锐地察觉到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时尚类博主逐渐兴起,当意识到,自己或许能够在国内有更好的商业化发展,她果断地回国,并将自己的账号回到上海,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回国后,Mia的风格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的消费社会中,时尚和消费主义关系很紧密,时尚的核心目标也是在激活人类的欲望。作为欲望的承载体,时尚博主,不可避免地在被标签化。
不去隔绝自己的感受,认清楚自己喜欢的创作风格,找到表达的最佳方式,是Mia能够持续创作的燃料。
她会强调,自己的内容创作大部分时候会基于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非刻意迎合市场,她需要跟粉丝建立情感的链接,个人才能够拥有持续表达的动力。
大众的眼里,“时尚博主”是各种漂亮衣服堆砌出的形象,但Mia也发现,时尚也总在重复。但对个人而言,时尚可以分不同的类别进行研究,博主也完全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最重要的避免用单一的“衣服”来代表自己,过程中将自己工具化、标签化,重复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阅历和经验增长,Mia的内容在不断演变。
早期,她的内容以时尚类为主,分享各种穿搭技巧和时尚单品。但随着对时尚行业的深入了解,她开始关注时尚背后的社会性表达,如女性主义在时尚中的体现等。“对我而言,时尚里最有意思是它的社会性的表达。包括女性服装的演变也是很 feminism (女权主义)的过程。” Mia会逐渐在自己的内容中融入更多关于女性主义、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思考,使内容更具启发性。
这一点,在Mia早期专注的平台上就能发现。她会在自己公众号上更多地书写长文,对于自我成长的思考,对于社会的观察都以一种丰盈、流动以及美的姿态呈现在粉丝面前。
“早期很多关注我的女孩还在上学,到现在有仍然会有一些女孩跟我说,自己上学的时候就 follow 我了。如今我34岁,我会有一种感觉,我需要给下一代的女孩留下一些东西,小小的薪火相传。我想给她们传递并不是肤浅的东西,时尚和美,可以是立体、多元的东西,即你是既漂亮,同时又有深度的,又有智识的,你不需要被外在的形象所束缚,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可以试图去打破一些偏见”。Mia说。
职业生涯通常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探索期、建立期、稳定期、维持期和衰退期。七年前,因为“押中”了国内的自媒体市场,Mia经历了极速涨粉,商单接到手软的阶段,如今她正面临着职业成长以及时代经济放缓的双重考验。
外部环境方面,“时尚博主”这一职业随着占领广告份额的平台变化,市场开始变得竞争激烈,自媒体博主的赛道趋于饱和。担不担心自己职业发展,要不要更换内容平台?如何迎合市场?对于理性的Mia而言,这是一个需要被拆解的问题。
相比于轻率地改变自己,适不适合改变自己是Mia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
“长文章是我的舒适区,短内容是我的短板,我并不擅长做短内容。所以我目前的小红书账号增粉比较慢,最早我选择主动忽略小红书,因为我不想做短内容,我觉得所有的内容需要成体系,所以我希望我的内容是能沉淀下来的。” Mia坦言自己并不擅长短视频和短内容创作,慢热内敛的性格,以及注重对复杂事物解释,都让她更倾向于通过长文来展现自己的思考。
拥抱更新,更有流量的内容平台,从变现角度考虑垂直受众,这无疑是自媒体商业重要的一环,但Mia认为,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个人 IP 的塑造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在某个平台上的粉丝数量,更是一个能够让别人记住的独特形象和品牌。
“我觉得对我而言,做好一件事,都已经特别难了。虽然我现在没有恋爱和进入婚姻,但我想要生孩子。自媒体给了我一个想象空间的东西,最起码在生孩子的阶段,我可以做自媒体工作。自媒体最好的地方是可以随着人的生命周期而调整内容,它可以长期陪伴你,分享每个阶段真实的感受给大家。” Mia认为,自媒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她能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调整自己的内容和方向,保持个人 IP 的活力和吸引力。
职业倦怠也是Mia在经历职业周期阶段很大的考验。时尚和消费主义关系密切,作为一名时尚博主,她忍不住开玩笑地将自己称为“拍照机器”。
她开始自我反思,做博主其实也和上班一样, 都会经历重复的阶段,而如果是一个对自我有要求的人,任何一种工作,重复做多了,都会感到疲惫。所以不管是哪种工作,想要持续有创作燃料,有动力坚持下去,就要经历自我迭代和调整的过程。
面对行业变化,Mia开始拓宽职业道路。她尝试过做和牛品牌,希望通过推广草饲牛肉来传递健康饮食的理念,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终止了运营。尽管如此,她并没有放弃寻找新机会,因为享受思辨,去年四月,Mia开始做一档名为“保持水份MUNCHY HUMANH”的播客,并且持续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书写自己小说、散文等作品。
面对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双重夹困,Mia坦言不可能不焦虑,但她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即越是外部环境不利,越要像一株植物般生长,关注根基、修建枝桠。她不会让自己陷入过度的忙碌和焦虑中,而是注重生活的节奏和质量,在运动、阅读和自我反思,者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充实,从而在创作中保持真实和深度,与读者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在迎合市场和坚持自我之间,Mia也在坚持着长期主义,增加辨别能力,即20%的市场迎合,80%保持自我,相信自我的直觉。
对于一个七年的自媒体博主,如今的Mia面对火热的自媒体赛道,更冷静也更“悲观”,她直言自媒体行业经历了市场周期,已经并不容易赚快钱了。除非当副业,她并不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这条路,而如果一定要做,则要知道自己的特点是什么“如今的自媒体行业更加注重个人天赋,光靠努力很难脱颖而出”。
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找到自我独特之处和天赋所在,并且在这条路上冷静、笃定,更多地以自我成长为长期目标,不断挖掘自我创作的燃料,这不仅是Mia在当下环境,对年轻自媒体人的建议,也是她一直在实践的道路。
关注我们,收听自由客往期采访
欢迎自由职业者或者小微创业者
接受我们的采访
后台联系我们
可以帮助你推广你的个人品牌
#今日互动:
面对环境的变化,自媒体人应该如何应对呢?
# 扫码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