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变“氢港”?来听氢能专家李苏平解画↓

时事   2025-01-20 09:10   中国香港  


国家已明确了氢能在能源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定位,将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可以如何配合国家战略发展?



中国知名氢能专家,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李苏平教授日前接受本报专访,认为香港有潜质发展成“氢港”,协助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


李苏平在香港出生,可谓正牌港产氢能专家。他在内地从事科研多年,涉猎技术范畴众多,早在2008年就从事研发氢能相关技术项目,包括:参与西南交通大学研发氢能燃料电池,将氢气能应用在40吨以上的大型车辆及运输船等。据悉,港铁(066)去年引进第一台行走元朗到屯门的区间氢能源燃料电池轻轨列车,就正是采用西南交通大学方面的技术。

李苏平强调,发展氢能产业会鼓励技术创新,也可以带动相关技术和设施建设。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媒介,其燃烧产生唯一的副产物是水蒸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故发展氢能产业,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氢能的生产、储存和运输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在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产业基础。许多人不知道,中国氢能产业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水平。李苏平笑道:“但一般人提起氢气,总觉得会爆炸!”












氢能储存方便用途广泛











“当年我就参与研发固态储氢技术,解决了储存氢气及充氢气的安全问题,氢能储存其实十分安全。”李苏平说 。

港铁去年引进第一台行走元朗到屯门的区间氢能源燃料电池轻轨列车。资料图片
 
据李苏平教授介绍,氢能用途十分广泛,可替代传统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氢气可以用于发电、交通运输、工业应用等,例如氢能可应用在重型运输工具和航空业。氢燃料电池车辆和飞机应用,可大大减少交通运输的碳排放。至于在工业应用方面:氢能可取代传统的高碳能源,降低工业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在钢铁、化肥、玻璃等行业,氢的应用都有巨大潜力。此外,氢作为能量载体,正好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系统的储能问题。
 
据了解,在内地,广东及四川是氢能产业发展最早,氢能产业覆盖最全、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其中广东佛山市更被称为氢能产业之都。而港府近年也积极配合支持氢能发展的国策,在2022年港府就与佛山氢能机构成立了一个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推动多个氢能试验项目,包括氢能巴士、加氢站、氢能洗街车、氢能源有轨电车等。
 
李苏平认为,香港除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外,也是国际航运中心,有潜质发展成“氢港”。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175个会员国已达成共识,航运业将在2050年前达到净零排放,氢能在海洋运输中可成为减碳重要领域。而港府2023年底颁布的《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就已提出将加速推动绿色航运,打造香港成为优质绿色航运能源加注中心。长远来看,当内地与本港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形成后,将有助航运业低碳绿色发展。












倡资助不同行业试用氢能











李苏平建议,港府多资助不同行业试用氢能,如支持一些传统内燃机船舶改建为氢能船舶,促进港口的氢能产业培育和氢能源应用等方面,例如可以好好利用风电、潮汐等绿色发电资源来制绿氢,当香港氢能使用量增加,日后香港成为区内氢能加注场后,气能使用成本有望下降,各类氢能产业链公司亦会涌现,例如氢能源贸易生意,可望慢慢会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氢能产业链生态。
 

城巴早年购入全港首架双层氢能巴士。资料图片

李苏平强调:“氢能产业有国策支持,中央已制定至2035年中长期发展氢能的计划,目标在2025年实现5万辆氢燃料电池车辆上路,并建造多座加氢站。”
 
李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大国。2022年时,中国氢气年产量已超3500万吨,已规划建设超3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72个在建、建成的项目总产能超过每年20万吨,而现时全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超过3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也位居世界第一。”
 
现时中国的氢能产业就像10年前的电动车行业,正处于技术大突破、产业大爆发前夕,潜力十分之巨大,这正是中央提倡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这个新赛道亦是重要新质生产力。












发展氢能产业会鼓励技术创新











李苏平强调,发展氢能产业会鼓励技术创新,也可以带动相关技术和设施建设,创造众多就业机会。他坦言,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最大樽颈就是如何将氢能产业链大规模发展起来,从而产生出规模经济效益,减低成本增加利润,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发展可持续航空和绿色船用燃料供应链,会就供需情况、存储、加注等作长远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推动绿氢和低碳氢能,积极协助业界建设太阳能制氢装置作为产业示范,并提交条例草案确保氢燃料安全使用。政府亦会拟备香港氢能标准认证模式。




各国“氢”装上阵
中国前景可期



目前国际上氢能应用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各国早就争相研发氢能技术,截至2023年7月全球已有44个国家设置氢能战略图。当中美国和日本起步最早,在1970年代全球性石油危机爆发后,便开始对氢能研究,希望借此减低对化石燃料依赖,推动能源储备多元化。
 
美国能源部在2002年就已发布《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早着先鞭推动氢能由理论研究转向现实应用,于2004年启动“氢能行动计划”,随后开始投资氢能及燃料电池项目,探索氢能在交通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2022年美国能源部还制定了从2022到2035年的短、中、长期发展行动路线图与时间表。

 
欧盟委员会在 2020 年也发布了《欧盟氢能战略》和《欧盟能源系统整合策略》两份文件,计划未来10年斥资数千亿欧元发展从制氢、储运氢到加氢的全产业链,力争到2050年将氢能在欧盟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一成以上。例如知名的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巴士便一直在研究利用氢气作为航空燃料以至研发氢能飞机。

 
日韩大力推动氢能使用
 
日本和韩国亦正在大力推动氢能汽车和氢能的使用。当中,日本计划以2040年为期,提升氢气使用量到1200万吨。日本丰田汽车更倾全力发展氢能汽车,丰田首款氢燃料电池电动车(FCEV)Mirai,目前保持着氢动力车最长续航里程的世界纪录,满箱5.65公斤氢气可行驶多达1360公里,差不多一般电动车续航里数一倍有多。而日本川崎重工更在2024年生产出全球首部氢能电单车。
 
与海外地区相比,中国在氢能发展道路上其实起步已晚一些,直至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至2035年)》。这项国家级的首份顶层规划文件,明确了氢能在中国能源及经济发展中的三大战略定位,即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还提出中国在氢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以及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3年8月,国家标准委与发改委等6个中央部委颁布《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涵盖氢气制取、储存、运输、使用的全产业链条,标志着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正式步入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的新阶段。
 
现时中国低碳氢能的商业市场尚在萌芽阶段,前景可期,其发展有赖补助或政策诱因推动,政府方面可多多支持,让中国氢能产业像中国电动车产业一样,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来源 香港商报
记者 韩商
编辑 Oriole
审读 海绵
监制 雨杉


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报章。关注港澳暨海峡两岸,聚焦环宇财经风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