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五大攻坚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美食   2025-02-01 08:46   山东  

建成山东算网平台和全国首个工业算力配给枢纽,济南空天信息省实验室揭牌成立,齐鲁空天院“海哨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镕铭微电子获评全省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环联夜市获评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五湖四嗨”、579百工集被评为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济南城发数字经济产业园顺利开园……2024年,历城区获赛迪全国百强区、创新百强区、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工业强县、科技创新强县等重磅荣誉,综合实力、发展能级和对外影响力实现新的提升。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历城的产业基础更加雄厚,经济大盘更有韧性,创新氛围更加浓郁,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心更齐、气更顺、劲更足。
  
波澜壮阔欣回首,敢为人先又出征。2025年,历城区锚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以上发展目标,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招商提质增效、产业培育升级、城乡共建共融、生态全面塑优“五大攻坚行动”,奋发进取、善作善成,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奋力谱写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


以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动能
争创济南市投资总量八连冠

  
连续3年承办全省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超越科技园破土动工,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百米主楼封顶、省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化车间正式投产;321个实施类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51个省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2024年,历城区以项目深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历城区将聚焦争创全市投资总量八连冠,组织实施“项目提升年”行动,以高质量项目建设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全力攻坚项目建设。畅通重点项目保障服务“绿色通道”,加快推进428个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千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山东黄金金融贸易中心、齐鲁动保生物制药产业园等63个省市重大项目,抓紧抓牢中科曙光济南基地、齐鲁安替高端制剂等171个产业项目,聚力推进港九美丽先行区、宋刘城中村改造等162个城乡建设项目。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加大城市综合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领域投入,加快推进唐冶养老中心等95个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
  
全力加快临港开发区建设。以“扩区调区”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产业发展、城市配套、载体空间,高质量做好标准厂房、载体园区项目招引,全力打造特色“区中园”。以“基础设施”为抓手,推进智信路、董家街等管廊管线建设,加快实施高压线路迁改,不断提升园区企业发展承载力。以“做大存量”为重点,依托济南轨道交通产业园、济南重工、中交智慧产业园,大力引进新材料、工程机械、机电系统等上下游企业,打造交通装备产业基地。聚焦先进激光、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推进邦德激光全面投产,加快建设齐鲁光谷。以“项目落地”为目标,加强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扩大“园区事、园区办”服务内涵,持续提升园区服务企业质效。


厚植营商沃土提升招商质效
再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中科曙光、黄金国贸、全联集采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举办城市更新项目推介、深圳产业链招商等20余场活动,2024年历城区引进过亿元市外投资项目50个,实际使用外资1.6亿美元。
  
2025年,历城区将继续全力推动招大引强。依托港澳山东周、儒商大会等招商平台“走出去、请进来”。研究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用好已落地17只基金和区属平台股权投资,有效扩大招商成果。绘制重点产业“招商图谱”,上线“招商云地图”,发挥好代表委员、商会、行业协会、“城市合伙人”作用,深入开展场景招商、以商招商、链长制招商,力争新签约项目120个、落地投资30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沃土。历城区以改革创新打通卡点堵点,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为市场主体减免罚款1400余万元;569个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办,1406项政务事项实现免证照办理;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2万家、累计超过22.7万家,稳居全市第一;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526家,独角兽、瞪羚企业达到122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0家……2024年,历城区获评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从2020年到2023年4年内该区3次获此殊荣。
  
2025年,历城区将久久为功、争先进位,坚定不移聚力改革、突破创新,继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再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纵深推进各类改革。积极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高效流动。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发挥“泉惠企”平台功能,加快政策事项标准化、标签化、数字化改造,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推行智慧监管、柔性监管。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主导产业聚链成群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代半导体项目中晶芯源顺利投产,晶谷研究院中试基地投入使用,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获评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历城区中医药产业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贝海生物济南生产基地开工建设,癌症创新药获得美国上市批准;山东港口北方生活物资分拨中心一期投入运营,加州通达冷链保税仓成功获批,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发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43%,货物吞吐量达206万吨,同比增长34%;海铁联运班列到发运2.9万个标箱,同比增长30%……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历城区全力蓄势赋能、提质增效,数字经济蓬勃成势,生物医药蓄能扩容,贸易物流通达四海,主导产业聚链成群。
  
新的一年,历城区将聚焦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增效。围绕晶体材料产业链,出台支持新一代晶体材料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发挥中晶芯源龙头引领作用,推动达新半导体等一批项目开工达产。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研究制定算力赋能产业的若干措施。加快中科曙光济南基地建设,推动研发中心、适配中心、高端制造和新一代智算中心落地。以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带动济钢片区智想城建设。支持省科学院建设大模型创新工场。围绕信创网安产业链,依托泉城省实验室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研究,强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加快山东自主可控信息装备产业园投产达效。深入开展网安人才培训,加快VR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攻防对抗演练靶场、网络安全验证中心等载体,打造国家级网安基地。
  
着力推动贸易物流融合发展。服务保障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建设,加快货运中心二期、董家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推动中哈两国双园项目落地。抓好济南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山东高速“齐鲁号”二期和TIR中心建设,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列。发挥北方消费品分拨中心集货优势,海铁联运班列运量突破4万标箱。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推进唐冶北会展中心、开放之门主体完工。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企业布局建设海外展示中心、分销中心。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集聚成势。全年引入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第三方检验企业30家以上。启动宏济堂饮片智造工厂建设,推动丸剂数智工厂、阿胶智能制造实现量产。加大生物医药港招商力度,加快九如药业入驻投产,推进中科生物干细胞项目取得新突破。围绕唐冶公立医院,差异化布局康复护理、医美抗衰、骨科创伤等大型专科医疗机构。加快医疗健康城、弘业医药二期建设,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基地。


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大力培育招引金融机构,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6亿元以上。建设知识产权聚集区二期,推进全市首单知识产权ABS产品发行。以省环科院为龙头链主企业,聚力发展环保产业,打造全省首个环境服务业特色园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做活首发经济,新引进品牌首店20家。做大赛事经济,承接棒垒球、马术等国际品牌赛事,举办电竞、无人机等高水平专业赛事,办好泉城夜跑、历城“村超”、马拉松等特色赛事,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不少于230场。做优银发经济,加快建设闵善国际康养社区,争创省级养老服务示范项目,全力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做精文旅经济,引入线下体验、特色演艺、网红展览等新消费业态,推出一批精品线路、研学基地、户外营地,大力发展演艺经济、会展经济、假日经济。加快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开馆迎客,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4000场以上。

“里外兼修”城市品质进阶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洪楼片区征收搬迁1856户,体量创老城区近年来新高;宋刘片区土地熟化和一期道路启动施工;京岚线黄河公路大桥、东绕城高速改扩建工程北段顺利通车;地铁3号线二期开通运行,实现“空轨换乘”;建成35条市政道路,打通凤鸣北路、温梁路等7条“断头路”;新增各类停车场23处……2024年,历城区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持续进阶。


新的一年,历城区将聚焦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突出建管并重,整合各方资源,以更优的空间布局、更美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以工匠精神推动城市建设。洪楼广场片区加快轨道站点TOD建设,高标准建设全福河景观带,加快君澜五星级酒店、京东超级体验店等“引爆”项目落地。东风片区完成环联夜市二期建设,启动三期西周小院、大辛河西侧提升改造。宋刘片区新建黄台山公园、文体中心等配套设施,启动改善性住房建设。工业北路沿线片区全力化解石材厂、化肥厂遗留问题,加快周靳郭、王舍人村等土地熟化。新东站片区新建滨水商务区,串联龙脊河自然景观带。推进省企总部城二期、济钢文创园建设,打造华山—白泉景观廊道,做优新东站门户形象。协调做好外热入济、凤凰黄河大桥南延、烈士山路等项目用地保障。服务保障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通车,建设提升25条市政道路,拓宽打通奥体西路、唐景路等“断头路”“瓶颈路”,助力全市打造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


以绿色理念擦亮生态底色。深入落实“五查一督”工作机制,全力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餐饮油烟、空气异味专项治理,力争空气优良天数好于上年。常态化开展水污染隐患排查,推进华山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全福河、刘公河等河道综合整治。严格执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做好污染地块风险有效管控和修复。建设全市首个循环经济产业园,持续打造无废重点项目,创建更多“无废细胞”。启动唐冶中央公园北区建设,新建9处公园游园,新建提升13公里绿道,打造13处共享绿地。
  
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持续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全面推行环卫市场化改革,细致做好环境整治、设施升级、环境美化等工作。启动4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充分利用各类零星地块,打造一批公共服务活力空间,新增健身设施65处、阅读空间20处。持续开展“治堵、治乱、保畅”行动,推广历城二中周边、彭家庄地铁站治理经验,新建公共停车场8处,新增停车位1147个。


城乡面貌蝶变焕新
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粮食生产完成5.7万吨,粮食储备规模和管护质效列全市首位;建成4个省级智慧农业基地,入选全省数字农业发展县;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种质资源库二期项目主体建成;“历城泉水草莓”被认证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历城区入选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县;工地扬尘、噪音扰民等1200多个问题得到有效整治;PM2.5浓度改善2.5%,优良天数达到243天……2024年历城区城乡面貌蝶变焕新,城乡融合更进一步。
  
2025年,历城区将聚焦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做好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完成“绿色储粮”升级改造,粮食产量保持5.7万吨以上。持续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港沟片区推动芦南村创建国家级“两山”基地、全国文明村,呼啸谷、静心宿集开园运营,带动民宿集市、菌菇种植和林下经济发展。彩石片区启动青龙峪生态观光项目建设,推进玉河泉、东泉、捎近村连片发展。唐王片区启动农业嘉年华项目建设,加快实现北方数字植物工厂开园运营。荷花路片区建设朱家庄数字农业产业园,改造程家庄露营基地,加快打造清河十里花海。
  
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1户,推动霍家流村创建省级和美乡村。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44公里,港九路实现全线通车。持续完善农村供水管网,深入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做好污水管网建设及监管维护。优化郭董等片区公交线路。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巩固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产权流转交易提质增量,打造国家级规范化试点。抓好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和土地综合整治。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高质量完成全省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终期验收。促进快递企业与历城草莓协会、白菜协会等合作,推动农村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健全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来源:大众日报

泉城生活家
发布济南最新生活配套、产业等规划信息、项目进展/有济南东部总群(兼唐冶片区、高新东区)、郭董片区、济钢-新东站片区、雪山-长岭山片区、港沟-章锦-神武片区沟通交流群,欢迎加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