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冲刺!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600多名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

美食   2025-01-31 06:17   山东  
“在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气奥区间盾构机长距离硬岩掘进,同时存在破碎带岩层,对盾构机的刀盘、刀具等考验很大。好在,我们采用了济南自主研发、行业领先的土压/TBM双模盾构机,能根据地质情况随时转换工作模式。”1月30日,仍然坚守在施工一线的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中建八局2工区项目负责人孙志滨告诉记者,他们负责气象局站及相邻3个区间的盾构施工任务,其中有几段要经过硬岩区,最硬的岩石硬度为110多兆帕,“春节期间,我们将面临‘啃硬骨头’的局面,放弃回家过年、坚守一线的建设者将重点解决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掘进参数异常、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等问题,加速推进工程建设。”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首台土压/TBM双模盾构机于2024年9月20日在中建八局承建的气象局站至奥体东路站区间右线顺利始发,标志着项目施工生产取得标志性胜利,开启了盾构区间全力冲刺新模式。
“担任气奥区间盾构掘进任务的‘泰山号’盾构机是兼具TBM和土压两种掘进模式的双模盾构机,整机长度约为100米,总重500吨,最大推力达到44590千牛,自气象局站西端头始发,沿旅游路向西掘进至奥体东路站接收,右线全长1.76公里,80%穿越全断面较完整的石灰岩、局部穿越破碎闪长岩等岩土地层,岩层强度高,最大埋深达到128.6米,刀具磨损大,施工工况异常复杂。”项目技术负责人武同东说,“目前,我们有两台土压/TBM双模盾构机正在地下掘进,科学快速解决技术难点,加强每天安全巡检,组织好盾构施工,是我们春节期间最主要的建设任务。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春节期间坚守一线是常态,家里人对我们不回家过年早就理解了……”
2002年出生的孟飞飞,是中建八局2工区最年轻的员工,标准的00后,今年春节也在工地上坚守。“这是我们的新生力量,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接受能力很强,成长非常快。”孙志滨说,大家都知道地铁建设对一座城市交通的重要性,对春节期间坚守施工一线热情高涨。
为了让建设者在紧张的施工之余过一个快乐的春节,中建八局2工区精心安排后勤工作,除了提高标准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外,还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人。包饺子、写福字……各种特色活动让坚守岗位的工友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轨道交通7号线有600多名建设者坚守在施工一线加速推进工程建设。目前,全线有4台盾构机正在地下掘进,各地铁车站也在加紧建设中。为了确保7号线按照原定计划推进,加班加点已是常态。”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项目管理部副经理杜明说,春节期间,业主代表们也都将轮流盯在现场,和建设者们一起奋战在一线。前几天,随着最后一块混凝土应声坠地,7号线科创中心站-济北站区间“路桥开拓号”盾构机顺利出洞,标志着9工区实现全线第二个区间双线贯通,同时以单月掘进660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济南市2017年保持至今的掘进纪录,创下济南市单月掘进新纪录。7号线作为全国首条上跨黄河的地铁线路,采用公轨合建的集约化建设形式,建设中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挑战。比如黄河北的地层以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局部为细沙、粉沙、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层。这种地质条件下,地基承载力小,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降,给盾构施工和基坑开挖带来较大风险,可谓是“黄河滩淤区里建车站,液化土内修地铁”,施工难度很大。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30千米,其中地下线长约25.2千米,高架线长约4.8千米,共设车站23座,穿越四种地质类型,是全国首条上跨黄河的地铁线路,建成后对加强济南市主城区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之间的联系,助力打造沿黄产业发展带、生态文明带和文化旅游带,实现黄河由天然屏障到发展枢轴的转变等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泉城生活家
发布济南最新生活配套、产业等规划信息、项目进展/有济南东部总群(兼唐冶片区、高新东区)、郭董片区、济钢-新东站片区、雪山-长岭山片区、港沟-章锦-神武片区沟通交流群,欢迎加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