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 历史背景与契机:敦煌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要地。公元 366 年,乐尊和尚云游至此,被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似千佛的奇观所吸引,于是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这一举动成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开端。此后,丝绸之路的商人纷纷前来许愿,开凿石窟,并请画匠作画,使得壁画的规模逐渐扩大。
•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佛教的传播是敦煌壁画产生的重要因素。随着佛教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信众们需要通过图像来理解和感受佛教的教义和故事。石窟作为佛教的修行和礼拜场所,壁画成为了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手段。在绘制过程中,画师们借鉴了印度、阿富汗等地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敦煌壁画风格。
二、发展
• 北凉至西魏时期(创始和骤变期)
• 风格特点:这一时期洞窟较小,窟形简单,主要是僧侣坐禅、观像、礼拜、生活兼用的场所。壁画风格较为粗犷,人物形象带有明显的西域特征,如人物大多为半裸或全裸,描绘细致,人体比例和解剖较准确,真实感较强。
• 代表内容:主要以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等佛教题材为主,如“尸毗王割肉喂鹰”“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等,通过这些故事来宣扬佛教的慈悲、牺牲和轮回等教义。
• 北周至隋代(融合与创新期)
• 风格演变:北周时期的壁画在继承前代风格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些变化,画面更加丰富,线条也更加流畅。隋代则是敦煌壁画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在传统石窟壁画的基础上,吸收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新元素,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
• 艺术成就:隋代立国短短三十余年,莫高窟却建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历史遗迹中最闪光的一部分。这一时期飞天数目骤增,满窟皆画飞天,敦煌飞天艺术出现高峰。
• 唐代(鼎盛期)
• 社会背景推动:唐朝国力强盛,为佛教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或自身信仰而对佛教的倡导、扶植,更直接地促进了佛教的繁盛,敦煌石窟也呈现出空前辉煌的局面。
• 艺术高度:唐代敦煌壁画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风格、绘画技艺,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题材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佛教题材外,还出现了大量反映世俗生活的场景,如宫廷宴会、农耕劳作、商旅往来等。绘画风格上,色彩鲜艳绚丽,线条流畅自然,人物形象丰满圆润,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 飞天形象的成熟:飞天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的发展,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历程,其基本形象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粉壁丹青完全进入了人物画的范畴。
• 五代至宋元时期(衰落与转型期)
• 五代时期:中原的五代时期,朝廷衰微,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占领,唯独敦煌一地保持着汉族地方政权,维持着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此时敦煌洞窟中的壁画强调各种经变,使原来大幅经变画缩小,比较烦琐,甚至一窟之内出现十多铺经变画,失去整体感和雄浑之势,飞天画也进入了衰落阶段。不过,曹氏家族统治者崇尚佛教,大力开凿了一批巨大的石窟,并按照中原朝廷设立画院,形成了院派特色,但壁画风格趋向于程式化。
• 两宋时期:敦煌虽有佳作,但已出现整体的衰落。很多洞窟是由唐代以前的洞窟改建而成,唐代或北魏壁画往往被覆盖着。大幅经变画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其次是千佛、菩萨、供养人等,但较唐代而言数量大大减少,而且程式化严重,经变图大多以唐代石窟壁画为蓝本,有明显的模仿倾向。
• 元代:中国石窟壁画到了元代已是末期,是最后的闪光。元代敦煌壁画主要以第 3 窟和第 465 窟的两种不同风格的壁画为代表。元代流行密宗,分藏密和汉密,藏传密宗艺术中无飞天,汉传密宗艺术中现存的飞天也不多。
• 明清时期:由于 200 多年的荒废,石窟几乎没有新的壁画出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敦煌逐渐恢复风采,敦煌壁画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研究。如今,敦煌壁画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欣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