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碎碎念丨回望青春

文摘   2024-12-29 23:57   河南  

01

下课回办公室拿起手机,发现朋友发来一张图片,点开就看到了醒目的标题:作家琼瑶轻生,终年86岁,遗书内容公布——

揉揉眼睛,再看。

是琼瑶走了。

而且是轻生走了。

在台北的家里,86岁的琼瑶坚决而自主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回复:一声叹息!

很快,铺天盖地的关于琼瑶去世的消息,潮鸣电掣般在网络上汹涌着。

不得不说,琼瑶的离世方式真的很“琼瑶”。她的遗书,她离世前的视频,甚至七年前她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都在网络上漂浮着,翻滚着。仔细看看,似乎对86岁高龄的琼瑶选择这样的离世方式,有了些许理解。

坦白讲,我们这个民族,是很匮乏死亡教育的。可死亡,终究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当人衰老到一定程度,只剩下病体和疼痛的时候,也许,是可以有自己的选择的。

这是一个这太大太沉重的人生课题。不同思想观念的人,看法自然是不一样的。逝者已去,我们唯有尊重,尊重逝者的意愿……

回看琼瑶阿姨这一生,真是活得波澜壮阔,又轰轰烈烈。一生笔耕不辍,六十多部作品,几乎所有作品都搬上荧幕,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八十高龄还在写书……

一如琼瑶在遗书里说的,自己是火花,翩然离去之前,尽情而盛大地绽放过。

爱过,恨过,笑过,哭过,歌唱过,奔跑过,大红大紫过,备受非议过……

红尘作伴,活潇潇洒洒,嫉恶如仇,爱得轰轰烈烈……

02

琼瑶之后再无言情,一如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琼瑶和金庸是多少70后80后甚至部分90后的美好青春记忆啊。

想起学生时代读的第一本言情小说就是琼瑶的《烟雨蒙蒙》,读完心也湿淋淋的蒙蒙起来,好沉好沉。

初二的时候,偶然发现不言不语的同桌天天有小说看,几乎全是琼瑶的。她常常看得痴痴的笑,傻傻的哭。后来才知道,她家是开书店的,她总能机智的偷偷带书到学校。

就这样,跟着她又看了几本琼瑶的其他书,什么《窗外》《月满西楼》《在水一方》……

细腻深情的文字如清泉在心间流淌,纯真美好的爱情,刻骨铭心又缠绵悱恻,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爱情的甜蜜和痛苦。

看着看着,慢慢就褪去了炽热。

一来觉得作为学生,看这些在学校不能光明正大去看的书籍,心里有负罪感。

二来觉得这些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雷同的地方,而且也太夸张了。男主大都高大儒雅,家世显赫,女主大都明眉大眼,黑发如瀑。他们一旦爱起来,心里眼里乃至人世间就只有爱了,似乎不吃饭不睡觉不学习不工作,一切都停止,只有爱情在。

03

不过,琼瑶的文字的确很美,细腻婉约,读来让人难忘。其作品的名字大都来自一些古诗词,很有韵味。我又因此转移了注意力,背了好多的课外诗词。好像这样自己就变得文艺起来,也会冲淡一些看言情小说之后的内心负罪感。

不得不承认,内心深处最初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憧憬,对人生另一半的想象期待,也是携裹在琼瑶的这些书里,从这里开始萌芽的。

很庆幸学生时代并没有迷失在这些儿女情长的天地里,后来又跟着同桌读了金庸的一些作品,侠骨柔情,剑气如虹。

再后来,又痴迷三毛的作品,异域沙漠风情,甚至把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一句一句抄下来。

再再后来,又开始喜欢汪国真的诗啦。一首一首的抄,一首一首的背。难解心头之挂念,狠狠心,两周不吃菜,省下五元钱买了一本《汪国真诗集》。

可惜没有多久,我这生平买的第一本诗集就不翼而飞了。哭着告诉老师,老师还打趣说“窃书非偷也”,说不定哪位同学看完就还回来了。我终也没有等回我的第一本课外书。

成年后,乃至到现在,买书仍然是我的癖好。隔三差五就在买书,喜欢拥有新书的那种感觉。安然,踏实,和着远逝的青春的美好,纯粹。

心里痒痒的,想再买一本琼瑶的书,重温青春梦。





伊心米语
一笺心语,一卷书香,细碎的生活里也有散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