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号码:诈骗与骚扰的温床,亟需法律责任的强力约束
自我国手机卡实名认证政策实施以来,似乎诈骗骚扰电话信息,屡禁不止,不减反增。这是为何如此……?
虚拟号实为手机卡实名认证的前身。
在数字化通信的今天,虚拟号码的出现无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它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还能在特定场景下,如外卖、快递等,实现临时联系而不暴露真实号码。然而,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却日益显现出其锋利——虚拟号码正在成为诈骗和骚扰行为的温床。
近年来,随着诈骗和骚扰电话的频繁出现,许多用户都对此深恶痛绝。这些电话往往隐藏在看似正常的手机号段里,有时甚至是本地号码,让人防不胜防。这些电话的源头,大多是通过虚拟号码实现的。虚拟号码的匿名性,使得不法分子可以轻易购买和使用,从而实施诈骗和骚扰行为。一旦被发现,他们便可以通过更换号码继续作案,而受害者则往往难以追查。
在虚拟号码被滥用的背后,实名制执行的松懈难辞其咎。许多虚拟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吸引用户,对实名制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交钱,就可以随意选择号码,甚至不问身份和信息。这样的漏洞使得不法分子可以轻易获取大量的虚拟号码,用于实施犯罪活动。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亟需出台有效的法律责任来约束虚拟号码的使用。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该法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各环节,加强了防范性制度措施建设,旨在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变重“打击”为“打防管控”并重。
然而,仅有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执行和监管。政府应当加强对虚拟运营商的监管力度,确保实名制得到严格执行。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迅速响应,依法严惩。同时,电话运营商也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加强对虚拟号码的管理和监管,确保每一个虚拟号码都能追溯到真实的用户身份。
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外,公众教育同样重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来电,是自我保护的第一课。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信息安全的守护者,学会利用手机上的防骚扰软件和功能,如黑名单、白名单、拦截陌生号码等,来减少骚扰电话的打扰。
然而,治理虚拟号码诈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是一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三者联动的战役。通过立法完善、技术创新、公众教育等手段,共同编织一张防骗之网,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总之,虚拟号码的治理考验着法治与社会治理的智慧。在法律的刚性与技术的柔性之间寻找平衡,既保障通信自由,又维护公共安全,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份力量都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共筑通信安全的铜墙铁壁,让虚拟号码不再是诈骗和骚扰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