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02年开始就读心理学本科、研究生,之后在985高校、国际高中担任生涯规划教师至今,使用和编制的测评众多。作为专业心理工作者,管理驱动测评(Management
Drive)是我目前最为称手的工具。
刚引入中国的MD青少年版(13-18岁),助力我挖掘高三生真正的内驱力,从心出发填报高考志愿!6月28日,我刚下飞机,高三生小玉一家辗转找到我:距离递交高考志愿只有4天了,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我打开小玉发给我的初稿,根据高考分数线,密密麻麻列满了各类专业:经济、金融、法律、新闻、英语……从生涯规划角度,这些专业所需特质不尽相同。于是,我试图与小玉澄清:有没有最喜欢的专业?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小玉腼腆地笑着:都可以吧。我请小玉来问我几个问题,孩子想了想,问:平行志愿可以填几个?至此,问题基本清楚了:虽然就读重点中学,但是小玉没有接触过生涯规划的理念。高考填报志愿还是按照传统“卖白菜”的方式,根据考分给自己”估个价”,选几个不讨厌的专业,再了解一下填报技巧,其余的交给老天爷。我告诉她:虽然周围有很多声音告诉你该选什么专业,但你是真正的主角。不断接近真实的自己,探寻内心不竭的内驱力,是终身的功课!高考填报志愿,是你第一次尝试看清自己,你的目光应当向内心探寻,而不是再增加扰乱你的信息量。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小玉同学犹豫了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这一刻,我分明看见了她眼里的光。
我和小玉素未谋面,如何快速、深度地了解她?我首选管理驱动测评-青少年版本(Management Drive-adolescence,以下简称MD)。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测评工具,MD从内驱力揭示了一个人冰山底层下的动力(见下图)。MD源自荷兰,基于卡尔·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C·W·格雷夫斯的价值观分类理论开发。融合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研究成果,至今已在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60余万名成年人、青少年中广泛使用,于2021年引入中国。
尤其是青少年版本,专门面向13-18岁年龄段开发,这是目前很多职业测评无法达到的,使用6种色彩代表6种内驱力,并且视觉化的呈现“什么驱动着你”、“什么行为或文化困扰着你”、“什么赋予你能量/什么消耗你能量”和“压力下你会有哪些行为”。
MD同时配有App,方便随时查看自己的个人报告解读,并与不同人或团队进行匹配,生成团体报告。比如,孩子与家长之间可以生成“亲子团报”,在知彼解己的过程中了解沟通盲点。PBL小组成员(学生组队进行项目制研究)在团队成立之初就进行团报解读,可以发挥各自长处、解决沟通雷点,避免发生散伙的“惨剧”。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深知一份测评开发之不易。能够在科学性和可视化方面做到这么好的平衡,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测试!我向荷兰MD总部发送申请邮件,小玉有幸成为了国内首批体验该测试的青少年。她很快完成了19道情境题,共生成4幅个人报告,基于时间紧迫,本次我仅从大学专业选择角度对她进行解读。第一幅为逻辑图,展示了小玉在平静状态下的主要内驱力及其排序。她的第一主导驱动为黄色,想要分析、理解和深入地探索。第二主驱动为红色,喜欢基于分析与创造,做出选择,并快速行动。由此,创新、创造、智力的挑战、能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对她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驱动顺序,小玉最常调用的是黄色和红色。但她也有不同的驱动可以调用,各种颜色指代的内驱力见下图。在逻辑图下方有一个颜色聚焦条,其中,有一个白圈的R,是相关性(Relevance)的缩写。小玉同学的R排在第一位(见下图),表明在开始一系列的行动之前,她首先会思考这件事与自己是否有关,所以相关性、联结感对她极其重要。虽然表面看起来温和,但她的内心恰恰不愿意妥协。
第二幅图为拒绝模式,什么行为或文化会困扰着你。事实上,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就是生活方式(life style)的选择,早日了解自己排斥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从图中看出,小玉的拒绝模式非常明显,可谓爱憎分明。从她的黄色主驱动来看,她对于不加批判的接受、保守主义;限制思考自由的规则与框架;追求肤浅目标而放弃初心;咄咄逼人的鲁莽与冲突都非常排斥。解读到这里,小玉又一次抿嘴笑了。我知道,她的“乖乖女”本性暴露了。看起来什么都“还行”的她,内心各种独白“我不要”。基于图一、图二的解读,我们打开小玉的高考志愿列表,非常轻松的把法学、会计学、经济学、审计学、财政学类等都删除了。第三幅图是什么会赋予你能量,什么消耗你的能量。对于小玉来说,美好的一天,是产生新的见解,并基于此采取快速、果断的行动。而糟糕的一天,是要面对各种自吹自擂的机会主义、保守主义、常规刻板的工作和无休无止的讨论与妥协。第四幅图为压力下会产生哪些行为?可以看到,小玉同学的抗压能力很强,但是她会在“富有创新的大局观”和“怀疑、不信任”之间摇摆。对于如何填报志愿,脑海中有太多想法会触发她的压力模式。可以想见,小玉这几天都处在内耗中。一方面是“我想要的未来”在纵情天马行空,一方面又很在意“别人都说”的保守观点。基于她的特点明显、棱角分明,我鼓励她多倾听内心,但同时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区分别人所说的“观点”和“事实”。于是,我们再次回到了她的高考志愿列表,小玉的眼光落在了“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我以此为例,借助人工智能,快速进行信息搜集,输入关键句,诸如“用一句话说明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异同”、“
请列举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大学主修课和就业方向”……顿时,人工智能生成了比身边人靠谱得多的海量信息,基于此,我们进一步迭代搜索词。我和小玉玩得不亦乐乎,因为我俩都有黄色(创意)为主驱动。时间有限,在确定了她已熟练掌握如何让人工智能为她打工,我就此停住。
最后,基于她的R值(相关性、联结感)排第一位的特点,我带她进行了冥想“十年后的一天”,穿越到了2034年6月28日。小玉在指导语中,想象着28岁的她早上8:30在自己的家中起床,开车去到公司,大家称呼她的英文名Song,一天主要做一些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晚上与家人、朋友一起吃饭……充满画面感的一天,让她更有能量将专业选择具象化。我们第一次为期一个半小时的咨询在冥想中告一段落,虽初次见面,但已进行了足够深入的讨论。小玉给我的反馈是“已有了清晰的大方向,接下来就是一些信息搜索和确认工作”。每天,我们还将就此进行短暂的沟通。通过MD,小玉得以在最短时间了解自我,并据此填报高考志愿。MD测评还有更多知己解彼的用途,在生涯规划、亲子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都有丰富的运用。衷心祝愿小玉就此开启自我探索之旅,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也希望更多青少年能在更早期接触到这份测评,从小做好生涯规划!(本文主人公为化名,已经学生本人和家长授权分享该个案)国际高中人文社科组组长,A Level和AP国际课程心理教师,IB CAS学生活动导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心理专栏作家,CTB高级教练,TED演讲引导师,YOUNG戈赛心理导师。曾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10年,担任心理与生涯规划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