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青少年们需要三天完成徒步穿越72公里。不同的地形地貌:峡谷、草甸、砂石、河谷……没有团队协作,导师帮助,以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的。搀扶、携手、击掌、拥抱,让我们在茫茫戈壁中从未觉得孤单。
这是印刻于我们人类的基因,从来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接触、鼓励和协作。就像宣传视频里的孩子所说:一粒沙是渺小的,但只要汇聚在一起,就有了对抗时间的力量!
YOUNG戈赛的团队是权责相对明晰的搭配,参赛主体是学生,但还有学校领队(学生负责人)和戈友导师(经验传承者),即使有的队员能力较弱,也有成年人可以陪伴和鼓励。在这样一个团队下,所有人既拥有共同的目标,又有收尾保障,更容易形成归属感和向心力。
而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似独立的气泡。开着车的我,小心避免一切接触,并真实感受到自己散发出的焦躁、敌意和抢道时的“零和博弈”。
【反思】我们可以向往逃离体制,但每个人都要找到有归属感的团体。在这里卸下防备,享受利他的快乐!
三个比赛日,每天都有不同的赛道,各院校由此进行战略部署。一旦完赛,当天公布成绩,颁发奖牌。虽有压力下的应激状态,但短暂的“警觉期”让我们比平时体能更佳,反应更灵敏。
长时间的徒步,身体开始分泌内啡肽,这使我们对痛觉不再敏感,反而有进入“心流”的欣快感。当日事,当日毕。卸下压力事件,钻进睡袋,一觉到天亮。
而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远比赛事复杂得多。学业、事业、人际……岂是一两天能见分晓?于是,长期的应激状态,身心经历了“警觉期”、“维持期”,势必来到“衰竭期”。此时,免疫力下降,身体亚健康,心理能量枯竭。从“无所适从”到“无能为力”,焦虑、抑郁……势必接踵而至。
在戈壁几天,戈友导师们每天最多睡4-5个小时(孩子们会睡得多些),但不得不说,每天都是规律的。
充足的光照,足量的运动,让我们饭量大增。手抓羊排、臊子面、肉夹馍、人参果……各个都是人间美味。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带来的身心舒畅,让我们天天忍不住哼起《小美满》。
回到现实生活中,别的不说,光是对着电脑码这些字,我都肩颈酸痛,头昏眼花。漫天黄沙不曾迷眼的我,电脑屏幕盯了没多久就开始流泪,哎——!
【反思】我们的身体喜欢节律,就算熬夜也起码“熬出规律”。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回归自然,哪怕只是坚持户外徒步或跑步,去感受祖先每天的日常。
望向窗外,一栋栋钢筋水泥限制了我的视野,但我终将回归现实。
在平凡生活中,依然做一位“追光少年”,才是真正的勇士!
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