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校园里见到小戈友们,大多神情恍恍惚惚。除了5月1日-5日高强度的赛事带来的身体疲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戛然而止,让孩子们有些无所适从。有孩子悄悄告诉我,特别留恋戈壁,已经习惯了那儿的土黄色,回来看到满眼绿色很不适应。别说孩子,第一次上戈壁的我也深有同感。这就是传说中的“戈赛后遗症”吧——从高浓度的情绪体验,瞬间切换到平淡日常,由此带来的阶段性情绪低落。作为心理老师,我意识到孩子们需要一场“回归日”,用一场正式的告别仪式,在心理上予以完赛。并且通过反思,把经历变成经验。我是如何在一个小时内将这群9-15岁的孩子们从戈壁“带回”,并做一场高质量的复盘呢?强烈建议大家在阅读时同步点开小视频观看复盘集锦。身体与心理从不分家,我全程采用心理剧形式,请孩子们将想法用肢体表达出来。我们首先围成一个圈,说一说从戈赛结束到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每个人将内心的想法“搓成”一个能量球,抛给下一个人。所有接到“球”的同学,都要秉承“Yes,and”的精神,不带任何评价的予以接纳,并抛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觉得好沮丧,回到学校又是一堆作业;
我觉得好难过,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戈壁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梦,直到每天都能在眼角搓出沙子,我才相信这是真的;
师生们说着、笑着,也有人红了眼眶……但当看到大家想法都一样,原来我并不孤单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一份轻松和释然。戈友们常说,这世上只有两种人,去过戈壁和没去过戈壁的。这种难以名状的“戈壁情”,也许只有戈友间才懂,是很难与父母亲朋们分享的。戈友回归日,为小戈友们提供了难得的分享场域。
既然如此留恋戈壁,那就让我们“重回赛道”,好好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不过,这一次我们的身份不再是参赛者,而是一位老戈“科普员”。临出发前,我就给孩子们布置了功课,观察戈壁的动物、植物和地貌,是时候“收作业”啦!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戈壁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吗?所有的孩子都七嘴八舌地嚷道:不是,有草甸、有河谷、有盐碱地、有骆驼刺……说到骆驼刺,有孩子立马开始绘声绘色地描述,随处可见的骆驼刺是如何勾坏了自己的两副鞋套,旋即引来一片赞同声和对骆驼刺的哀怨讨伐。我顺势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描述当时的细节,对过去情感的满足,才有能量走向现在。只见每个人都两眼放光,仿佛回到了茫茫戈壁滩:什么,你还看到了马,我怎么只看到一群羊?
那个草甸你不知道,根本就是“爆汁儿”的,我怎么都躲不过去,鞋全湿了;
原来那个咕咕嘎嘎叫的是石鸡啊,这学名起得真草率,配不上它漂亮的羽毛;
大家甚至还改写了岑参所写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但对其中的“平沙莽莽黄入天”,
“随风满地石乱走”深以为然,所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我们沉浸在戈壁好一会儿,那黄沙的气息仿佛扑面而来。稍作停留后,我决定带孩子们往现实层面多走一走。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反思”:假如重回戈壁,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好?这需要高于当下的思维,又被称为“元认知”能力。由于孩子们的年龄从三年级到初一不等,我采用了一个简洁的框架,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话说:I used to think(我原来认为)…Now I think…(现在我认为)。同时,我翻出了戈壁临行前一周带孩子们做的“压力测试大挑战”,那里面列满了孩子们的担忧,现在看起来让人忍俊不禁。我原来以为会被渴死,没想到到处都是补给站;
我原来以为能量胶会让我恢复元气,没想到这么难吃,还是应该多带点牛肉干;
我原来以为只要自己冲金就可以,现在我觉得应该带着团队一起完赛!
……
孩子们尝试用更高的视角反思戈壁全程,他们的首次参赛经验也将成为未来新戈们的“避坑指南”,这正是YOUNG戈赛价值观“行动 合作 服务”精神的体现。
现在,是时候回到现实,看看有今天的自己,我想谢谢谁。可以致谢人或物品,但必须用肢体表演出来,让大家一同来“猜猜看”。我想谢谢鞋套,有一天没穿鞋套满脚是沙,我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我想谢谢队旗,可以遮阳、赶蚊子,还能鼓舞士气;
我想谢谢李老师,没有他当“拖拉机”,我现在还在戈壁上呢;
头灯、暖宝宝、登山杖……各种感谢中,居然就是没有家长。别着急,这与青少年想要摆脱对父母的依恋,羞于表达有关。于是,我一个箭步冲上去,表演了起来:哎呀,我家孩子在哪里,我视频看得眼都花了;啊,孩子们太感人了,这承包了我今天所有的泪目……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未离开。带着满满的自豪与能量,我宣布:第二届玄奘之路国际青少年戈壁挑战赛到此结束!从今天起,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就是“戈友”。让我们给彼此一个来自戈壁的大大拥抱,Hey,戈们,明年再见!
孩子们开始两两拥抱,接着三个、四个……
不舍,留恋,展望,鼓劲……无需多言,所有的孩子们、老师们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从今天起,我们真的要重回现实了——那可能是寡淡的、平常的,但我们都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它从来不曾离开!
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硕士
国际高中人文社科组组长,A Level和AP国际课程心理教师,IB CAS学生活动导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心理专栏作家。YOUNG戈赛心理导师。曾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10年,担任心理与生涯规划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