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5位教授上榜“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

教育   2024-10-19 17:01   广东  

喜讯

24位教授上榜“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

News


2024年9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Elsevier平台发布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共25位教授荣登榜单,入选教授人数占学院全职教授总人数约32.4%。

榜单分为 “年度科学影响力(Single Year)排行榜”,聚焦科学家2023年度的学术成就,及“终身科学影响力(Career-long)排行榜”,关注科学家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学院共24位教授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共16位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4位教授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16位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其中,学院15位教授同时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双榜单,包括蔡小强、陈天石、丁宏强、Guillermo Gallego、Masahito Hayashi、黄建华、黄铠、贾奎、李海洲、罗智泉、Satoshi Nakamura、严明、查宏远、张大鹏和张寅。

完整榜单链接:

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7



榜单简介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是基于Scopus数据库,从“生涯科学影响力”(Career-long)和“年度科学影响力”(Single recent year)两个维度,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该榜单涵盖了22个领域和174个子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其中,生涯科学影响力榜单统计的是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表现,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则更侧重于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入选该榜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世界影响力。

来源:Elsevier 官网 



上榜教授简介

小强 CAI, Xiaoqiang

校长讲座教授

协理副校长

清华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工业与系统工程、运筹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个人简介:蔡小强教授1988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及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1993年受聘任教西澳大利亚大学。1993年应聘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学系,2000年起任教授。他曾于1996-2003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的系主任,2009-2012年任研究生学部主任,2010-201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首任通识教育主任。2014-2017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2016起担任协理副校长,2018年起任校长讲席教授。 

蔡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与系统工程、运筹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领域。他于国际学术刊物、专著、及会议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包括主流学术刊物(如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Naval Research Logistics、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IIE Transactions、IEEE Transactions、 Transportation Scien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等)论文100多篇。他曾担任多个学术会议主席、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序委员会委员和组织委员会委员,及多个学术刊物主编、副主编、编委。他于2021年获IEOM学会物流与供应链杰出教授奖。  

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类)获得者,香港工程师学会Fellow,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 Fellow,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陈天石 CHEN, Tianshi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系统辨识、自动控制及其应用

个人简介:陈天石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教授,他于2008年12月获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博士学位。在2009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他在瑞典林雪平大学电气工程系自动控制组工作,先任博士后,后任(自2011年4月开始)助理教授。他现在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教授。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系统辨识、自动控制及其应用。他发表了近100篇论文,包括IFAC自动化学报(IFAC Automatica)和IEEE自动控制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上的32篇论文,其中包含1篇综述论文和16篇regular/full类型的论文。他在瑞典、欧洲和中国参与了若干科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迄今为止获得的研究资助总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360万瑞典克朗。

他担任了若干期刊和会议的编委,包括:IFAC 自动化学报(IFAC Automatica)的编委(2017年1月至今),IEEE自动控制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的编委(2023年10月至2026年12月),系统与控制快报(Systems & Control Letters)的编委(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IEEE自动控制系统协会会议编委会(IEEE CSS Conference Editorial Board)的编委(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

他获得了多项研究和教学奖项,包括:2015年入选中国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20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者奖,2021年世界前2%顶尖科学家,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模范教学奖,2022年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深圳市优秀教师奖。

他是2021年在意大利帕多瓦举行的第19届IFAC系统辨识会议的四位大会报告人之一,是正则化系统辨识第一本专著《正则化系统辨识-从数据中学习动态模型》一书的合著者。

COURCOUBETIS, Costas

校长讲座教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研究领域: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经济学与行为分析、共享经济和移动性、监管政策、智能电网和能源系统、资源共享和拍卖

个人简介: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讲座教授。他于1977年获得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电气与机械工程专业的文凭;后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前,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是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工程系统与设计学院的教授,并担任共享经济倡导人,且为新ST-SUTD中心智能系统的共同负责人。1999年至2013年,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在雅典经济与商业大学信息科学系担任教授。在此之前,他曾于1990至1999年在克里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担任教授,曾是美国贝尔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经济学和性能分析、共享经济和移动性、监管政策、智能电网和能源系统、资源共享和拍卖。

除领导了大量以上领域的研究项目外,他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过100多篇论文,这些科学期刊包括管理科学、运筹学、运筹学数学、应用概率论、ToN、IEEE通信事务、IEEE JSAC、SIAM计算等杂志,以及FOCS、STOC、LICS、INFOCOM、GLOBCOM、ITC、ACM SIGMETRICS等学术会议。根据Google学术搜索,他的作品被引用了15,000多次。他与Richard Weber 合著了“定价通信网络:经济学、技术和模型”(Wiley,2003年)一书。


*Costas Courcoubetis教授在正式场合也会用名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

丁宏强 DING, Hongqiang Chris

校长讲座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信息检索、网络链接分析、高性能计算

个人简介:丁宏强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讲座教授一职。此前,丁教授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任职。丁教授曾入选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项目并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得理论物理和计算机科学双博士学位 (点击查看G2R排名)。

丁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信息检索、网络链接分析和高性能计算。他与多位合作伙伴致力于研究多类蛋白质折叠预测,这是目前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的标准基准。丁教授团队发现主成分分析(PCA)为K-means聚类算法提供了解决方案。他们还证明了非负矩阵分解等价于K-means均值(谱聚类)。丁教授和同事将主成分分析法推广到二维奇异值分解,用于一组二维矩阵的降维。他们为集成分布式内存架构上的多组件可执行程序研发出MPH技术(软件),并被许多用于预测长期气候的先进大型模型所采用。丁教授还开发了可证明最优的原位多维数组索引重组的空位跟踪算法。

丁教授曾任职于多所院校机构,包括加州理工学院超立方体研究中心,为材料科学和计算生物学开发并行算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气候数据同化、稀疏矩阵线性解算和并行图形划分的算法;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发高性能计算、用于气候模型的算法、应用基准测试,同时教授HPF和MPI等课程,并不断探索新领域,探索矩阵在聚类算法、指令、等级、嵌入方面的妙用,以及二分图对系统表达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序列、结构域、复合体、功能模块和路径的作用。

此外,丁教授在气候数据同化并行算法和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超新星探测领域获得了四项最佳论文奖,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获一项团体成就奖,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获两项杰出成就奖。他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评审小组成员,以及爱尔兰、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会和香港研究资助局的研究计划评审。他还在Bioinformatics期刊、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主要会议的项目委员会任职。他多次联合组织了以使用矩阵和张量进行数据挖掘为主题的年度研讨会。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PDF)、《自然》(PDF)、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及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报告中。

樊继聪 FAN, Jicong

助理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个人简介:樊继聪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樊教授于201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0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和自动化学士学位。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前,他是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后。他还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香港大学担任研究职位。

樊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他在矩阵/张量方法、聚类算法、异常/离群点/故障检测、深度学习和推荐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曾在多个知名学术期刊与著名国际会议上发表,如IEEE TSP/TNNLS/TII、KDD、NeurIPS、CVPR、ICLR和AAAI等。 他是IEEE高级会员,目前担任期刊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的副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GALLEGO, Guillermo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运筹学学科负责人

康奈尔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动态定价、离散选择模型、品类优化、定价分析、动态规划

个人简介:Guillermo Gallego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讲座教授、数据科学学院运筹学学科负责人。他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刘氏家族冠名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嘉柏有限公司冠名工程学教授、国际运筹与管理协会会士(2012年)、制造与服务运营管理协会杰出会士(2013年)、中国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士(2016年),也是被公认为现代动态定价先驱之一的国际学者。他曾获2011年INFORMS收益管理与定价领域历史奖、2012年INFORMS实践奖、2016年INFORMS影响力奖、2005年和2021年INFORMS收益管理与定价领域奖。此外,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管理科学》和《运筹学》这两个领域顶级期刊的最佳论文奖的学者。Gallego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主任(2002-2008年)和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决策分析系主任(2016-2022年)。Gallego教授一直担任博士生导师,将学生们送往全球顶尖的机构,包括中国的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上海财经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以及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

HAYASHI, Masahito

教授 

京都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量子信息、信息论、统计推断、马尔可夫过程和信息论安全

个人简介:Masahito Hayashi(林正人)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教授,他于1994年获日本京都大学理学部学士学位,1996年和1999年分别获日本京都大学数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他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研究员在京都大学工作。2000年至2003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研究所和数学神经科学实验室担任研究员。2003年至2006年,他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ERATO量子计算和信息项目中担任研究负责人,2006年至2007年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ERATO-SORST量子计算和信息项目中担任组长。

Masahito Hayashi(林正人)教授于2004年至2007年期间担任东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生院的超强计算项目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核心部(日本科学文部省21世纪COE计划)客座副教授,并于2007年至2012年,在日本东北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生院担任副教授。他在2012年加入名古屋大学数学研究生院担任正教授职务;2020年至2023年,在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担任首席研究科学家;2023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任正教授,并加入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SIQA)任首席研究科学家。

2017年至2020年,他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进智能项目中心任访问科学家;自2018年至2020年任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访问教授,2019年至2020年在中国深圳鹏程实验室量子计算中心担任访问教授。2011年,他以 "Information-Spectrum Approach to Second-Order Coding Rate in Channel Coding" 获得信息论学会论文奖(2011);2016年,获得了日本学士院奖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的JSPS奖。林教授分别于2017年、2022年、2022年当选为IEEE会士、IMS会士和亚太人工智能协会(AAIA)会士。

2006年,他的著作“Quantum Information: An Introduction”由施普林格出版,其修订版以“Quantum Information Theory: Mathematical Foundation”的名字于2016年在施普林格物理学研究生教材中出版。2016年,他在施普林格出版了其他两本书"Group Representation for Quantum Theory "和 "A Group Theoretic Approach to Quantum Information"。同时,他也是《国际量子信息期刊》编委会成员。林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经典和量子信息理论以及经典和量子统计推理。


贺品嘉 HE, Pinjia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软件工程、AI for SE、大模型、可信人工智能

个人简介:贺品嘉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贺品嘉教授于2018年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三年。贺品嘉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AI for SE、大模型、可信人工智能。

近年来,他在ICSE, FSE, ICLR, OSDI, TDSC等顶级会议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IEEE开源软件服务奖,ISSRE最有影响力论文奖。谷歌学术引用5000余次。主导的自动化日志分析开源项目LogPAI在GitHub上被star 5000余次,并被450多个学界业界组织下载6万余次。担任顶刊TOSEM的Associate Editor,顶会FSE 2025的Social Media Co-Chair,四大软件工程顶会的程序委员会成员。


黄建华 HUANG, Jianhua 

校长讲座教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研究领域:统计学习、大数据分析及计算、非参数和半参数统计模型及推断、函数型数据和纵向数据分析、时空数据分析、贝叶斯统计、统计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商业等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

个人简介:黄建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讲座教授,他曾为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助理教授,原德州A&M大学副教授、教授,并于2017年被命名为德州A&M大学理学院Arseven/Mitchell Astronomical Statistics讲席教授。曾任Texas A&M University统计系研究生项目主任、理学院代理副院长、统计系代理系主任、数据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黄教授已培养博士20余人。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入选全球前2%高引用统计学家榜单。以项目负责人或共同负责人身份主持过多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任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STAT (The ISI's Journal for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Statistics Research), 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等国际期刊编委。

黄铠 HWANG, Kai

荣休教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研究领域: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处理、网络安全、云计算和物联网

个人简介:黄铠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他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黄教授先后任教于普度大学和南加州大学 45 年,获终身教授职位。他还曾任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校杰出讲座教授多年。目前,他也兼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智能云计算与物联网研究中心主任,他领导的团队研究项目主要是开发智能医疗云平台与数字城市的多体智能应用。

黄教授是世界并行处理计算机结构的先驱学者之一。多年来,黄教授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方面出版了十本英文专著,其中六本曾被翻译为四国文字,在全球被广泛采用。他发表了280 篇论文。目前Google 学者引用率超过20500 次,h‐index 为62。他1983 年出版国际上第一本经典著作《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计算》并多次回国讲学,推动了高性能计算的研发热潮,促进了国内银河、曙光、天河超算系统的建立。

黄教授获得诸多奖项,其中包括2012 IEEE 世界云计算大会终身成就奖,2019 年获得建国70 周年70 人科技创新成就奖,2020 年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他为中国计算机领域培养了几千名专业人才,包括6位院士、10 位IEEE/CCF 会士、30 多位计算机高科技领军骨干。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向黄教授颁授首届2005 海外杰出学者贡献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巨大贡献。海外杰出学者贡献奖是CCF 为海外学者颁发的最高奖项。

JENTZEN, Arnulf

校长讲座教授 

法兰克福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近似算法、计算随机学、高维偏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随机分析和计算金融

个人简介:Arnulf Jentzen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讲座教授。他分别于2007年与2009年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数学学士学位与博士学位。

Arnulf Jentzen教授的核心研究课题是机器学习近似演算法、计算随机学、高维偏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随机分析和计算金融学。他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维优化、控制问题的算法和各种微分方程的随机近似演算法特别感兴趣。

Arnulf Jentzen教授在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奖项。于2020年,他被欧洲数学学会授予菲利克斯克莱因奖项;2022年,他获得了约瑟夫 · 特劳布基于信息复杂性研究成就奖。不仅如此,他的研究活动已经吸引了无数研究资助。Arnulf Jentzen教授曾受邀担任多部国际顶尖杂志的编辑,比如《应用概率论年报》(AAP)、《计算物理通讯》(CMS)、《复杂学杂志》(JoC)、《数学分析与应用杂志》(JMAA)、SIAM/ASA《不确定性量化期刊》(JUQ)、SIAM《科学计算期刊》(SISC)、SIAM《数值分析期刊》(SINUM)。自2009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以来,他已经受邀讲授超过100场研究讲座和5门小型课程,合作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

贾奎 JIA, Kui

教授

伦敦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可泛化深度学习、几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与机器人灵巧操作、生成式三维建模、三维语义感知

个人简介:贾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教授。他分别于西北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曾先后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加坡高等研究院、澳门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近期主要聚焦深度学习及其泛化、生成式三维建模与学习、三维感知大模型等方向。他的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华为、微软等机构和企业的资助,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奥比中光三维传感器产品及三星(美国)无人驾驶系统中。贾奎教授是跨维智能创始人,目前担任Trans. on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期刊副主编。

蒋理 Li, Jiang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个人简介:蒋理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蒋教授于2021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蒋教授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如三维场景理解、自动驾驶、表征学习和多模态学习等。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VPR、ICCV、ECCV、NeurIPS、TPAMI和IJCV等顶级会议和期刊中。其关于自动驾驶行为预测的研究在2022和2023年的Waymo Open Dataset Motion Prediction Challenge中均获得第一名。

李海洲 LI, Haizhou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执行院长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语音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类脑计算、人机交互

个人简介:李海洲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同时他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和德国不来梅大学卓越讲座教授。此前,他曾于2006年至2016年分别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于2009年担任东芬兰大学客座教授,于2011年至2016年任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教授,于2003年至2016年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信与资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研究总监。

李教授曾任顶级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Audio、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主编 (2015-2018年);目前任Computer Speech and Language副主编 (2012-2022年)、Sprin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副主编 (2008-2022年)。李教授也曾担任多个学术委员会委员:IEEE语音与语言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3-2015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委员(2015-2018年);目前任IEEE 信号处理学会奖励委员会委员(2021-2023年)。李教授也曾是多个学会主席:国际语音通信学会主席 (ISCA, 2015-2017年)、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协会主席 (APSIPA, 2015-2016年)、亚洲自然语言处理联合会主席 (AFNLP, 2017-2018年)。此外,他还担任过ACL 2012、INTERSPEECH 2014等多个大型学术会议的主席,他也是IEEE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 (ICASSP 2022)的主席。

李教授享誉国际,他不仅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领域有着突出贡献,还领导研发了多项知名的语音产品,如1996年苹果电脑公司为Macintosh发行的中文听写套件、1999年Lernout & Hauspie公司为亚洲语言发行的Speech-Pen-Keyboard文本输入解决方案。他是一系列重大技术项目的架构师,项目包括2001年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研发的具有多语种语音识别功能的TELEFIQS自动呼叫中心、2012年为联想A586智能手机研发的声纹识别引擎、2013年为百度音乐研发的听歌识曲引擎。


罗智泉 LUO, Zhiquan Tom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副校长(学术)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研究领域:大数据分析的最优化方法、信号处理中的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数据通信

个人简介:罗智泉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学术)、数据科学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他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华为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与方法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于1984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运筹学博士学位。他是SIAM 会士和IEEE 会士以及IEEE信号处理期刊主编(2012-2014)。

罗智泉教授的学术成果包括无线通信的收发机优化设计、最优鲁棒波束成形设计、动态频谱管理等,相关论文分别获得2004年、2009年、2011年和2015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2011年国际通信大会、欧洲信号处理学会以及2020年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因在优化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2010年被美国运筹和管理科学协会授予Farkas奖,2018年被国际数学优化学会授予Tseng纪念奖,2022年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授予第一届王选应用数学奖。

2020年,挑战网络效能最大化的难题,他首次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现实网络统计模拟技术,研究建立了大规模4/5G异构网络参数最优化模型,突破了求解超大规模混合整数优化模型的算法瓶颈,从无到有建立了网络性能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框架;2021年6月被认证为CSIAM应用数学落地成果;2021年9月,研究成果入围2021年世界计算大会计算创新与数字赋能专题展。2021年,他入选全球计算机研究领域的领先门户网站Guide2Research全球前1000位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顶级科学家榜单。

NAKAMURA, Satoshi

教授

京都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口语语言处理

Satoshi Nakamura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教授,他曾担任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NAIST)教授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名誉教授。他是IEEE会士、ISCA会士、l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Japan会士、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ATR)会士,以及IEEE信号处理学会成员(2021)。他在1981年获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京都大学博士学位,1994-2000年担任NAIST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副教授。2000-2004年和2005-2008年期间,他分别担任ATR口语传播研究实验室的系主任和主任,在2007-2008年担任ATR副校长。2009-2010年,他曾担任Keihanna研究实验室主任和日本国立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知识创造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1年,他以正教授的身份进入NAIST。他在NAIST建立了数据科学中心,并于2017年至2021年在此中心担任主任。他现在是NAIST信息科学系正教授。2017-2021年,他担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旅游信息分析团队的团队负责人。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口语处理建模和系统、语音处理、口语翻译、口语对话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科学。他是语音翻译研究的世界领军人物之一,并一直致力于各种语音翻译研究项目,包括C-Star, A-Star和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比赛。他目前是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poken Language Translation的主席。他也为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网络语音翻译的标准化做出了贡献。他还是IEEE SLTC 2016-2018委员会成员。2012年至2019年,他是ISCA当选的董事会成员。他于2012年获得Antonio Zampolli Award。

濮实 PU, Shi

助理教授

弗吉尼亚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分布式机器学习、大规模优化、多智能体网络

个人简介:濮实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在此之前, 曾任佛罗里达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取得北京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2016年取得弗吉尼亚大学系统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机器学习和大规模优化算法。2017年获弗吉尼亚大学Louis T. Rader杰出毕业生荣誉称号。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Mathematical Programming、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Operations Research等运筹优化和控制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其中一篇代表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优秀青年基础研究)等。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青年人才计划。2022年以来担任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会议编委。

孙若愚 SUN, Ruoyu

副教授

明尼苏达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深度学习理论和算法、生成模型、大规模优化算法、学习优化、图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在通信网络的应用、通信网络容量理论、通信网络优化算法

个人简介:孙若愚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前他于2017年至2022年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任脸书人工智能研究所(由LeCun领导)全职访问科学家,2015-2016年任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他201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系获得本科学位。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数学优化理论与算法、无线通信和信号处理等,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神经网络理论和算法、生成模型、大数据优化算法、学习优化、通信网络容量理论与优化算法等。他曾获得INFORMS(国际运筹与管理协会) George Nicolson学生论文竞赛第二名,以及INFORMS优化协会学生论文竞争荣誉奖。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会议NeurIPS, ICML, ICLR, AISTATS,顶尖信息论与通信杂志IEEE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Journal of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顶尖数学优化与运筹杂志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Math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会议与杂志发表数十篇文章。目前担任NeurIPS, ICML, ICLR, AISTATS等人工智能会议的领域主席。

吴保元 WU, Baoyuan

副教授

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安全隐私、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最优化

个人简介:吴保元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副教授。吴教授于200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2011至2013年以访问学生身份赴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实验室获得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博士学位。其后,吴教授在2014至2016年在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在2016至2018年在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一职,并于2019年1月荣升为专家研究员。

吴教授的研究领域集中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优化,包括对抗样本、模型压缩、视觉推理、图像标注、弱监督或无监督学习、结构化预测、概率图形模型、视频处理和整数规划。

武执政 WU, Zhizheng

副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语音信息处理、语音生成、深度伪造检测

个人简介:武执政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在此之前,他于2015年获得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并在Meta(原Facebook)(2019-2022)、京东(2018-2019)、苹果(2016-2018)、爱丁堡大学(2014-2016)、微软亚洲研究院(2007-2009)等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他曾获得INTERSPEECH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2012年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协会年度峰会最佳论文奖。武教授带领开发了语音合成开源系统Merlin,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声纹识别欺骗检测国际评测、第一届语音转换国际评测,组织了2019年语音合成国际评测(Blizzard Challenge 2019)。武教授现为IEEE语音与语言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严明 YAN, Ming

副教授

助理院长(本科生事务)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 

研究领域:分布式优化、稀疏优化、机器学习、大规模优化算法

个人简介:严明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院长(本科生事务)。他于2005和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数学本科和硕士学位,201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数学博士学位。2012-2015年,他先后在莱斯大学的计算与应用数学系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数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5-2022年,他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计算数学、科学与工程系和数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15-2021)和副教授(2021-2022)。

他的研究方向为大规模优化算法及其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其他数据科学问题中的应用。他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会议(包括ICML、ICLR、NeurIPS 和 AISTATS)以及 IEEE杂志(TPAMI、TSP) 和 SIAM 杂志(包括SIIMS、SISC、MMS)等发表文章超过50篇。他于2020年获得脸书教授奖(Facebook Faculty Award)。

于天维 YU, Tianwei 

教授

副院长(学生事务)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

研究领域:生物信息学、统计学、机器学习

个人简介:于天维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及教授一职。于教授于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2000年获得清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并于2005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统计学博士学位。

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前,于天维教授为埃默里(Emory)大学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系终身教授。 于天维教授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生物信息学,统计学与机器学习;其研究兴趣也包括代谢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应用。在他的合作研究中,他致力于环境卫生、病毒学/疫苗学,营养学和癌症研究。

于天维教授现任Biology、Scientific Reports、Current Metabolomics and Systems Biology编委。曾任Frotiers in Genetics编委。他曾于202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指导的学生曾获得 David P. Byar 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和ENAR Distinguished Student Paper Award。

查宏远 ZHA, Hongyuan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副院长(科研)

计算机科学学科负责人

斯坦福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及应用 

个人简介:查宏远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科研)。

查宏远教授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并于1993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科学计算专业博士学位。查教授于2006年至2020年任职于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1992年至2006年任职于宾州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他也曾于1999年至2001年任职于 Inktomi 公司。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及应用。

查教授在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主流科技期刊和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300多篇论文,据谷歌学术统计,截止2023年02月,谷歌H-index 85,总引用率超30814次。曾荣获多项重要学术奖项,如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IMA)授予的“莱斯利福克斯奖(Leslie Fox Prize)”二等奖(1991年),第34届ACM SIGIR国际信息检索会议(SIGIR 2011)最佳学生论文奖(指导教授)(2011年),第26届NeurIPS“最佳论文奖” (2013年)。

张大鹏 ZHANG, David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滑铁卢大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个人简介:张大鹏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主任、港中大(深圳)-联易融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

张大鹏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他于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HIT)计算机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作为中国首批博士后从师于清华大学著名导师常桐院士。1994年,又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自2005年以来, 他一直担任香港理工大学计算学系的讲座教授(智能计算),并创建主持了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生物识别研究中心(UGC/CRC)。目前,他已受聘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长讲座教授。同时还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以及哈工大、北大、上海交大、国防科大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兼职教授。

他是国际图像和图形学报(IJIG)以及Springer国际生物识别丛书(KISB)的创始人和主编。40多年来一直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以及生物特征识别研究,是掌纹识别、中医四诊量化及人脸美学等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其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奖, 如中韩授予的发明金奖及特殊金奖、日内瓦发明展银奖,以及授予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科学技术奖项“裘槎(Chroucher Foundation)优秀科研者”奖等。 张教授已出版了20多部相关专著、500余篇国际期刊论文和40多项美国、日本、中国专利。从2014年开始,他已连续八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前身为汤森路透)列为“高被引科学家”。2021年,在国际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学的Top 1000名科学家评选中,张教授以H-Index 120排名85 。

张教授还是IEEE计算机学会杰出演讲人,以及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终身会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和亚洲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张大鹏教授凭借其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卓越成就,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加拿大工程院两院院士。

张寅 ZHANG, Yin

校长讲座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 

研究领域:最优化算法的设计分析以及数值实现、最优化算法在各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数据科学、图像与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

个人简介:张寅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讲座教授,2021年之前是美国莱斯大学计算与应用数学系终身正教授。张寅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最优化算法设计、分析、实现,以及各类实际应用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张寅教授对线性规划、半定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的内点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近年来在图像恢复和压缩感知等数据的理论和算法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寅教授在国际顶尖的同行评审学术杂志上发表过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国外多次获得相关学会协会和杂志颁发的最佳论文奖。他的研究项目长期受到美国国国家自然基金和其他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的资助。他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第一,在最优化算法领域中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内点法的研究。该方法现已成为解决一般性凸优化问题最可靠和最精确的算法。张寅教授在内点法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工作,包括首创内点法超线性收敛速度理论和非可行点迭代收敛理论等重大理论突破。第二,他设计开发的线性规划软件LIPSOL被最权威的科学和工程计算平台MATLAB选为官方软件并购买版权,从而被世界各国成千上万的MATLAB用户长期广泛运用。第三,张寅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图像与信号处理算法和数据压缩感知算法方面均做出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在2017年已达到平均千次以上。张寅教授将最优化应用于实践中的一个成功案例是与美国航天局“航天器无推进剂最优旋转路径”项目的合作。航天器无推进旋转是用于执行航天器旋转控制而不需要使用燃料推进器的最佳姿态与轨迹。张寅教授的学生在他和合作者的指导下,成功解决了这个最优控制轨迹的计算,使无推进旋转在2006年和2007年两次在国际空间站上实现,节省了将燃料运送至国际空间站的费用。

张寅教授在在莱斯大学是首个获得“优秀导师校长奖”的教授。他曾指导了近三十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有多位目前正活跃在国内外数学优化领域,如北京大学文再文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刘歆研究员,南京大学杨俊锋教授等等;紧密合作过的年轻学者还有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卧涛教授(现阿里巴巴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负责人)。 


· 推荐阅读 ·

教授开箱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4年8月迎来八位大咖新教授

教授开箱 | 10位大咖新教授2024上半年加入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师生6篇论文被顶会WINE 2024接收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师生论文被国际学术会议ICML 2024录用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16位教授荣登Research.com顶尖科学家榜单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师生论文被国际会议ICLR录用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师生6篇论文被顶会ICASSP 2024录用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师生26篇论文被顶会NeurIPS 2023接收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师生18篇论文被NeurIPS 2022接收




微信视频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



小红书ID

CUHKSZ_SDS

学院官网

sds.cuhk.edu.cn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官方微信公众号,将为您提供最及时、最准确、最权威的招生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