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兰溪市卧龙源水产养殖基地,“新农人”张俊达忙着打造一个体验孵化空间。空间建成后,将成为孵化村播、共享资源的“摇篮”,进一步延伸珠蚌养殖产业链。
“农业人才缺口较大,从事农业的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主要依靠传统经验进行养殖。与传统农人相比,除了更年轻外,我认为我的优势在于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张俊达说,早些年,本地水产养殖主要是“以蚌为主,养鱼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不断向水体投放大量有机肥,导致水体环境和空气质量恶化,一度使珍珠蚌这个净水品种成为整治对象。
几年前,张俊达开始探索新养殖模式——蚌鱼混养三年连收养殖,这种立体化集约化的循环种养模式,不仅实现生态与品质并重发展,还实现“鱼一年轮捕两茬,珍珠蚌三年卖一茬,树木五至六年售一茬”的高收益,每亩水面可增收1500至2000元。
鱼塘水面的浮球在晚上像星星一样发着光,吸引虫子掉进水里,通过鱼的摄食,鱼又排出高蛋白给珍珠蚌……随着生产基础设施和标准化技术的完善与推广,卧龙源水产养殖基地每年增收600万元,养殖模式在周边乡镇、县市推广,带动养殖户增收1000万元。
今年,珍珠产业“田间学校”在张俊达的基地落户。他主动担任技术员,定期组织培训,帮助“老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销售技能。“通过培训,形成专业人才队伍,这对于整个珍珠产业来说也是一种提升。”
今年以来,兰溪以“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全力构建“引进-培育-服务”全链条,加快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兰溪先后出台《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二十条》《青年农(乡)创客补助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加大返乡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奖补力度,高效解决农业人才创业创新融资难题,成立农业产业人才联盟,完善优秀农创客评选机制,不断提高“人才粘性”、形成“新农人”集聚“旋涡”。
引是“外部输血”,育是“内生造血”。兰溪持续优化“新农人”培训体系,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生产技术、电商直播、经营管理等能力拓展提升培育,初步形成市、乡、农民田间学校三级联动培育体系,并依托高级技工学校、江南职校等教育平台,对标兰溪农业产业品牌优势,开发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等本土课程,助力人才增技增收。截至目前,累计培育“新农人”3500名、孵化农创客969名。
眼下,兰溪正大力汇聚政策和各种资源,着力培育“新农人”,全力支持各路人才在广阔乡村大展其才、大显身手,帮助其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一审丨龚献 赵倩
二审丨陈丰 丁嘉露
终审丨王寅锋 12月热门推荐(74)
点+ 鼓励一下小布↓↓↓
一审丨龚献 赵倩
二审丨陈丰 丁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