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丨兰溪这块棉毯何以跨越千年

政务   2024-12-13 20:58   浙江  

天气越来越冷,各种保暖“神器”又有了用武之地。有人不禁好奇:在没有科技加持的古代,人们是如何保暖的?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在收到朱熹送给他的御寒“纸被”后写下两句诗: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意思是说,老朋友你给我寄的“纸被”太好了,披着它过冬温暖又舒适,简直比狐狸皮还白,比绵羊毛更蓬松。

陆游口中的“纸被”,是古代以野生藤条为原料制成的藤纤维纸被子,也是当时的名人圈里颇为流行的“奢侈品”。

只是,让陆游没想到的是,同时期的兰溪人潘慈明及其妻高氏还有比他的“纸被”保暖效果更好的御寒“利器”——棉毯。或许,他更加想不到的是,800多年后,这条我国迄今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棉毯,会在兰溪的一个小山村里重见天日。

(一)

1966年8月下旬的一天,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在兰溪县香溪镇密山村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里,突然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有人在一个小山头上挖出了一座古墓。

很快,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引得四邻八乡的村民纷纷赶来一探究竟。

这个小山头就在村旁,山上散落着一些砖石。村里有一户人家想要造房子,看到这些砖石,就想去挖些来铺地基。没成想,这一锄头下去,竟然挖出了一座古墓。

就这样,这座古墓被正式发掘,一共出土了告身、绸衣、绸裤等10余件文物。而最具分量的,要数垫在墓主人身下的那条“纺织工艺水平极高”的棉毯。

当年,专家们还无法确定墓主人的姓名及身份。直到1971年,省里的文物专家到兰溪调查走访时,在下潘村的《古溪潘氏宗谱》里找到了一幅与古墓位置吻合的坟图,墓主人之谜才被解开——结合墓穴位置和墓中出土的告身残件,最终确定这座古墓为南宋潘慈明及其妻高氏的合葬之墓。

潘慈明是什么人,为何能拥有棉毯这样的“奢侈品”?这从《古溪潘氏宗谱》能找到蛛丝马迹。据记载,潘慈明(1120—1190)是兰溪女埠下潘人,他的家族是宋代兰溪的望族。他于绍兴二十三(1153)考中进士,历任国子监主簿、秘书郎、荆湖南路转运使。他的妻子高氏(1128—1209)为明州鄞县人,同样出生在名门望族。

这些信息,跟出土的告身残件上的残言碎字都能对上号。而且,高氏享年81岁,也恰好与棉毯上钉着的81枚钱币相吻合。

以潘慈明夫妇的家庭背景和身份,在当时能用上像棉毯这样一般百姓用不起的“奢侈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那么,这条棉毯产自哪里?代表了什么?又是如何完整地“穿越”到现在?

这不仅是考古工作者想要搞清楚的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好奇和关心的问题。

这条棉毯长2.51米、宽1.16米、重约1600克,纯用棉花织成,采用双面拉毛工艺,经纬条干一致,上面还用81枚开元通宝和北宋钱币排列成六个互相连接的菱形图案。

上世纪70年代,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工作者周中夏曾以笔名钟遐,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一文。对于棉毯的产地,他在文中给出了两种可能:一种是在湖南,因为潘慈明曾任荆湖南路转运使,而荆湖南路一带区域有悠久的植棉历史。一种是在浙江,原因是“木棉江南多有之”,宋末元初浙江各地种植棉花已相当普遍。

事实上,根据考证,南宋的书籍中最早出现“棉”字。南宋初期,当时称为木棉的棉花已由闽广向两浙等地扩展。兰溪因境内兼有平原、丘陵、江河之利,是婺州地区的重要棉花产区。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研究馆员周旸也倾向于密山棉毯是兰溪本地生产这一说法。

至于这条棉毯为何历经近900年还能保存如此完好,这与石椁墓的密封技术有关。

据考古专家介绍,出土棉毯的这座古墓,四周铺有厚厚的青石板,墓壁采用长条的石垒封砌。墓室内的棺椁为套棺,外棺用密度厚实的木板打造成一个长方形,内棺的主材料为密度更高的木材,其木板厚度有20公分,外部还刷有朱砂色红漆。整个棺椁周边的空隙,被糯米浆、豆浆、石灰、黄沙等材料混合的“三合土”填充得满满的,密不渗水,非常坚固,防水防腐技术绝好。

由于墓葬发现时,兰溪保存文物的条件不足,棉毯出土后,与其他出土文物一起,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内,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去年1月17日,“寻宋·一张南宋棉毯的故事”特展在兰溪市博物馆开幕,这张棉毯时隔56年后终于回到了家乡。

(三)

在去年举行的“解码宋韵·两宋时期的婺州”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等专家围绕这条棉毯展开了探讨和交流,认为它对研究两宋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挖掘宋韵文化具有重要影响。

在周旸看来,这条棉毯“出道即巅峰”。透过这张棉毯,我们不仅能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更能发现它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

改写了棉纺织历史。提到棉纺织技术,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宋末元初的上海松江人黄道婆,认为是她从崖州(海南岛)带回了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南宋密山棉毯的出现,说明江南地区出现的棉纺织技术比元代黄道婆从黎族带回的棉纺织技术早了约100年,改写了我国棉纺织历史。

诠释了工匠精神。专家认为,这条棉毯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它的出土,有力地证实了南宋时期婺州一带特别是兰溪的棉纺织业已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比如,1.16米的宽幅,证实宋代已有阔幅重型纺织机用于一般棉织物的生产;棉毯长2.51米,至少需要两人共同织造,左右轮流投梭,其中一人还要兼顾打纬运动,足以证明宋代纺织手工艺的发达;棉毯双面起绒,绒头厚实丰满,起绒方法特殊。

呈现了宋韵文化。“一条棉毯照古今”,透过这条棉毯,见历史、见生活、见宋韵,让我们知道了没有羽绒被加身的古人,冬天是如何取暖的,也让我们领略了宋人“风雅处处是平常”的精致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一眼千年,通古溯今。要让这条棉毯“活”起来,就要进一步讲好它背后的历史故事,挖掘它背后的宋韵文化,传承它背后的文明之光。


来源丨兰精灵客户端

编辑丨陈婵

一审丨龚献 赵倩

二审丨陈丰 丁嘉露

终审丨王寅锋
12月热门推荐(44)

兰溪“15分钟生活圈” 把幸福“圈”在身边

清兰访谈“1+1”活动⑮丨兰溪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鼓励一下小布

兰溪发布
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热点事件回应平台、民生信息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