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汉武盛世下的千古文治与旷世武功

情感   2024-10-29 08:11   福建  

《汉武大帝》(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全2册 限时特惠包邮 58原价¥96),2024年11月7日活动结束。

2007年,应央视《百家讲坛》的邀请,录制了由我主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它在我的读《史记》系列中非常特殊。

特殊之处在于,2006年我在《百家讲坛》讲述项羽和吕后,依据的是《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与《吕太后本纪》;但是,在讲汉武帝时遇到了特殊情况:《史记》中的《孝武本纪》(《今上本纪》)早已佚失。现存的《孝武本纪》只截取了《封禅书》的部分内容凑个数,完全不能只据此讲述汉武帝。

为此,我讲汉武帝时,采用了以《汉书·武帝纪》为纲,以《史记》中诸多武帝朝的人物列传为重点的方式来讲述。

《汉书》是一代信史,班固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武帝纪》应当是继《史记·孝武本纪》后最完整、最可靠的历史文献。《史记》中的许多与汉武帝相关的人物传记,如《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等,都可以看到汉武帝的身影,当然是写作汉武帝不可多得的好材料。但是,《汉书·武帝纪》和《史记》的“本纪”相比,正统思想严重,收录了大量汉武帝的诏令,失去了《史记》的表达神韵。

有鉴于此,我们只能采用《汉书·武帝纪》的记载,作为讲述汉武帝的基础文献。这是关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的第一点说明:资料的来源及其局限。

第二点,汉武帝在帝国史上的贡献。

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地位,特别是采用诸侯王下世后分封其子弟的办法,让占地广、势力强的诸侯国,越变越小,大大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强化了中央集权。

为了避开大臣们讨论国事时的反对意见,汉武帝在宫中组建了一个以自己为首、身边侍从为辅的决策集团,排除大臣,先行决策,再将决策以诏书的形式颁布给丞相执行。汉武帝和身边的年轻才士形成了内朝,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执行机构成为外朝。内外朝制(中外朝制)的运行,极大地强化了汉武帝的权力;当然,这一制度在集权于汉武帝的同时,也让他失去了自我纠错的机制和能力。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奠定了儒家文化在帝制中国的主导地位。武帝朝前期的董仲舒,率先提出设立太学,“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此后,丞相公孙弘补充提出设立五十位博士,并免除他们徭役的具体方案。

因此,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儒生人数迅速增长。

第三点,开疆拓地,扩大国土。武帝一朝,是西汉政权和北方匈奴进行决战的时期。西汉政权自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以来,一直对北方强势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至武帝朝,经过汉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空前强大。汉武帝先后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发起了对匈奴的大规模用兵,将匈奴驱赶到大漠以北,夺取了河西走廊,汉朝的版图扩大到西域、中亚;他又平定了南方百越,使广大南方地区成为西汉王朝的一部分。这些措施,极大地扩展了西汉王朝的版图。作为一档面向大众的电视讲座,《百家讲坛》的通俗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对汉武帝从汉景帝的“皇十子”,升格为“皇太子”的过程及缘由,做了详细的解读。有些内容,如汉武帝设立内外朝,仅在讲“公孙丞相”一章中有简略的交代。详略的设置,多以《史记》提供的文献多寡而定,而非以历史研究界的重点与否确定。

王立群

·本书再现了汉武盛世下的千古文治与旷世武功,带读者领略中国历史上初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

汉武帝是第一位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树立了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自信。汉武帝是第一位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予后世以至深影响。

·汉武帝唯才是举,武帝朝人才济济,将星璀璨。

汉武帝极端地爱才、惜才,他敢于破格提拔,任用家奴出身的卫青,初出茅庐的霍去病;他不会因言废人,采纳持不同政见的主父偃、汲黯的谏言;他能兼容并包,慧眼发现怪才东方朔,才子司马相如。他确立察举征辟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汉人才匮乏的局面。

·汉武帝几乎把毕生精力都致力于战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北击匈奴,凿通西域,经营东南、开拓辽东,他缔造了此后两千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昌隆盛世。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下“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他一生刚愎自用乾纲独断,却是文献记载中第一个用罪己诏自我批评的皇帝。敢于罪己,置自己的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

·史书上的汉武帝还有另一面:暴戾极欲罄竹难书。

他以巫蛊之祸创下父子悲剧;因大事武功把汉朝拖入民生凋敝的困境;他滥用苛吏峻法,对大臣视如草、杀如麻,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

全书共两册,由著名设计师潘振宇全新装帧设计,硬壳精装典藏版,典雅双封面,完美再现《史记》的厚重与古意,堪比收藏品。32开本,内页采用80g本白胶纸,纸质柔和,不易造成视觉疲劳。

版式:Xman.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连岳
传递好观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