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重点活动之一,本届评选由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海洋图书馆)、深圳市盐田区海洋文化研究会承办。深圳市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玉领,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公共图书馆分会主任刘小琴,深圳市盐田区政府副区长简政,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高勇,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骆妍宇,文化史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等领导嘉宾出席了颁奖礼,与“盐田海洋图书奖”的获奖者、专家学者、图书馆界人士、出版界人士、众多读者,共同见证这一海洋文化领域的盛事。
当晚,颁奖礼设置在拥有多元、梦幻视觉效果的“歘与无影·天穹之城”,鱼群在“深海”游弋、好书与光影交错,海洋文学照进了现实。
“盐田海洋图书奖”是中国首个系统专注于海洋类图书评选的图书大奖。每年一届,以“传播海洋特色文化,推广海洋阅读理念,传递和谐自然生态和在地人文关怀”为活动宗旨,评选以海洋为主题,富有思想和远见、彰显科学态度、普及海洋知识的图书。凸显当代深圳海洋文化时代价值,为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贡献盐田力量。
首届“盐田海洋图书奖”于2021年读书月期间启动,并于2022年读书月期间公布八大奖项。此后持续举办,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强烈关注和高度认可,每届书单一公布,榜上图书就立即被许多图书馆、阅读机构、各大院校收藏。
张玉领在致辞中说,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田区抢抓新时代海洋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弘扬海洋文化,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打造海上新盐田注入文化新动能。盐田把最美的海景留给了读书人,让海洋文化与全民阅读相得益彰。积极培育和传播海洋文明,面向世界表达盐田的山海生活美学。正是得益于盐田深厚的海洋基因和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盐田海洋图书奖应运而生。
8本好书让海洋文学照进现实
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南兆旭介绍,第三届“盐田海洋图书奖”的年度主题为“唤醒深蓝”。“唤醒”是一种拥抱海洋、理解海洋的姿态,既赞美海洋的丰盛、恢弘和伟岸,也激发公众对海洋更深度的关注,呼唤公众重新审视人和海洋的关系,最终唤醒人类和海洋相依相知、和谐共处、深度合作的“深蓝之力”。图书评选范围为近一年多(2023年3月-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以海洋为写作主题的图书。
自今年4月21日启动后,先后完成初评、复评、终评。从88本入围书单,到33本复评书单,再到最终8本获奖图书,每一轮都历经了专家审慎、公平、公正的筛选。
评委会由国内重量级海洋文化学者、作家、海洋图书馆界专家、历史与自然研究者构成,包括: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文化史家郑培凯、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李庆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龙丽娟、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胡振宇、资深撰稿人王俊、广东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王惠君、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原馆长尹丽棠、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深圳海洋自然史书写者沈晓鸣。
为内陆引入大洋清流,为读者发远海之蒙。在坚持品质的同时,“盐田海洋图书奖”评选每年在运作机制上不断创新,呈现出全新气象。
本届评选,既注重历史视野,也兼顾微观故事;既包含人文情怀,也提倡博物精神;更有根植于岛屿的卓越文学书写进入评委视野;因此,最终的获奖书单像岸边海风吹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颁奖礼上,首先揭晓的是“ 海洋文学奖”和“海洋之星奖”。“海洋文学奖”获奖图书《岛屿的厝》书写的不是热门景点维度的鼓浪屿,而是幻想与记忆交织的梦幻岛屿,描摹的是故乡、故土、故人。“ 海洋之星奖”奖励具有一定影响力、传播力的海洋类作品,《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荣获该奖项。
随后揭晓的各项大奖,均有不同侧重:
《神奇海洋的发现之旅》荣获“年度提名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科学故事,解读了奇特的海洋现象、神奇的海洋发现。
“浪潮奖”奖励具备先锋、创新气质或由新锐作家撰写的海洋类作品,《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以宏大的海洋视角,探索古代中国在印度洋、南海等海域与世界交往的细节,饱含历史趣味。
“年度学术奖”图书《东来西往:8—13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深入研究了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在各自向东西方从事贸易时,在对方的社会中所能够深入的程度;同时也深入研究了宋朝商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到底走了多远,中国制造的商船最远航行到了哪里。作者陈烨轩在活动现场发布了获奖感言,他首先感谢了自己的导师和责编,表示盐田海洋图书奖是值得自己珍藏的奖项。他是海洋文化领域的年轻工作者,年轻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任重道远。如今他已经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希望以后能为大湾区的海洋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四亿年前的演化之谜》荣获“ 海洋科普奖”,还原了轰动全球的空棘鱼发现科学事件,讲述了一个水生到陆生的重要过渡物种—长了腿的活化石鱼,从被发现、研究,到被保护的故事。书译者卢静在现场发布获奖感言说,这本书是她梦想的起点。她希望大家多读书,无论时代怎么变,我们都有可能会因为一本书改变一生,因为一本书喜欢上一条鱼,因为一本书找到梦想。
“华文原创奖”获奖图书《“南海Ⅰ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以“南海Ⅰ号”的发现、打捞、考古挖掘、海贸研究为主线,运用扎实的考证与研究,讲述了一个经典的、具有中国智慧的海洋考古学案例。
最后揭晓的是”湾区之光奖“,奖励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写作、体现大湾区精神或作者成长、根植于大湾区的海洋类作品。《大湾区海洋动物图鉴》荣获该奖项,作者王炳多年来在大湾区潜水拍摄的600多个海洋生物物种,写的潜水笔记超过了10万字。他在书中梳理了纲目种属的情况,图文并茂,是对大湾区海域海洋动物研究非常重要的补充。当晚,王炳也坐着轮椅来到了现场,二次中风后,他已经丧失了说话能力,但对于海洋文化的坚持和赤诚始终未变。
随着八大大奖的揭晓,“盐田海洋图书奖”获奖图书,将以文字的魅力带领读者“唤醒深蓝”。“盐田海洋图书奖”主承办方表示,盐田海洋图书奖,并不仅仅是一个图书奖,更是一个盐田区搭建的一个海洋文化平台,很多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精彩项目、活动相伴而生。
2024年,深圳(盐田)海洋影像中心 &《海洋生命力月报》持续梳理盐田特色海洋物种,每月1期,至今已推出11期。2024年盐田区图书馆“山海之旅·走读盐田”系列活动,也不间断地举办,为大众与海洋文化之间用走读的脚步搭建了桥梁。颁奖礼当天,中国第一部城市海洋博物百科——《深圳海洋博物百科》书封面首次亮相,拟于明年正式出版。该书既有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更是一个立体阅读、有数字化影像和VR全景的作品。读者只要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有关深圳的、盐田的海洋生命视频。
“盐田海洋图书奖”的主承办方,致力于联合更多力量,为深圳这座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留存海洋的过去,展望海洋的未来。
《“南海Ⅰ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
魏峻 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杨斌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丨北京贝贝特
《岛屿的厝》
龚万莹 著
中信出版集团·大方
《大湾区海洋动物图鉴》
王炳 著
中国摄影出版社
《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四亿年前的演化之谜》
[英]萨曼莎·温伯格 著
卢静 译
商务印书馆
《东来西往:8—13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
陈烨轩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
[印]苏尼尔·阿姆瑞斯 著
王庆奖、朱丽云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神奇海洋的发现之旅》
苏纪兰院士 总主编
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