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塑造音乐未来?

政务   2024-11-25 18:25   广东  

11月24日下午,2024深圳读书论坛艺术精神专场在深圳图书馆5楼报告厅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叶小钢围绕“人工智能为音乐插上科技的翅膀”开坛设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创新应用,引领观众展望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的未来。







叶小钢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对音乐领域的深远影响,指出如今AI不仅能够模仿人类作曲和演唱,还能提供创意灵感的技术支持,激发优化创作潜能。叶小钢指出,AI的发展大大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使得音乐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乐理论框架内,而是可以通过算法和算力生成全新的音乐形式,甚至可能发展成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音乐风格。“未来比拼的可能是谁更能掌握好人工智能技术,去创造符合自己个性、独一无二的特征。”



在音乐教育领域,叶小钢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AI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大大缩短音乐学习的时间。同时,AI技术还可以通过模拟和生成各种有针对性的音乐形态和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


叶小钢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在音乐产业链中的作用,包括创作、制作和发行模式的变革,“AI技术不光重塑了音乐创作过程,同时也改变了音乐的消费模式,随着算法、算力的不断进步,AI能够创作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多样化的音乐。”他提到,人工智能可以创作虚拟歌手、舞者,为娱乐产业提供新的可能,并且可以用于复原古声古曲,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


尽管人工智能在创新性上有所作为,但叶小钢强调,它无法真正成为灵魂的塑造者或者倾注者,要创作出真正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音乐,仍然需要人类音乐家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音乐是灵魂的神秘日记”。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应该被视为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创造力的解决方案。


讲座结束后还与现场读者进行了互动环节,面对热心听众提出的问题,叶小钢院长一一作答,活动在积极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深圳读书论坛是深圳读书月最负盛名、最具人气的高端文化品牌活动,自2001年创设以来,曾邀金庸、莫言、王蒙、余华、格非、余光中、刘震云、白岩松等百余名家大师读书论道。据悉,2024年读书论坛策划举办科学精神专场、人文精神专场、艺术精神专场以及“在历史的天空下”高端对话,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助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魅力。




深圳读书月
深圳读书月秉承营造书香社会、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宗旨,着力于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学习型城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