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有人写信讽刺毛主席,主席看后震怒,得知对方身份却没追究

文化   2024-10-10 19:30   江西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资料来源:《抗日英雄赵一曼后人的悲欢人生》

1960年,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一个人在听说家乡饥荒极为严重的情况后,年轻气盛的他当时居然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讽刺信,其中措辞颇为冒昧。

毛主席刚开始看完信后罕见震怒,但得知了写信人的身份后,沉默了一阵,最终并没有追究此人的责任。

——因为他名叫陈掖贤,此人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身份很特殊,他是烈士之后,他的母亲则是大名鼎鼎的反满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女士。




赵一曼出生于1905年,是四川宜宾人。1923年,赵一曼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在之后的岁月里,赵一曼入党后,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参加革命斗争。“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留下年幼的儿子陈掖贤,主动请缨去往最危险的东北从事抗日斗争。

由于汉奸的出卖,赵一曼于1935年11月被捕,并于1936年8月2日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1岁。临刑前,赵一曼给只有几岁的儿子宁儿(陈掖贤)写下了那个著名的遗嘱。

遗嘱中,赵一曼对未能尽到作为母亲的教育责任感到深深的遗憾,她希望宁儿赶快成人,长大后不要忘记母亲是为了祖国而牺牲。




由于母亲牺牲,父亲忙于革命,年幼的陈掖贤当时是被寄养在大伯家,这种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敏感的他总有寄人篱下之感,这让他的性格变得格外内向,常常郁郁寡欢。

新中国成立后,陈掖贤的父亲已经有了新的爱人和家庭,他未能融入其中,变得更加沉默。在亲姑姑陈琮英的帮助下,他被送往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上学,而陈琮英则是任弼时的妻子。

或许是因为早年的一些特殊经历,陈掖贤不是特别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常常不修边幅,甚至是胡子拉碴、蓬头垢面。

外交工作需要良好的形象,毕竟外交官代表的也是共和国的形象,一个不注重仪表的外交官显然是难以胜任的。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陈掖贤在从外交系毕业后,未能如愿进入外交部工作。




虽然没能在外交部门工作,但作为那个年代宝贵的大学生人才,陈掖贤自然也分配了比较不错的工作,在北京工业大学担任政治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屏。

1951年,电影《赵一曼》上映后,陈掖贤反复看过很多遍,被这个英雄的女性感动,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赵一曼曾经化名为李一超,很长一段时间,陈掖贤并不知道李一超就是赵一曼。直到1956年,经过多方考证,才把李一超和赵一曼合为一人,陈掖贤也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赵一曼烈士。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陈掖贤还看到了母亲当年留下的那封绝笔遗嘱,这让他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十几年来,母亲逐渐从一个模糊的身影成了一个具体的形象。

陈掖贤同样也悲痛万分,不敢相信母亲当年受了怎样的折磨,他放声痛哭,还把“赵一曼”三个字用钢针和蓝墨水刺刻在了自己的左臂上。




身世确认,陈掖贤成了烈士之后,按照规定可以享受政府抚恤金,但他却拒绝领取。陈掖贤说:“母亲赵一曼是为国捐躯的,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不能要这些钱。”

缺少母爱的陪伴,也没有父亲在身旁关心,陈掖贤的成长之路还是比较艰难的,以至于他有一些陋习,比如不会管理自己的工资,卫生也是一塌糊涂。

每个月工资发下来,陈掖贤都不会合理安排,常常是月初大手大脚,月中节衣缩食,月末几乎都是举债度日。更夸张的是,有一次连续四五天没下床,饿的实在是动不了了。




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陈掖贤也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而且他年纪轻轻,便忧国忧民。

到了1960年,形势更加严峻了,家乡也传来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虽然这是受天灾影响,但陈掖贤却忍不住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之后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但得知陈掖贤是赵一曼的儿子后,毛主席也理解他是出于急切才会这样说,所以并没有在意。

夏目历史君
读史即便悟不透人生,也要看淡点世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