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河南一农民来日本,记者与当地群众却将他围得寸步难行,他有何特殊?

文化   2024-10-15 19:04   广东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1993年6月11日,日本大阪机场这一天涌入了无数的记者与围观群众,众人早早就在这里等候着。不久后一个老人缓缓走出来,刚露面就被群众围得寸步难行,大家热情地欢迎着他们。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老人只是来自中国河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名叫孙保杰。

而且日本后续对他极为重视,不仅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而且还成立救援委员会在全国掀起募捐活动,将募得的资金用来支援河南建设。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中国与日本,一直以来就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两国作为邻国曾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关系,中国还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老师。可随着近代日本崛起,中国又成为它的主要侵略对象,十多年的抗日战争,让两国结下血海深仇。

日本侵华期间,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中国民众以及军队的俘虏都被日军残忍杀害,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中国军民却对日军落难的士兵或者普通民众伸出过援手,孙保杰一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孙家生活在河南南召县高庄村,抗战时期,这里遭受了日军的洗劫,全村许多人都参加了抗日武装,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战场上。

受到战争的影响,孙家的生活非常艰难,家里的担子都落到孙保杰的父亲孙邦俊身上。他平日里除了种地,就是到附近的村镇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




1945年的一天,孙邦俊像往常一样到附近的黑石寨做买卖,突然在路上碰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他仔细一看,眼前的这个乞丐竟然还是一个日本人,对方身体十分虚弱,只能比划着希望能要一些吃的。

那时,日本已经宣布投降,各地的日军纷纷缴械,眼前的这个日本兵受了伤,看起来是掉队了。孙邦俊于心不忍,就给了他一些食物,想来想去,他觉得放着不管此人早晚是要死了,他就将这个日本伤兵给带了回去。

或许是受到长期战争以及流浪生活的影响,日本兵十分古怪,经常会有一些怪异的举动,还时常在半夜里大喊大叫。

他平日很难下地帮着家里干活,还经常要孙邦俊两口子照顾,后来夫妻两人还从为数不多的收入里面,挤出了一部分钱拿来给日本兵看病。




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日本兵逐渐正常了一些,也开始能正常走路。然而,日本兵很快又给孙家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得知孙邦俊家里藏了一个日本兵,周围的乡亲们感到十分愤怒,他们多次找上门来,质问孙邦俊收留日本兵的行为。

后来,17岁的孙保杰靠着出色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南召师范,可校方得知了孙家有一个日本兵的事情后,就没有录取孙保杰。

就这样,孙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他们对这个日本兵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他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即便如此,孙邦俊还是一心一意照顾着他,在临终前,他还特意交待儿子要好好照顾此人。




孙邦俊去世后,孙保杰继承了父亲的意志,继续照顾着日本兵。随着进入70年代,中日关系得到巨大改善,在邦交正常化的同时,交往也日益频繁,孙保杰开始出去帮助日本兵寻找自己的家人。

可他们家里本身就不富裕,自己连日本兵的姓名都不知道,茫茫人海要想找到日本兵的家人谈何容易?多年的寻找,孙家不但没有找到什么线索,还落了一屁股债。

虽然这件事非常困难,但孙保杰并没有放弃,终于,他们的努力有了成果。

1991年,两个中日友好代表团先后来到了南阳市,通过当地外事办的消息,他们得知孙家有一个遗落在当地的日本伤兵。了解到日本兵的情况后,他们回国将此事刊登在了媒体上。




很快,就有一个名叫津田康道的人注意到此事。他仔细观察,发现这个人好像是当年跟自己一个部队的石田东四郎,两人在部队的时候曾是好友。为了确认此事,他跟着代表团来到了孙家,当他亲眼见到此人后,他确定这个人就是石田。

随后,他们又通过科学鉴定,确定了石田的身份。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日本国内的轰动,石田的家人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

他们来到了中国,亲眼见到了石田,一家人紧紧抱在了一起。孙家的事情,也引起了日本国内的关注,他们对孙家的行为十分感激,日本政府还批准了孙保杰的儿子到日本留学的事情。




后来,孙保杰与石田一起来到了日本,所以他在这里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了日本民众的热烈欢迎,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而这段往事,就此成为了当时中日友好的代表性事件。


夏目历史君
读史即便悟不透人生,也要看淡点世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