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主办的2023年广东医改创新典型案例推选结果正式揭晓,梅州市卫健局推送的蕉岭县人民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的“加强校地共建专科合作,造福苏区百姓健康”入选2023年广东医改创新典型案例,湛江市卫健局推送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E+医’数字赋能,‘新村医’守护乡村健康”入选2023年广东医改创新典型培育案例。
本次活动共收到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报送的50个典型案例,经过组织推选、资格审查、专家评议、集体研究、实地调研等严谨科学的遴选程序,最终确定了10个创新典型案例和15个创新典型培育案例,梯次培树医改好经验、好做法。
本次活动突出导向性、创新性、普惠性、可推广性,案例涵盖“百千万工程”、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信息化、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各地进一步明确改革任务,凝聚改革共识,探索深化改革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升各地学习借鉴典型经验、落实落细医改任务的质效,全面提升全省医改工作成效,促进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东医改创新典型案例:
梅州市以广东医科大学开展校地共建为契机,借助广东医科大学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蕉岭县,重点加强开展技术帮扶、管理模式对接和人才培养等校地共建模式,以“小切口 ”撬动“大民生 ”,有效提升了蕉岭县县域医疗卫生能力水平,并以蕉岭县取得的成功经验在全市进行复制推广,有效减轻苏区群众向上、向外求医的负担,破解苏区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增强了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10月,与广东医科大学正式开展校地共建合作,蕉岭县人民医院成为“广东医科大学帮扶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该县借助校地共建,探索“医生+先生”“手术+技术”“支持+支撑”蕉岭模式,扎实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强化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向上接受三甲医院优质资源帮扶,向下下沉医务人员、开展同质化管理,经过3年努力,实现全县医疗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医药卫生服务公平有序发展。
主要成效:
蕉岭县通过坚持校地共建,有力推动了广东医科大学的优质 医疗资源向蕉岭苏区的扩容和下沉,“三甲服务、二级收费” 让老百姓可感可及,“健康蕉岭、幸福蕉岭 ”成色更足、底气更硬,为全省全市深化医改、分级诊疗建设探索了“蕉岭方案”。
(一)医疗服务上下贯通。重点学科建设有力,两家医共体总院共建成9个市级重点医学专科。“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模式逐步健全,2023年,两家医共体总院医学影像中心完成DR诊断800余例,远程心电中心完成心电诊断200余例,远程会诊中心接受各分院发起会诊20余例。双向转诊秩序基本构建,2023年,蕉岭县县镇医疗机构间上转、下转患者近400人(次)。依托医共体建设,蕉岭县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已成当地百姓就医新习惯。
(二)深化医改取得实效。主要体现在“三下降、三提升、三回流、三满意”,据统计,2023年蕉岭县药占比下降1.37%;适宜技术新开展数量提升40%,手术总量提升5%,住院可诊治病种提升 11.6%;患者回流,2023 年上半年县域住院率72.7%,同比增长了6.2%,全年县域住院率71.2%,同比增长了3.1%,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量同比增长5.05%;医生回流,吸引人才48人,实现百姓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
(三)群众就医更加满意。通过远程会诊、下沉专家到各分院等手段,基层群众就医更便利,“15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院前急救、住院服务流程更优化,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提升。经调查,患者满意度均达到 90%以上。“长寿蕉岭、健康蕉岭”的根基更加坚实,蕉岭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3年广东医改创新典型培育案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和创新“E+医”的互联网加新村医模式,赋能基层医疗,全面提升村医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集成了远程会诊、技术推广、健康管理等多种功能,使村医能够更好地为村民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2024年,医院“数字赋能村医 守护乡村健康”项目已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宽带网络+健康乡村”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成立由党委书记与院长共同担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逐步形成以医院为“一个核心”,承担决策、救治、预防、康复等多重职能,借助互联网及村医“两大支柱”,实现医疗服务“零”距离。以线下义诊、线下转诊和远程会诊为“三个层面”,缩小医患距离,突破基层医疗机构技术短板和地域限制。以村医业务能力培训、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为“四个关键”,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根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基层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依托党支部、社区、基层医院、学校,建立医院“五级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粤西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要成效:
(一)基层地区群众就诊更加便利,村民在家也能享受到同质医疗服务。
通过“互联网+新村医”的模式,对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分级诊疗策略提供了有益实践。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共计完成复诊868例,提供咨询服务6790次,开展检查、检验430人次,实施智能随访15800人次,转诊1180人次,开展远程会诊30人次。
(二)基层医疗人才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缓解基层医疗人才紧缺状况。
截至目前,湛江市麻章区基层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及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班,以及霞山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已为麻章区、霞山区600名“新村医”提供培训。超过110名“新村医”签订培训协议,覆盖100个县镇村,远程培训次数超过50次,受到广泛好评。
(三)基层慢性病诊疗案例日益受到关注,慢性病患者全流程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
随着“慢病e+”系统的不断完善,基层慢性病诊疗案例的管理效果逐渐显现。“慢病e+”系统已累积收录逾85万组血糖及血压数据,其中院内数据占据84.5万余组,这些数据为医院提供了丰富的病例资源,有助于发现疾病规律,提高诊疗效果。
医院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发现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占比约为65%,并针对性为这些人群进行了100%的干预治疗,大大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及家庭的负担。此外,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通过“新村医”随访、疾病筛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4300余组院外数据,其中接近2.5%的人群存在危险因素。为应对此类人群,医院采取了转诊、远程会诊等干预措施,干预率约为60%,从而有效防止病情恶化。
信源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编辑 | 陈欣彤
责编 | 王丽君
复核 | 谢炯明
审发 | 裴金涛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读者朋友们与我们分享好经验、好成绩、好故事,我们在投稿邮箱约定你!
gdmuwx@gd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