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
趣问
祾恩殿内陈设的
乐器祭祀时会奏响吗?
我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渲染皇权的尊严和神圣,维护其世代相袭的统治,不仅修建了宏伟的陵寝建筑而且以礼制的方式制定了陵寝的祭礼制度。明代中叶以后(嘉靖十五年九月),陵寝的祭祀每年有四大祭(清明、中元、霜降、冬至),三小祭(忌辰:已故帝后的逝世日;正旦:正月初一日;圣旦:在位帝王的诞辰日,又称万寿圣节。),并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四大祭以春秋二祭为陵寝祭祀中等级最高、礼仪最隆重的。因为春季雨露滋润,秋祭霜降降临,最先承受的是大地上的草木,草木枯荣引起人们对祖先的怀念之情,这正是陵寝祭祀之意义所在。所以陵寝的祭祀每年清明、霜降遣官行礼,各衙门官陪祭,中元、冬至二节仍遣官行礼,各衙门官不陪祭,四节祭奠属太牢祭祀(古称祭仪中用牛,或用牛、羊、豕三牲作为祭品的祭礼为“太牢”,没有牛则为少牢)。昭陵布置的是秋季复原陈列,布局形式是根据文献中长陵大祭图进行类比设计的。
明代乐制有雅乐、俗乐之别。雅乐用于祭祀,备八音、五声,十二律、九奏、万舞之节,太常寺乐官司之;俗乐用于宴享朝会,有百戏、队舞、讴歌承应、领于伶人。明朝时每遇陵寝祭祀,太常寺都要在祭前五日委派协律郎,提调乐舞生在今太和殿,演习陵寝祭祀礼仪,天寿山各陵祾恩殿内都有陈设钟、磬等乐器。如今的昭陵祾恩殿内陈设的乐器有琴、瑟、鼓、敔、柷、编钟、编磬等。但事实上,明清时候乐舞生演习的陵寝祭祀中,不过充任执事而已,祾恩殿内乐器也只不过是设而不作,仅是一种陈设罢了。
明朝的陵寝祭祀为什么没有乐舞演奏,这与陵寝祭祀礼仪性质有关。明朝的礼仪种类繁多,仅祭祀就有祭天、地、日、月的郊祭,祭祀皇家列祖列宗的庙祭,祭祀各种神圣的群祭,以及陵坟祭祀等。而在祭祀礼仪之外,还有朝贺、登极、上尊号、冠礼、婚礼、宴礼、丧礼等各种礼仪,礼仪性质除了规格的高低大小外,还有凶吉之分。吉礼性质的礼仪演奏乐舞,例如:祭祀太庙、祭天、祭地属于吉礼,就有乐舞生演奏;丧礼属于凶礼没有乐舞生演奏。而陵寝祭祀的礼制性质介于凶吉之间,寓有“哀怆”之情。所以,各陵祾恩殿内乐器之设,也是和举行丧礼时那样,只是设而不作,也称祭祀无声。再有明朝的祭祀时间多在午夜子时(23:00-01:00之间),也为了不打扰帝后的灵魂。
冬意浓,明昭陵中。踏入陵殿,秋季大祭祀复原陈列映入眼帘。仿若时光倒流,古礼重现,金风拂过,似闻钟鼓齐鸣。盛景尽显,邀君来此,于斑驳光影里,触摸历史脉络,感怀岁月,领略昭陵秋日祭典的肃穆与厚重。
(点击图片跳转购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明十三陵探秘160问》,作者:胡汉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