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许多人对睡眠存在一些误区。有些人误以为一旦入睡,大脑就完全停止工作。然而,实际上在我们进入梦乡后,大脑仍在忙碌地执行着多项关键任务。在睡眠过程中,特别是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大脑会对日间获取的新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这对于形成长期记忆至关重要。此外,在REM睡眠阶段,大脑还会处理与情绪相关的信息,以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这对维持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因此,熬夜后人们的情绪往往更加不稳定。睡眠对于神经元的修复同样重要。虽然神经元的修复并不仅限于睡眠状态,但2019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睡眠能够影响染色体动力学,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神经元细胞修复受损的DNA。睡眠期间,大脑还会清除一些有害的代谢产物,包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α突触核蛋白和异常tau蛋白。大脑清除这些有害物质的途径之一是通过胶状淋巴系统,该系统通过脑脊液的流动将有害物质从神经元周围冲刷出来,并输送至其他器官进行分解。研究表明,这一系统在睡眠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更高。长期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2023年5月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文章,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增加。这项研究通过使用睡眠剥夺装置干扰实验小鼠,让它们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大约6周时间),然后对这些小鼠的大脑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长期睡眠不足状态下的小鼠大脑中出现了β淀粉样蛋白沉积,这意味着这些小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首先,在长期清醒的状态下,大脑中的神经元会保持更长时间的活跃状态,神经元活动增多,这本身就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的释放,从而从源头上增加了这些有害物质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叫作小胶质细胞的东西会影响这些有害物质的清除。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在大脑中巡逻检测是否有受损的细胞或者是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情况,它们就会变成激活状态,帮助修复受损的组织。然而,在长期睡眠剥夺的情况下,小胶质细胞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它们可能会出现过度激活,影响免疫细胞清除β淀粉样蛋白斑块,从而导致β淀粉样蛋白沉积。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长期观察到的睡眠不足与神经变性之间的联系,并且强调了良好睡眠对于大脑健康和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常被误解为仅影响老年人。然而,这一认知并不全面。阿尔茨海默病被列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数量持续上升。据估计,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人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而中国是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全球约有5%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30至50岁之间出现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由于医生往往不会首先考虑中年人患有痴呆症的可能性,他们可能会将记忆力减退归咎于压力或其他因素,导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前面说的是长期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影响,那偶尔一两次通宵熬夜是不是没关系?并不是。2018年的一项人体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仅仅一次熬夜就足以导致受试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这种蛋白质的异常积累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有关。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与个体的遗传风险无关,意味着即使家族中没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史,熬夜也可能对β-淀粉样蛋白的累积产生影响。尽管研究者们尚未深入探讨单次熬夜引起的β-淀粉样蛋白累积是否能够在随后的休息中恢复,但偶尔的熬夜仍然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风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熬夜后,即使没有饮酒,人们的行为和反应可能类似于酒驾。如果您有熬夜的经历,可能对“脑雾”现象并不陌生——感觉头脑昏沉,仿佛与世界之间隔着一层雾。2017年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分析了“脑雾”背后的生理机制。熬夜后,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会减缓、减弱,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这种状态与醉酒后的感觉非常相似。鉴于酒驾的危险性,我们同样需要认识到在“脑雾”状态下驾驶或骑行同样危险。因此,如果您经历了一个通宵的熬夜,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第二天最好避免驾驶。规律作息,建立正常的生物钟,是改善睡眠质量的第一步。睡前避免使用让大脑兴奋的物质,比如浓茶、咖啡、烟草等。如果是某种疾病影响睡眠,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是干扰生物钟的重大疾病。适当锻炼身体,如打太极拳、练瑜伽等,避免睡前剧烈运动。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能需要个性化的方法来达到最佳效果。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以获得专业指导。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版权图库创客贴,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由科普中国重新排版编辑 内容来自:中国睡眠研究会、佛山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