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州,有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忙碌于田间地头,是农牧民眼中的“田专家”“土秀才”,是群众心里的“致富能手”,总能让“好技术”与“富群众”有机结合——他们就是科技特派员。他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更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人物。
博乐市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以前棉花采摘后,秸秆都是粉碎了翻进土里,既没有效益,还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现在,棉花秸秆在科研人员的开发下有了新用途。
2023年12月,石河子大学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产学研基地在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揭牌。通过建立畜牧养殖和微贮饲料转化平台,让科技与农村零距离、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
棉花秸秆加工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是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研究的,将棉花秸秆与青贮玉米等混合后做成发酵饲草料的技术。发酵过的微贮饲料增加了牲畜采食的多样性,提高了营养价值,降低了养殖成本。
据了解,今年博州共建立了7个棉秆微贮饲料生产点,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有望解决博州优质廉价粗饲料供应问题,带动全州棉花种植户秸秆饲料化利用,缓解草场过牧的情况。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现场指导,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的技术和效率,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博乐市风茂种子家庭农场负责人余琼珍说:“我种了20座大棚的草莓,还种了一个半棚的特色采摘作物,方便群众过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戴老师和州、市农业农村局的特派员经常来指导我们,有他们的助力,我有信心把大棚种好。”余琼珍口中的“戴老师”,是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戴爱梅。她27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科技一线,为庄稼生长保驾护航,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庄稼守护者”。多年来,戴爱梅主持并参与的项目多次获得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级的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超过10项。她还荣获了2019年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第十一批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2021年新疆开发建设奖章,2022年自治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戴爱梅是博州众多科技特派员中的其中一员。2024年,博州共选派科技特派员47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团8个,持续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行动。博州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馨说:“我们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积极争取自治区相关项目,仅今年,科技特派员项目服务类项目立项15项、重点引导类项目立项7项、乡村振兴项目3项,共为科技特派员和领办创办企业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425万元,累计引进推广新技术145项、新品种75个,以科技引领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增产提质,全州主要农作物良种率和综合机械率分别达98%和99.3%,近期拟对2023年至2024年19名自治州优秀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体现科技人才的激励和奖励机制。”科技特派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农牧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让科技的种子在博州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