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筑防
临“震”不慌
为扎实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园教职工以及幼儿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自救保护能力。10月17日下午,原州区第三幼儿园组织全体师幼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科学部署 细化落实
01
防震演练专题会议
为确保演练活动有效进行,我园提前召开了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专题部署会,王风花园长对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演练的目的,提出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演练过程中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02
防震知识教育先行
地震逃生教育
演练前,各班老师们以讲解、PPT演示、播放小视频、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地震的知识、学习安全逃生的方法、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及震后如何疏散等知识。
实战演练 井然有序
01
安全演练
第一次警报铃声响起,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孩子们立即停止活动,在老师的迅速组织下,以最快速度躲避到安全区域,迅速抱头、躲在桌下、墙角等位置,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尽可能保护头部和眼睛,并远离窗户。
02
安全疏散通道
第二声警报声响起,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弯腰、护头,迅速沿着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紧急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各班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确认班级幼儿无人受伤且全部到齐,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紊,安全有序,没有发生拥挤、踩踏现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04
演练总结 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演练结束后,陈永军园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全体师幼在演练过程中的表现,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要求全体师幼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避险逃生技能。
通过本次地震疏散演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我园全体师幼的安全意识,巩固了全园师幼地震自救避险的基本常识。我园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在日常的教育之中,真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地震自救小贴士
01 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02 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跪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
03 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空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大型设备附近等。
04 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05 地震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地震时正好在室外,要注意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寻找空旷的场地后蹲下,用双手护住头部原地等待。
06 被困废墟时,尽力保存体力
如若不幸被掩埋,不要随意移动,安抚好周围人的情绪。用手帕或布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尘。敲击管道或墙壁发出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若其他办法都不奏效再大声呼喊,因为这样会耗费更多体力并有吸入粉尘的危险。
策划:王凤花
审核:陈永军
编辑:王 静
照片:张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