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做好这几点,秋冬不生病

健康   2024-10-08 05:30   广东  


寒露是秋天中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农历八月廿四日,公历10月8日或9日进入节气。此时气温会明显下降,寒生露凝,因而被称为“寒露”。我们在寒露节气时怎么养生呢?

起居调养宜保养阳气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寒露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指导,“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同时,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寒露节气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大家不妨学一个秋冬季节的穿衣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贴身,中层宽松,外套防风。内衣最好柔软贴身,有助于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吸湿性要强,不要过紧,保持干燥。外套一定要防风,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可以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另外还要注意脚部保暖,防止寒从脚下生。

谚语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部受凉会直接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易趁虚而入。所以寒露之后对足部保暖非常重要。穿厚袜子、棉拖鞋,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用热水泡脚等方法都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既能舒筋活血,又能温暖全身缓解疲劳。特别是对宫寒女性尤为重要。

饮食调养宜养阴润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对付秋燥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也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运动宜缓调养肺气

寒露节气,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是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都是很好的选择。

运动可以为我们的身体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以及身体的抵御能力。伸展运动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精神调养

气候渐冷,风起叶落,人们易出现情绪不稳以及伤感、忧郁的心情。此时需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如捶胸握拳、顿足踩鹅卵石等,来宽胸理气、活血通络、舒畅心胸。




更多精彩

半夜3、4点就醒,睁眼到天亮?无非三种原因!

怕中风?这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男人有个长寿穴,女人有个不老穴!

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3个动作拉开它,百病都难藏!

有助于睡眠和缓解焦虑的药膳

一张千年古方,祛寒湿,温脾胃,还治虚胖!

人体上居然有“一键关机、一键清理”穴位?按过的都觉得神奇!

用好“这个穴位”,很多毛病就会迎刃而解,不治自消!


圣手道医
民间传统医者,青城山通玄指第21代传人,平生之志:踏遍山河,悬壶济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