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方”、“十剂”、“八阵”,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健康   2024-10-17 05:33   湖南  



导读:你知道方剂有哪些分类方式吗?我们经常说的“七方”、“十剂”、“八阵”是怎么来的呢?看看文章,解答疑惑吧!


方剂的分类,历代一家的看法有所不同,有以病分类,有以证分类,有以病因分类,有以科别分类,有以脏腑分类,有以治法分类等等,现归纳常用的四种分类法如下。


1

按组合原则分类


按组合原则分类,即“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


七方之目,始于金朝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成氏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但成无己又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的意思而来。


其中,大方是指药味多,或药味少而药量大,治疗邪气强盛,病有兼证或病位在下,而需顿服的方剂。


如大承气汤用四味药,与小承气汤相比,药味多,药量重,主治阳明热结重证。


小方是指药味少,或药味多而药量小,治疗邪气轻浅,病无兼证或病位在上,而需频频少服的方剂。


如小承气汤用三味药,药味少,药量轻,主治阳明热结之轻证。


缓方是指药力缓和,或药性无毒,气味俱薄,以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而需徐徐服之的方剂。


如薯蓣丸,以甘味丸剂缓缓治之,主治虚劳诸不足而风气袭人之证。


急方是指药力峻猛,或药性有毒,气味俱厚,以治疗病势危急而需快服速效的方剂。


四逆汤,以汤剂快速治之,用于阴盛阳衰,四肢厥逆,脉沉微细等危急证。


奇方是指单味药,或药物组合数量之和为奇数者的方剂。


五苓散,五味药组成,治疗内停水湿之证。


偶方是指两味药,或药物组合数量之和为偶数者的方剂。


如肾气丸,有八味药组成,治疗肾阳不足之证。


复方是指两方或数方相合,或有本方之外,另加药品的方剂。


如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治疗太阳病表未解,而有内热之证。


清瘟败毒饮是在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基础上加减而成,治疗一切火热之证。


凉膈散是由调胃承气汤加栀子、薄荷、黄芩、连翘而成,治疗上中二焦热邪炽盛之证。


2

按药物功效分类


按药物功效分类,即“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十剂分类,历代认为源于北齐徐之才的“药对”,但原书已佚,无法查对,现在认为“十剂”是唐代陈藏器的创见,出自《本草拾遗》,最初是指药物的功效分类。


至《圣济总录》,添以“剂”字,金朝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始称“十剂”。


其中,宣剂,宣可去壅,郁而不散为壅,治痞满不通之证,如越鞠丸之类。   

通剂,通可行滞,水病痰癖之证,如五苓散之类。


补剂,补可扶弱,气形羸弱之证,如十全大补汤之类。


泄剂,泄可去闭,泄即泻之意,闭为里实,如大承气汤之类。


轻剂,轻可去实,轻为轻开肌表,如麻黄汤之类。


重剂,重可镇怯,为重剂以镇之之意,如朱砂安神丸之类。


涩剂,涩可固脱,如固精丸之类。


滑剂,滑可去著,滑为滑利之剂,著为有形之邪凝于体内,如五仁丸之类。


燥剂,燥可去湿,如二陈汤之类。


湿剂,湿可润燥,如增液汤之类。


3

按治疗法则分类


按治疗法则分类,即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八阵是明代张景岳对方剂的分类法,就是八种治疗方法,有如作战的阵势,其内容有古方八阵和新方八阵。


古方八阵多选择古方,新方八阵均为张氏变通之方。


4

按功效和科别分类


按功效和科别分类,即22类分类法。


22类是清代汪昂综合七方、十剂、八阵的分类方法,把方剂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2类,并附救急良方。


汪氏分类法,虽未臻完善,但较其它各家的分类法,更加清晰,因此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在分类上并皆宗之。


近代的《方剂学讲义》的分类分章均参考汪氏的分类法,略有变见,它的特点是寓有“以法统方”之意。



更多精彩

半夜3、4点就醒,睁眼到天亮?无非三种原因!

怕中风?这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男人有个长寿穴,女人有个不老穴!

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3个动作拉开它,百病都难藏!

有助于睡眠和缓解焦虑的药膳

一张千年古方,祛寒湿,温脾胃,还治虚胖!

人体上居然有“一键关机、一键清理”穴位?按过的都觉得神奇!

用好“这个穴位”,很多毛病就会迎刃而解,不治自消!


圣手道医
民间传统医者,青城山通玄指第21代传人,平生之志:踏遍山河,悬壶济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