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博士到文学作家:人生就要不设限!

企业   2024-11-11 15:36   北京  

10月26日晚,第十九期《文学夜话》在景宁网络文学众创空间举行。


本期文学夜话由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指导,景宁畲族自治县文旅集团、共青团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员会主办,中信出版集团·花笙品牌协办支持,邀请医学博士、青年作家柠檬羽嫣开展主题分享。


柠檬羽嫣老师以《治愈者》《柳叶刀与野玫瑰》两部小说作品的从无到有,从故事到立意,从文字到影视的创作历程出发,向现场近百位观众分享了自己关于人生、职业与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以下是编辑整理后的发言稿。



每一个生命面临的

最终结局都是死亡

该如何将有限的人生

发挥出无限的意义呢?


大家好,我是柠檬羽嫣,非常高兴来到景宁,来到畲乡的网络文学村,更开心的是,能够在这里见到很多的观众读者,尤其是非常年轻的小朋友们。


首先简单地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一个作者,也是中国作协和北京作协的会员,代表作有《柳叶刀与野玫瑰》《治愈者》。


《柳叶刀与野玫瑰》是今年4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扶持项目,2023年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年展,在“学习强国”平台上也可以看到这本书的消息,还有幸成为今年平遥国际电影展“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17部入围推荐作品之一,然后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也获得了现实题材类的优秀作品奖。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同时呢,我是一名医学博士、一名神经内科医生,目前就职于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参加过国外联培项目,还曾在国际医学大会上发过言。因此对医学和职业选择有疑问的大小朋友,也欢迎随时向我咨询。


今天,我将从现实和科幻两个维度,依托刚刚提到的《治愈者》和《柳叶刀与野玫瑰》这两部作品,一个讲的是医疗爱情,一个更侧重职场励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创作灵感和过程。


首先,在创作开始,故事的灵感和想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治愈者》这本书就主要源于我自己的人生思考。我想大家可能都想过或者正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在写《治愈者》之前,我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


作为医生,我们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有遗传病的患者。当患者发现自己有遗传病以后,他就会面临两个重大的抉择:


其一,要不要为了子女考虑而去做基因检测?其二,如果检测之后确实携带有致病基因,要不要告诉自己的子女?


在《治愈者》这本书中,女主角苏为安的父亲就是在亨廷顿舞蹈症发病之后,自己去做了基因检测。苏为安本来是一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的医学生,此时却发现自己有50%被遗传的概率。不幸的是,她中招了,她也携带亨廷顿舞蹈症的致病基因。


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旦携带这种致病基本,携带者一定会发病,可能在50岁、40岁,也可能在30岁。


在那一刻,她就知道她已经来不及成为一位医学家或者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了。面对这样重大的变故和挑战,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在罹患无法治愈的遗传病、仅剩非常有限的人生的境遇下,她做出了当时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选择裸辞去环游世界,以此来找寻到人生的意义。


苏为安去了繁华秀丽的纽约、浪漫的巴黎,去了世界上的很多很多地方,始终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世界纵然千万般好,却与她没有关系。越是繁华秀丽的地方,越让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她的存在都一样,她对这个世界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在此情形之下,苏为安选择来到中非这片特殊的土地之上,想要通过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过程中,她遇到了神经外科大神顾云铮,在顾云铮的引导下,苏为安开始慢慢承认、直接对死亡的恐惧,逐渐燃起求生欲,也最终意识到自己依然放不下对医学、对生命的热爱。


所以她决定回到医院的那两米实验台前,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有限的人生,投入亨廷顿舞蹈症的科研攻关之中。哪怕根本来不及,她也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能够为其他亨廷顿舞蹈症的患者开辟出一条通往曙光的路。


每一个生命面临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我们该如何将我们有限的人生发挥出无限的意义呢?


这便是我在写《治愈者》时希望让大家一起思考的问题。总之创作其实还是源于现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同时包含着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核和信念。


女性从来不会因是女性而觉得特殊

杰出的女性榜样背后的

努力不该被忽略、被污名化


《柳叶刀与野玫瑰》这部作品是正好我在读博期间创作的,那是我职业生涯中特别而又艰难的一段时光。


当时正处于一个象牙塔迈向现实社会的过渡磨合时期,心中怀抱着从医的理想,一边在学着成长成熟。


正如书名所讲的一样,“柳叶刀”代表的是外科医生的形象,而“野玫瑰”则象征着坚韧女性形象。


女主角苏归晓,她来自单亲家庭,是三线城市的小镇做题家、双非本科、大龄在读女博士、单身、未婚未育、职场新人,身上贴满了各种不利的标签。


她之所以坚定地想成为华仁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是想弥补年少时父亲脑梗死而没有顶尖专家救治而死亡的遗憾,成为一名能够在绝境当中带给患者希望的外科医生。但苏归晓心中的理想之城,从建科起就从未正式接收过女性外科医生。


为什么?现实是,不光神经外科,像普外、心外,甚至还有骨科,都是非常考验医生的体力的,因为神经外科的手术经常是十几个小时起,长达二三十个小时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可能存在着天然的无法回避的劣势,比如说有生理期痛经、要结婚生子等种种问题。


另外一方面,就是社会上对女性存在的不公正的偏见,比如说,很多科室、很多导师,在招生的时候会直接不招女生,或者在同样的条件、标准之下完成的工作,很多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觉得男生的表现要更好。


有时候,即便女性完成了非常艰巨的工作,还是会被有心之人曲解,认为是靠女性这个身份或者不正当关系上位。


女性从来不会因为是女性而觉得特殊,各个行业中那些杰出的女性榜样能够站在大家面前就已经历尽千辛万苦了,所以她们背后的努力不该被忽略、被污名化。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话语权问题,其实同性别之间的社交是具有一些先天的亲近感和优势的,但在神经外科这个话语权被男性主导的圈子,女性有的时候是很难融入进去的,这也导致了巨大的信息差。



但我们总得相信,总要有人禁区突围,去打破偏见,走出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的路。


人工智能正当时

用不断发展的医学科技

去回答攸关生命的疑问


除了女性面临的职业困境之外,《柳叶刀与野玫瑰》还涉及人工智能科研攻关、转化医学的研究,这就结合了我自己的专业经历和科研方向。


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情况:


患同一种病的两个病人,在治疗时,他们吃的药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有的人手术,有的人不手术,或者说都做了手术的情况下,有的人预后情况好,而有的人预后情况不佳。因为关于手术产生并发症的风险概率,医生只能说出既往的群体性研究数据,很难说得准某一个特殊的个体患者。


就像书中涉及的特殊病例——一名患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同时出现颅内静脉性血栓、静脉血性脑梗死伴出血的年仅三十岁的产妇。面对这样一个疑难病例,即便主刀医生冒着医闹以及断送职业生涯的压力,勇敢地站上手术台为之一战,但仍是无力回天。


医生在事后进行病例讨论时,首先会讨论病人到底适不适合手术。而实际上,医生也不知道,因为这样患者非常罕见,没有足够的病例报道和相关研究去支撑所做出医疗决定,医生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竭尽全力地做出一个自己觉得可能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这类罕见病患者,医生如何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更明确的治疗建议?该不该上手术台?活命的概率到底有多高?


这些都是每一位医疗工作者都在不懈地努力的方向——给每一个患者,也是这世上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最具体而准确的回答。


具体要如何实践,我们希望能通过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医学科技去回答攸关生命的疑问,通过庞大的样本量、病例,训练出一个可供参考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而优化、改变传统的诊疗流程。


尽管人工智能最早不是在我们国家起步的,但我们的医学科学家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去选择直面来自国际上的竞争,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不会受制于国外动辄几十上百万美金系统,进而惠及经济不发达、医疗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医院。这也是《柳叶刀与野玫瑰》这本书中苏归晓、叶和安等新老一代医疗工作者想要实现的目标。



《柳叶刀与野玫瑰》这部作品是基于真实的医疗职场去展现女性医生面临的职业困境、复杂的医患关系,主人公也并没有虚构故事中常有的金手指。


我不希望这部作品是一个简单的爽文,但仍会赋予阅读的爽感。这种爽感不是源于外挂,而是源于每一个平凡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努力都能够实现一个不平凡的成就。就像女主苏归晓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绝地反击,其实依托的都是她没日没夜的辛勤付出和“铁娘子”一样的拼劲儿。


在对现实题材书写上,我选择了比较温暖、积极向上的基调,即便我们把《柳叶刀与野玫瑰》比作中国女性版的《白色巨塔》。《白色巨塔》是日本的一部非常经典的医疗剧,它所展现的医疗职场的残酷生态,不管是放在国内国外至今都是不过时的。


但国内医疗职场,相比之下还是不会那么黑暗、复杂。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竞争,但我还是希望以人心向善为出发点去包容、理解其他人所面临的职场生存压力。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做事的方式的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希望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科室发展得更好,进而为患者营造出更好的医疗环境,点燃生的希望。


这本书出版之后面,我们收到了很多医学同行和一些年轻医学生的评价,他们看完了之后表示更加了解整个医疗职业环境,而且对书中所描绘出女性职场困境深表认同,这种困境不限于医疗行业,其实各行各业的女性都有可能会遇到,所以每一个决心打破职业偏见的人都是先行者,并且克服了千辛万苦。


在此,我希望也祝愿所有的女同胞,还有在场的所有年轻人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成为能够引领其他后来者的先锋。



科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

曾经遥远的幻想或许终有一天

会成为你我的日常


以上这便是现实题材在我作品中的体现,接下来我会基于现代科技发展,谈谈我未来的创作方向,即科幻作品。


我对科幻的理解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我们当下每天实现一点点的进步,可能到未来的某一天会就会突然变成现实,成为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的讨论度高涨,人工智能甚至已经在落地并应用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ChatGPT等等。很多行业已经开始在讨论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因为诸如像网文这个行业,已经有人在训练AI,用AI技术将文字转变成影像等。


这可能就会让我们觉得,第四次创新性工业革命已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远了。曾经在科幻作品中存在的东西已经在悄无声息地走向现实,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脑机接口也是我们关注并在研究的一个领域,目前,清华联合其他两家医院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初步的结果还是比较可观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技术正在往前发展,也许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就会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现实。


所以,对我来说,围绕脑机接口进行我下一步的创作也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也是在思考和回答我之前脑海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我是什么?是什么构成了我?


虽然现在脑机接口还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辅助的角色,但实际上很多人更期待在未来能够实现记忆、思维等等一系列意识方面的东西的读取和存储。


那么,这个时候又有新的值得深思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是人?你的思维到底是从何而来?你的思维到底是什么?


在接下来的作品当中,我会以意识上载、脑机接口,还有人工智能作为切入点,以北京的中轴线为象征,发挥想象,写一写未来时代围绕着中轴线一左一右、一生一死、一时一虚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背后的暗潮汹涌。


总的来讲,从我个人来讲,我希望能够以现实的经历去供养自己的文学创作。


然后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幻想与现实的距离或许并不遥远。


以上,谢谢大家!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我们还有这些活动



-End-

2024.11.11
编辑:孙小悠 | 审核:楚旂
扫码报名

「在看」,给阿信加鸡腿 

中信出版
我们提供知识 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