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温暖很自豪的名字——周恩来
2023届选调生,高家堰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黄 斌
淮安,与一位伟人深深刻印在一起,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他就是—周恩来。周恩来为淮安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他的崇高风范、高尚品德、伟大人格。他的很多感人故事,口口相传、广为赞颂,感召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淮安儿女。
在邓小平的回忆中,“周总理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在聂荣臻的笔下,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总是夜以继日,不顾疲劳,不顾安危,兢兢业业地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当有人问他哪里来的这么充沛的精力去工作时,周恩来说了这么一段话:“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了的同志的工作承担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加倍地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周恩来的一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个誓言,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凭着这股拼劲与钻劲,周恩来干一行、精一行、成一行。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建立了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毛泽东曾赞扬“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他也是中共隐蔽战线的奠基者和领导者,创建了党的第一个专门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并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秘密工作方法,如以公开身份掩护秘密身份、注重调查研究等。他还是扬名四海的外交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1927年起,周恩来就是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
除了对待工作极度认真负责,周恩来还高度重视自身修养,常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勉自励。他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座右铭,坚定地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过去做了多少工作,现在担任什么职务,没有党和人民,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党和人民是伟大的,我们个人是渺小的。”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总服务员”,被亲切地称为“大地之子”。1958年7月,周恩来到广东新会视察,一到新会,就嘱咐地方负责人:“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在学校,他把切好的菠萝用牙签插好,先送给身边的学员品尝;在农场,他与职工在大树底下谈生产、谈计划,还亲手捧杯为技术员敬茶;在葵厂,他拿起葵扇,给烙画的工人扇风取凉,临别时,他走到送行工人的后排,与老工人握手话别。无论行至何处,周恩来都感知着百姓冷暖,回应着群众期盼,对人民一往情深,汇聚成至深、至浓、至热的人民情怀,升华为一句质朴而庄重的告白—“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
岁月流逝,历史足迹不曾磨灭;时代变迁,崇高风范熠熠生辉。作为周恩来总理家乡的年轻干部,我们要沿着伟人足迹,聚力守初心、担使命、严作风,不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在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彰显青春担当。
来源:干部之友微信
编辑:钱 言
编审:张昌言
核发:王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