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鱼汤经济学笔记、老知青家园
1972年中国真实影像记录
曾被禁播30多年
08:57
70年代的绝版珍贵纪录片
失传多年,从国外找回
09:17
北京胡同记忆:
实拍70年代老百姓的平静生活
1970年南方百姓日常生活
70年代上海市井生活
真实的石库门弄堂记忆
70年代上海生活珍贵影像
再见1970-1979,
那些难以忘怀p的70年代印记
北冥の鱼汤
01“文革”样板
文化革命期间,所有的娱乐都是红色的,唱歌要唱红歌,电影要看红色电影,到哪里都需要背诵毛主席语录,所有与红色不符的,都被标记上了资本主义腔调。工农兵形象取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时髦的发型,都会被指责“封资修”,甚至会被剃头示众。口红等商品更是不为接受。
收音机大概是当时最时髦的电子产品了,如果你骑一辆自行、挂一个收音机,大概就是最靓的仔。
当时,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发文,要求呢绒、绸缎、烟、酒以及劳动人民的舞台、银幕需用的化妆品,还要继续生产和销售。商品的品种不要轻易取消。口红这类高级化妆品,不要在国内销售。
02 革命主义爱情
60、70年代的爱情、婚姻,都是简单操作、低调进行。
一位1970年结婚的女同志,男方提亲,聘金6元、聘礼2斤糖。婚事确定下来后,结婚那天就男方骑着自行车接亲。女同志带着衣物、脸盆、桶等“嫁妆”出嫁了。中午摆一桌菜,“宴请”亲友,就完事了。
当时在工厂的工人结婚时,会由厂里的领导主持,在厂食堂一起吃饭。分别向毛主席像、向家长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向来宾敬礼,分发喜糖,婚宴也是简单的饭菜,有的甚至就是面条。最后在新郎新娘合唱《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结束。
在农村,结婚要唱《东方红》、学语录、向主席像三鞠躬这些程序基本上相同,但农村是讲究“做席”的,简单的几个菜、有点猪头肉或猪下水,再2斤散装白酒,就算是一“席”了。在农村还讲究“随份子”,多少完全看交情和以前双方彼此的随礼。
除了随份子,还有送贺礼,主要是脸盆、暖瓶、毛巾、被面等日用品,毛主席像章、石膏像也是热门礼品,几乎家家都有。
“文化大革命”,谈婚论嫁时,首要的标准是看出身、成份。工人和贫下中农是硬杠杠,共产党员是最佳配偶,代表以后更容易被组织提拔。地、富、反、坏、右分子或他们的子女,即使男子高大英俊,姑娘貌美如花,也常常俊男娶丑妇、靓女嫁恶夫,美其名曰接受学习。
社会舆论否定“男女情爱”,把男女的关系简化为“同志”“战友”“阶级关系”,试图用政治观念图解两性间的关系。
03 上山下乡
1968年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
“文化大革命”让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老百姓生活贫困。在农村,农民辛苦劳动一年到头,每家不论大人小孩,平均360斤口粮。
这口粮,要用工分折价去买,买够口粮后,剩余的工分折合成钱分给本人。社员每人一年的口粮30多元,许多人一年也挣不够这钱;能分到现钱的,都舍不得花。
有的地方,水利等工程投入太大,要靠庄稼产值弥补,于是入不敷出,便把亏损平均摊到社员头上,每人所挣的工分越多,竟然欠账越多。那时有的地方,见不到一点现金,买盐打醋,全靠养几只鸡下蛋去换。
04 朴素穿着
在粗布衣的70年代,“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
那时拥有“的确良”衬衫是很洋气的一件事。“的确良”是一种化纤布料,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现在来看,它透气性差、不吸汗,又不舒服,但怎么穿也不皱、不破,印花颜色鲜亮,让看够灰暗色系的中国人眼前一亮。
“的确良”因为耐穿,解决了大多数人家布票不够的问题,而且买十尺只收五尺布票。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化工能力的提升,能够生产更多化纤产品。
厚底鞋、喇叭裤是70年代最流行的服饰,也是时代记忆。喇叭裤将臀部、腿部的曲线清晰地勾勒出来,成为女性魅力的直接展现,加上厚厚的鞋底,让女性看上去纤细、苗条。
喇叭裤原为水手服,裤管加肥用以盖住胶靴口,免得海水和冲洗甲板的水灌入靴子。从1960年开始为美国颓废派服式,后于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中国敞开对外大门时,恰值喇叭裤在欧美国家接近尾声但仍在流行的时候。
中国青年几乎一夜间接受了喇叭裤。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光膀子的效应一样。喇叭裤、长发、蛤蟆镜的形象几乎成了叛逆代名词。
喇叭裤刚开始流行的时,马上就被禁止,说喇叭裤是代表虚幻、没落、腐朽,但是已经有人认为这跟思想意识没关系。
当时《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篇文章论证,根据中国唐代壁画飞天,中国舞蹈人物不都穿着喇叭裤吗?文章论证说这个喇叭裤是源于中国的,不是西方的,是我们民族的。
关于衣服穿着的斗争,不仅是阶级斗争宣传的需要,更是当时时代发展的一种映射。
05 防空洞建设
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了冲突,引起了中央的警惕。当时成立了中国人民防空工作领导小组,周恩来为领导小组组长,号召加强防空工作。
后来毛主席批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防空洞修建在全国展开。70年代,全国70多个重要大中城市里,进行了轰轰烈烈“深挖洞”群众运动。工人、干部、学生,各行各业人民群众都被发动起来,拿起锄头、铁锹就开始挖。
大院、住房、办公楼、商店,都成了挖防空洞的地点。
有人回忆说:“企业机床要转到地下去。除了单位,家里和学校也要挖,街道上还有街道的公用工程。”
1969-1973年,所挖防空洞里面一般是1米宽、2米高、顶部呈拱形。洞内地方窄小,一般是一两个人在里头用铁锹挖,轮流上阵,日夜开工。挖到一定的长度后,由泥水工匠用水泥红砖将两边墙壁砌成拱形加固。
那时,小孩子们都喜欢到防空洞劳动干活,因为洞里纵横交错的洞口,像迷宫一样,尤其在夏天,里面还非常清凉,是避暑的好地方。
1974—1978年,“深挖洞”向永久性发展。新挖的工程要能防小型炸弹,洞深8米,覆盖层不少于4米。同时对原有工程进行加固,要求能够防水、防火、防辐射。
在经济困难的岁月里,“深挖洞”运动受到了重点支持,先是各挖各的,然后连通起来。全民“深挖洞”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全国挖洞的总长度超过了万里长城。
06 住房狭小
上海住房是比较最困难的,三代人住12平方米的房间,并非罕见。当时,上海人多住在市区弄堂狭小拥挤的“石库门”“新式弄堂”“公寓”等,还有大量的“棚户”,就是最简易的小房屋。
典型的传统弄堂“石库门”,大致是前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4~6平方米。然后进入“客堂间”,20~28 平方米不等,一般比较阴暗潮湿。再经过楼梯、小卫生间,到达厨房,6~8平方米。
07 电影
那时电影院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工厂、社团组织的露天放映。在农村,看一场露天电影,许多人翻山越岭,几十里路赶去。银幕正反面,附近的树上、甚至房顶都有人。
看过电影的人可以在没看过电影的人前面吹一天牛。
08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爆发。离唐山仅数百公里的北京,震感强烈。不久后,北京的大路边见缝插针地搭起了简易的棚户—“地震棚”。初冬,地震棚纷纷加固加厚,凛冽的西北风呼啸留在了许多人记忆中。
1977年以后,地震余波渐渐退去。在农村,许多地方也搭起“地震棚”。
09 恋爱
70年代的上海,没什么娱乐场所,恋人们去得最多的也就电影院了。通常的约会模式是:公园门口见了面,就一前一后地到电影院,电影票要后排靠边的座位,避人耳目、便于出入。有点像地下工作者接头。
青年男女约会,省钱方式是逛马路、去公园,但经常被戴红袖章的管理人员拿手电筒乱照一通,极端的还会被纠察当成“流氓”抓起来,告诉单位来领人。外滩防汛墙被称为情人墙,黑乎乎的外滩就是情侣们的天堂。
恋爱成熟了要结婚,需要单位分配房子。一般,单位先调查男女双方原来居住的房屋面积。如果比较宽敞,不予分配。
如果具备条件可以分配到一间8平方米的“亭子间”婚房,就可挤进一套新家具、箱笼、缝纫机等,当时算是很荣耀的,十分幸福了。
那时产权房是稀有的,基本都是租赁公房。精明的上海人率先相互换房。一到星期天,各处固定换房聚集地就热闹起来、摩肩接踵,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块硬纸板,写着自己住房的情况和换房要求。
“上只角”的小房子可以换取“下只角”较大的房子,较小的新式里弄可以换取较大旧里弄的房子,“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就是这个时候流传开来的。
“自助式”换房得到政府的默许。不 仅可以解决住房困难,政府也不用花一分钱,何乐不为。
10 上海国货之光
70年代,物资匮乏,作为我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方,上海货以品质、款式享誉全国,钻石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一个个经典品牌就是上海货“金字招牌”。
外地人只要到上海出差,总会买回一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那会“带东西”风气很盛,上海更是带货天堂。去过上海的人,不是手拎的、肩背的,便是肩挑的。回到家里还顾不上休息,你一包、他一包的要赶快去送。
11 结婚聘礼
70年代,聘礼俗称“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既是新婚后生活用品,也是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后来还加上了收音机。有的家里买不起缝纫机,甚至要先借一台缝纫机来结婚。“三转一响”形成了当时结婚必备品。
70年代末期,结婚组成家庭的物质条件变成:36条腿和“三转一响”。
所谓36条腿:4根条凳加一张桌子,共20条腿,然后一个大立柜4条腿,一个平柜4条腿,一个写字台4条腿,一个茶几4条腿。
12 高考重启
1977年,高校招生恢复全国统一考试,610万人报考、录取40万人。积压了十多年的人才开始喷涌。
而这些人毕业后,成了改革开放第一代开拓者。
杭州出生的张征宇考上了北京工业学院(后为北京理工大学),1987年自创公司,后来做出第一代PDA掌上电脑“商务通”。
北京176中学的青年老师段永基考上北京航空学院(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6年后创办四通公司,成为北京中关村的风云人物。
在四川,刘永行三兄弟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都上了分数线但是因为“出身成分”不好而没有被录取,兄弟三个一怒之下办起了一个小小的养殖场,20年后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
陈伟荣、黄宏生、李东生,这三个人,日后分别创办了康佳、创维和TCL三家彩电公司。极盛之时,这三家公司的彩电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
大量日后风云人物都在这几年步入大学,从此开始了一段知识改变命运波澜壮阔的历史。
13 社会开始变化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兴起和推行,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1978年,新闻联播开播,当时李娟、赵忠祥是主持人,由此开始了央视新闻的报道之路。那会电视机数量不够,收音机成为多数人的首选,刘兰芳的评书爆火。
70年代,滚铁环是每个男孩子都具备的本领。用一根粗铁丝扭成的铁钩钩住铁环,就可以推动铁环来回滚动。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钢铁技术和产量的提升。
“跳房子”游戏在那时兴起,孩子们在地上画出一个长方形,里面再分成8至10个小方格。学校、路边,总能看到他们跳跃的身影。
女孩热衷的游戏,莫过于跳皮筋,她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跳一级升一级,一波跳、一波人当柱子。玩得好的孩子总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成为“娃娃头”。橡皮筋的出现,也说明当时橡胶处理能力提升。
14 巷子买卖
街头的黑罐爆米花,成为孩子们追逐的记忆。看爆米花大爷熟练地生火、加柴、拉风箱、摇手柄,然后“嘣”的一声闷响,爆米花的香味就飘了出来。有时候从网里蹦出几颗,周围的孩子会立马上前争抢。
好多孩子会跟着爆米花的老人蹿巷,只为能捡几颗遗漏的爆米花。每颗焦黄带甜的爆米花,都是孩子们甜蜜回忆。
“鸡毛换糖”的口号在巷子喊起来,常常会引来大量的围观。一副担子、两个竹筐,放着各样的小玩意,用一年时间积攒下来的鸡毛、破布头、破衣旧鞋、废铜烂铁,进行交换。用那些家里不用的东西,换一小块让小孩开心一天的糖或小物件,大多家长都会同意。
那会一般不会用钱买糖,更何况大家也都缺钱。“鸡毛换糖”的老人和他的那些小玩意透着神秘气息,他们的叫卖声像魔法一样吸引着孩子们。
而这些货郎们,大概是中国制造最早的先行者。
15 知青返城
70年代末,大批知青返城,造成城镇就业压力剧增。待业青年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1979年,北京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供销组长尹盛喜,带领20名待业青年,靠借贷的1000元,在前门摆茶摊,卖“两分钱”大碗茶。
两分钱的大碗茶几乎成为改革开放和艰苦创业的代名词,尔后,更多的返城知青开始加入理发、饭馆、运输等服务行业,开始了自己新生活。
16 改革春风
1979年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束缚发展的坚冰开始融化。第一家广告公司、第一个电视广告、第一家外企、第一家民企、第一家个体户……中国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
香港商人霍英东与广州省政府接触,投资1350万美元,盖一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他由白天鹅宾馆再向银行贷款3631万美元,合作期为15年(以后又延长5年),这是建国以后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酒店首先面临的就是物质短缺问题,“一个大宾馆,需要近10万种装修材料和用品,而当时内地几乎要什么没什么,连澡盆软塞都不生产,只好用热水瓶塞来替代。更要命的是,进口任何一点东西,都要去十来个部门盖一大串的红章”。
如果按照当时的流程走完,没有几年是不够的。霍英东首先给社会各界,政府官员发了剪彩日期,然后倒逼各部门尽快放行,大家都怕耽误这个节点被上级批评,果然流程快了好多。
17 个体起步
刘桂仙是幼儿园的勤杂工,家里有五个孩子,因为实在生计维艰,便动起了开个小饭铺的念头,取名悦宾餐馆。一个新的身份名词开始在城市里流行,个体户。
这一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比1952年增长8.2%,猪肉22.3斤,同比增长88.6%。全国共卖出1.69亿双皮鞋,每十个人中有一个穿上了皮鞋。因为人口增长超过了房屋建筑,全国每人居住面积为3.9平方米,比1952年还减少了0.6平方米。
电视机终于被允许“敞开供应”,在此之前需要得到配额才能购买。到年底,全国人均购买日用商品的零售额为42.2亿元,其中,购买“四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比例由1952年的0.5%提高到24.5%,当年姑娘嫁人要求是备齐“四大件”。
为了让全国人民过好80年代第一个春节,商业部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又过了几天,开始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意味着国家已经在尝试着用价格杠杆来协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