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AKA“胖哥"。本職軟體工程、網頁設計,也涉及了書刊排版、多媒體製作、平面設計等等工作。業餘愛好是潛水和滑雪,擁有潛水和滑雪教練的執照,同時花了大量時間精進廚藝,用烹飪來放鬆自己。
願世上所有的故事
在回憶裏都平淡如水
錯過了
那天的風暴那天的月
别錯過
今晚的清光漫山的雪
要什麼
地久天長海枯石爛
時空折叠
千萬年封印穿越
愿世上所有的故事
在回憶里都平淡如水
曾一,AKA“胖哥"。本職軟體工程、網頁設計,也涉及了書刊排版、多媒體製作、平面設計等等工作。業餘愛好是潛水和滑雪,擁有潛水和滑雪教練的執照,同時花了大量時間精進廚藝,用烹飪來放鬆自己。
願世上所有的故事
在回憶裏都平淡如水
錯過了
那天的風暴那天的月
别錯過
今晚的清光漫山的雪
要什麼
地久天長海枯石爛
時空折叠
千萬年封印穿越
愿世上所有的故事
在回憶里都平淡如水
行在路上
行在路上
好像撕開
一張張實麗來膠片。
那些光影就在那里
正好看見
帶一臺好重的相機
掩飾本來不善寫能言
不在乎五彩的斑斕
就想看陰影的另一邊
走過幾條河上的橋
試着把所有的欄秆拍遍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漫長一瞬間
90年代中期,因为喜欢照相和机缘巧合,我入职宝丽来公司,负责中国西部地区的市场宣传和摄影培训。其间有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摄影人,从影楼摄影师、街头小贩、影赛组织人、到政府的证照拍摄者,深刻体会了摄影作为一种民主而大众的工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每个人都可以在摄影这里找到自己的追求和快乐。
宝丽来照片的不可复制性,天然具有特立独行的艺术气息。我开始学习拍摄一些非功利非实用的影像,比如拍一些我以前忽略甚至厌恶的拍摄对象,使用方形画框带药水的700胶片,画面高反差、模糊且偏色。因为跳出了舒适圈,才能拓展自己的观看思维的方式和视角。 再比如相较于以前在暗室里,大批量机械重复的、操作层面带来的简单快乐,用PC100胶片的中画幅后背,在精心布光的影楼里拍下一张独一无二的影像,似乎感觉就有了“艺术“的加持。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似乎可以是一种不断突破自我的追求。
看到您的作品感觉他在讲述某种故事?虽大都是空镜头,可是却让人感到深远,那么您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
大量的空镜头,说明我是一个社恐的i人,不善于直白坦率,而喜欢谜语般的表达。
我理想的照片,应该是用视觉的元素和技巧,表达情绪与氛围营造、主题暗示或隐喻、时间的暂停与延展、回归自然的呼吸感、情感的共鸣、或者是孤独疏离感。
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照片的拍摄,是私密的个人的直觉的东西。 “You shoot with your guts, not with your head“。先聚焦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聚焦影像。照片是内心世界的投射,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平淡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回头翻看时,能故地重游或是重拾当时的心情,让消失的生活瞬间变得具有永恒的意义。我自己是这些影像的观众,影像是和自己的对话。
拍照就是讲述我对世界的看法,呈现我和画面主题的关系,表达眼睛和直觉的互动。不说教,不讨好,不伪装成艺术。如果这些私密个人直觉的内涵被影像捕捉后,又传递给观者,让观者能有所悟,那是观者看到了自己,是观者的心态、伦理和逻辑的自我反馈。
从您的书中读到“摄影镜头的光学无意识”,您能深度阐述一下这个摄影概念吗?
班雅明的“光学无意识/optical unconscious“,是摄影理论的经典视角之一。他认为摄影除了基于光学技术的视觉纪录以外,还有一种潜意识般地、宛如梦境的,超出人类肉眼范畴的特质,是人类视觉之外的一种潜在感知。说人话就是,摄影能够揭示平时肉眼无法觉察的细节和真相。
例如,快速移动的对象、微小的动作或模糊的光影,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被肉眼所注意,只有通过摄影才能显现,而变得意义非凡。摄影的客观性,能够呈现出不同于人类视觉经验的世界。打破了人类主观意识感官对现实的限制,为感知与认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让观者发现隐藏在常规视觉世界时间和空间之外的情感与意义,为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清醒的双眼无法看到和立刻产生的联想和存在,相机之眼和拍摄者无意识之眼却能看到。影像的制造、流通与观看,并不是完全都在意识清楚控制下的状态,影像生产和消费的刻意雕琢的动机,往往会被淹没在巨量的零星的视觉灌输中,视而不见。而光学无意识却能提醒我们,重新发现错过的感动和没有看见的“看见“。
摄影的本质就是一种简单的捕捉和复制,而光学无意识和人的无意识,若能短暂的相逢,就能聚焦那些美丽而脆弱,真实的直觉的瞬间。这种永恒和短暂二元的分裂和碰撞,才使得摄影影像的张力得到加强。
您是怎样看待诗歌、文字及音乐与摄影艺术的关系的?
“语言的边界塑造思想的边界。”
我们通过广义的“语言”来思考、表达和沟通。语言能力的匮乏,会导致思维体系不完备和沟通的低效。诗歌、文字、音乐和摄影,共同构成了多维度的表达方式。每一种艺术表达的形式都有独特的媒介和语言规则,但它们之间互动和借鉴,可以创造出丰富而复杂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诗歌通过语言的节奏、意象和隐喻唤起情感,而摄影通过视觉构图、光影和色彩捕捉瞬间的情感。摄影定格视觉上的瞬间,而诗歌捕捉心理或情感的瞬间,都在试图将转瞬即逝变为永恒。诗歌的意象与摄影的构图相似。摄影师通过镜头选择场景,诗人通过文字选择意象,都是在寻找最具表现力和说服力的形式。
摄影和音乐都能创造特定的氛围,都是透过最直接的方式触摸人的心灵,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解释和翻译。音乐它需要时间的流逝才能被体验,而摄影是空间的艺术,通过瞬间的凝固创造永恒。
诗歌平仄韵律的文字结构,和作为视觉感知体系的摄影都是相通相似的,通过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来营造幻觉和意境。 照片观看的视线流动,画面元素组合方式和节奏形态,情绪的悲喜,沉潜飘逸,叙事的起伏转折。画面无声,却能让观者体会联想到声音温度气味质感。诗歌、文字、音乐和摄影,这些艺术形式都可以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同时与观者产生共鸣,建立一种跨越媒介的人际的连接。
您是怎样利用一个个主题把摄影作品串联起来的?这样的主题是怎样产生的?
摄影不同于绘画,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绘画作品是画家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抽象。而摄影作品本质上是对世界的一个切片和截面。老生常谈的说法是,绘画作加法,摄影作减法。画家可以在一幅作品里浓缩出对主题的多方位的观感,而摄影则是尽可能简洁直白定格一个瞬间。笼统地说绘画作品属于画廊,可以单幅作品欣赏,而摄影作品属于画册,得汇集多角度不同时间空间的观察切片。
好奇心驱使,我去接近大自然和探究社会。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主题,比如美食、街头涂鸦、废墟,我会花时间去学习、观察,建立和主题的关系,走走拍拍,记录些文字、声音和影像。接近和探究的过程没有脚本,没有结构,也没有刻意预设的画面,只有既定的主题,和我认知范围内的大致的方向。
如果我决定传播和分享自己的所想所得,单张的照片或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能完整地传达想法,用专题画册,或者是制作视频,才能够更很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尽量多层次深入介绍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才能让自己生产的影像,让有相同观感的人愿意驻足且若有所得,也是对自己的总结和交待。
拍摄有趣的主题,不是为了拍摄单张漂亮的照片,而是创造一种有关主题的氛围且一直维持那种感觉,不让观者出戏。在视频拍摄和制作中,更加适用这个服务整体主题的原则,或叫做画册思维。若有人夸奖某个镜头漂亮,某个运镜精彩,那么事实上就是把观者带出主题的整体观感。
相由心生,您是怎样通过影像来表达“言外之意”的?
通过影像表达言外之意是一种艺术的沟通技巧,是通过画面表层后的深意和观者的解读,传递隐含的情绪、思想或信息,让观者感受到超出画面本身的深层意图。
重点在于,生产和传播的影像,必须要有某种值得传递和共情的意义,然后才在技术层面上去利用影像元素,如光影、构图、色彩、符号等来有序地表达。叙事手法包括:
寓意化的构图:用层次感传递表象之下的信息;用留白形成想象的空间;用遮挡与朦胧去诱导窥探的欲望。
隐喻化色彩:用冷暖色调表达情感联想,用对比色调暗示矛盾冲突;用黑白单色强化对情绪与氛围的关注。
光影的运用: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象征冲突、分裂或隐藏的情感。用柔光暗示温柔或回忆,用阴影象征秘密、危险或未知。用逆光剪影,让主体的身份或细节模糊,增强神秘感。
细节的隐喻:细节的象征,微观与宏观对比,断裂的连续性,散落的场景或未完成的动作。
动静结合:在静态影像中引入动态模糊,捕捉动态冻结的瞬间。
故事的不完整性:通过选择性地省略信息制造悬念,用多个画面拼接或对比,通过隐含的逻辑联系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
观众的解读:影像本身是未完成的艺术品,真正的意义需要观众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来完成。这也是“言外之意”最核心的体现:让观众成为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
摄影确实是种精神事件,它通过视觉语言将内在的情感、思想与外在的世界连接起来。它是观察也是表达和对话的窗口。
摄影捕捉瞬间,能够将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瞬间变得具有永恒的意义。这些微小的片段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透过镜头,发现那些日常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和诗意的火花。同时摄影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心境会决定按下快门的瞬间,情感被影像捕捉后,又会通过作品传递给观者。
摄影帮助我们放慢节奏,学会观察和感知。这种审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摄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讲述故事,表达理解和感悟,反映对世界的好奇,记录生活轨迹,也是诉说内心的窗口。不仅在和观者对话,也在与自己对话。
生活是流动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在某一刻的凝结,这些影像中蕴含的不仅是视觉信息,还有那一刻的心情、温度,甚至气味,它们都成为生活的一种延续。
摄影是无需语言却能直达内心的表达方式。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世界的一次回应。对生活的提问,对内心的回答。摄影是展示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也是邀请他人进入自己视域的方式。
摄影镜头背后,是心灵的另一个维度。
除了意象摄影之外您还喜欢哪些类别的摄影创作?
对我来说,摄影就是简单地从取景框里去审视观看这个世界,并在合适的时候按下快门,并没有太在意摄影的分类。纪实或艺术,自然或人文,我没有需求去做这样的划分。
我的确会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去调整器材的使用和拍摄的技巧。比如拍摄商业产品的广告,就和我自己平常随心所欲的照片有所不同,更多的是以从产品和产品使用者的角度去拍摄,用所有的视觉语言去描述产品本身,而不是用纯个人的角度去观看,尽量避免把我自己放在产品和观众中间。
虽然我一直喜欢把摄影作为一种重在体验按快门过程的享受,但是在一些以结果为导向的应用场景,比如平面设计或一些特定内容要求,我也不排除使用数码合成或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制作需要的视觉元素。
享受把玩相机按动快门的乐趣,同时拥抱最新的AI科技,并且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放在视频的拍摄和剪辑。虽然技术滥用把视觉欣赏变得非常的沉闷和陈词滥调,但数码方式毕竟拓展了在创意和沟通方面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不管用什么的设备技术,每个人还是同样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语言文字去跟其他人交流。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感受和需求,想通过自己的影像去表达什么。
在您的书中不难看到您是一个酷爱旅行的人,您觉得旅行对您来说是旅行在先还是摄影在先?
摄影这件事,几乎没有出现在我旅行的第一优先等级里,更多的是在走走停停中,专注于感受当地的文化、风景和氛围的时候,恰巧手边有台相机。
人在途中,异乡人不知所措的茫然,空气中的芬芳,舌尖食物的滋味,不明就里的吟唱乐声,能用影像记录的十不存一。享受当下,摄影带一部分旅途的记忆回家,而不是影响旅行体验。
别让摄影的任务感占据太多空间,在我的旅行中没有“出片”这个说法,跨越万水千山,去拍张千人一面的照片,是我能理解,但选择不去做的一件事情。
旅行之前,我也许会花点时间去了解多一点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我会尽量远离所谓的攻略和避坑指南,生活里处处是坑,何必非要去躲开,说不定避不开的坑是生命中独特的经验,而别人的指南却把你带入了一个更不情不愿的雷区。
有没有您比较喜欢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对您产生过什么影响?
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喜欢的摄影师。
喜欢荒木经惟的随性感性与直觉,私人化的叙事,还有细江英公的隐喻和象征,人与环境的互动张力。也喜欢川内伦子的安静含蓄,日常与诗意,完整的故事结构。喜欢罗伯特艾斯威特张力内聚的光影对比,质感和构图,社会批判的表现力,也喜欢罗杰迪金斯的影像氛围感,简洁但深刻的构图层次,还有他对视觉逻辑的精准把握。
有时也我会情不自禁,幻想着在不同的摄影师的取景框里去窥视这世界,和他们相见的一时狂喜,可以用一生去品评和回味。但所有名字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大师”,都有不可复制的文化生态和植根的土壤,我要做的,是想法规避他们走过的路,不去做谄媚的简单的拟态,以免落入口诀和口号的窠臼,人云亦云。
尼采说,我刚读了叔本华,现在我得摆脱他。别让别人的方法妨碍你获取你自己的视域。虽然摄影的本质就是机械可复制,我还是想寻找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寻找自己的视角,寻找自己想做的理由,而不是总模仿别人。
您未来有什么具体的拍摄计划或希望实现的特定目标吗?
一如既往,继续享受影像拍摄的过程。
整理复盘过去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出版新的专题画册。
引入更多AI图像、视频、音乐等到自己的融媒体内容创作流程中,学习和推广全新的创作工具和技术。
用所有可得的工具去捕捉影像,创作更多视频内容。用运动相机,无人机拍摄视频,用剪辑来充实自己的动态影像叙事能力。
星夜獨行
天際的明月 暎在冰川湖面
既不如鈎也不圓
山澗的陣風 吹過落葉松
也難清醒也難眠
星夜獨行
逡巡在山間夢蓮湖路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是今晚的落磯山。
这是大西洋摄影家协会公众号推出的第五十二辑摄影师专访,希望这样有个性、有内涵、有视觉故事的摄影瞬间可以延续....
本期图文版权归作者及大西洋摄影家协会所有
欢迎转发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摄影师专辑编辑组:
素,Andy Li,MZ,尧
Larry Deng,Aidong,其实不远
责任编辑:素
申请入会请联系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或管理团队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注册会员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风光艺术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人文抽象创意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野生动物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黑白艺术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航拍群
www.atlantic-arts.org
APA0370-G01-153-24-12
往期精彩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