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间印迹》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孙毅的影像世界

文摘   2024-08-16 19:03   加拿大  


孙毅,早期以拍摄纪念照、汽车工厂流水线、工厂活动照片为主;中期进入摄影创作阶段,拍摄范围比较广,包括国内外的风光、人文、人像、野生动物,1999年《西洋第一村》等四幅作品被录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摄影家》光盘多幅作品在中韩摄影交流展、华北五省市摄影展、香港全国艺术摄影展、天津市历届展中获奖;后期开始专注马摄影题材创作,创办了视觉中国-500px摄影社区“中国马文化摄影联盟”,与中国马业协会合作创办了“中国马业协会摄影家分会”。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中国马业协会摄影家分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马文化摄影联盟创始人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考委委员

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专委会委员

加拿大国际摄影艺术学会理事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特邀会员

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









请您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包括除了摄影之外的其他爱好。

是孙毅,微信昵称:镜间印迹。微信公众号为《孙毅的镜间印迹》,意为在镜片闪烁之间留下的烙印和所见所闻。

除摄影之外比较喜欢写作。因职业关系,从国企办公室秘书到主任从事文字工作三十年,下海创办营销策划公司,做营销策划十二年,前后四十二年与文字打交道。其间还担任一些报刊杂志的通讯员、兼职记者。我的公众号《孙毅的镜间印迹》所有图片、文字全部是我拍我写。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是什么机缘让您爱上了摄影?哪些最重要的经历对您的摄影艺术产生了影响?

第一次拿起相机是在1971年,当时我仅11岁,迄今已53年。那时我经常去表哥家,表哥喜欢摄影,我跟着一起玩。当时我的姨夫看出我非常喜欢摄影,便把他的一台老相机借给了我,这一借就是几年,成为我第一次拿起的第一台相机。




这台135皮腔相机,完全手动,距离目测,取景器就是立着的一圆一长方的两个框,透过圆看到长方框里的构图。借到这台相机已是欣喜若狂。不仅经常拍,还用鞋盒、台灯自制曝光箱,在夜晚密闭的房间开始印相,用显影液、定影液洗相片。后来拥有了自己的东方牌双镜头120相机、日本雅西卡、尼康等一系列相机……





对于我的摄影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天津分院进行了两年的专业学习,自学了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二是常年订阅《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杂志,读图读文,获益匪浅;三是观看高水准摄影展,开阔视野,让优秀作品的创作理念、风格潜移默化融入心中,多看名师佳作是提升自身摄影水平的有效方法;四是改革开放初期八十年代国内摄影名家、港台摄影名家的作品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近十年又先后结识了国内外二十余位摄影大家,零距离接触,不时在一起创作、交流,给予了我很大的教益和帮助,促进了我的摄影艺术不断进步。














素闻您专注拍马的题材,是什么原因让您对这个摄影题材产生了浓厚兴趣?

2016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锡林浩特凤凰马场参加“冬季蒙古马摄影那达慕”活动。在零下 30℃冰天雪地的严寒中,蒙古马傲霜立雪的勇猛雄姿,马背民族蒙古汉子骁勇彪悍、驾驭蒙古马驰骋雪原。我被这一幅幅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爱蒙古马耐严寒、战酷暑、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精神,我爱蒙古族牧民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豪气,从此蒙古马精神始终让我热血沸腾。

当年夏天我又来到凤凰马场,偶遇了有“中国拍马第一人”之称的著名摄影家李刚老师。李刚老师看了看我拍的马很有气势,肯定之余对我说,拍马不仅要表现他的外在美,还要表现马的内在情感。拍马肖像,要把马当作淑女来拍。当我看到李刚老师的肖像作品,看到他拍摄的构成、相与抽象、马的生命轮回等作品,我突然感到打开了一扇窗,脑洞大开,心情豁然开朗。原来马还可以这样拍,拍的如此艺术。我感受到了马题材摄影的无限空间。能不能创作出好作品,就看你有没有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更高的艺术修养与修炼。 

应该说是李刚老师把我领上了拍马之路。八年来,不论严寒酷暑,每年数次去拍摄蒙古马、伊犁天马、汗血马、山丹马。拍马已成为我的主要创作题材,并且把马摄影确立为自己摄影生涯的终极题材。














您在拍摄中使用的摄影设备有哪些?

马摄影在器材的要求上,重点是选择对焦快、高感好、连拍速度快的机身,镜头以变焦镜头为主,构图方便,焦段以80-400mm为主,24-70mm为辅。对强调个性化、独特性的摄影人可以根据创作意图选用适合的镜头。














拍到马容易,但拍摄出意境或拍出气势却不容易。您能分享一下你在拍马中的技术技巧吗?

拍出意境的、气势的、抽象的、构成的等等不同表现不同风格的作品,其拍摄技法是不同的,但他们的共通点:都是要根据想要表达的效果,抓住马的最佳姿态,兼顾光影、构图及骑手的姿态与表情,三缺一都不会是一幅理想的作品。要想实现这一点,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仔细观察,根据需求设置好功能、参数,始终端着相机处于拍摄状态,(因为马的一个眼神、一个姿态、一个转身都很快,稍纵即逝)眼睛要目不转睛盯住取景器,预判,当精彩来到时果断按下快门,高速连拍,一气呵成。














您觉得一张好的马片应该具备哪些元素?

主题突出,画面简洁,马和人物姿态要美,色调、光影柔和,构图舒适。除纯记录外,尽量拍出艺术性。














您在拍马中大场景和局部单匹马的选择上有什么您自己的设定?基本构图方式怎么选择?

拍中大场景的马主要表现的是万马奔腾。应该着重表现万马奔腾的气势,考虑全、中、特都要拍。全,表现马群的弘大和周围的环境;中、特,重点表现马群的气势。现在摄影人拍摄万马奔腾拍全的多,拍中景、局部的少,因而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拍单匹马一般会表现他的自然状态,因此姿态很重要。美不美是我们创作的基本出发点。既可以拍整匹马,一般要带有环境衬托,也可以拍局部的马,表现神态、构成、局部的美,也可以拍抽象,是马非马。

在构图上基本采用黄金分割法。














您怎样看待后期制作和二次构图?

我在马摄影创作中,都是采用“直接摄影法”。以前期创作为主,后期只是参数调整、适当的剪裁和去污处理。 

如何拍好前期,著名的世界双遗产影像学专家周梅生老师说:“思想平庸时,相机也无奈”,心里有眼里才有,眼里有手上才有。著名风光摄影家云漫老师说,摄影创作要拍出独特性,就要拍“人所不能见”和“人所不见”。用李刚老师的话讲就是要拍出陌生化。所以,前期拍摄有没有想法很重要。

我认为后期制作和二次构图都属于二次创作,但我主张的是在前期拍摄基础上的润色,而不是改天换地。摄影的初衷是“拍”而不是“做”。














对您来说是什么更重要、影像后的情感、故事性还是技术上的提升?作为观察者,您与主题的关系通常是什么?

对我来说创作的想法和表达的方式最重要,也就是我说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内外兼修是针对摄影师而言,创作思想与拍摄技能要同步提升。拍出好照片技术当然重要,但思想是基础,既使技术生疏,有思想的作品也比技术好没内涵的要好,技术可以熟能生巧,思想需要积累沉淀。
在创作想法上是双向的。一是有预先的计划,打算拍摄什么样的片子,想表现什么?脑子里想着,眼睛里看着(观察),手里准备着。二是来自于现场,在拍摄现场观察着、思考着,临时动意创作,但是拍完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拍这张,有没有意义?如果回答不了我就立即删了。
形神兼备是针对作品而言,不仅要表现马的外在美,还要表现马的内在情感,作品要有丰富的内涵。片子的故事性非常重要,这是观者在读图时会不会产生共鸣、能不能联想、发散思维的关键,没有耐人寻味的片子是平庸的。














怎么控制拍马的位置和光线?这些重要吗?你对慢速拍摄马题材怎么看?

马在环境中的位置和光线很重要,但在什么位置和光线下拍摄,和创作意图有关。在同一环境下,不同的摄影师、不同的创作意图,会选择不同的位置和光线。

慢速是拍马的技法之一。无论是马虚化(主体虚背景实)还是背景虚化(主体实背景虚),都是表现马的动感,而这种动感不像高速拍摄形成的凝固的、清晰的动感,清晰的动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虚化的动感是眼睛看不见的,是超视觉的,也是陌生化的一种表现手法。














对拍马摄影题材爱好者的建议是什么?有什么拍摄提示?能告诉我们您的拍摄经验吗?

拍马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把马的情感、马的寓意拍出来,表达马与马、马与自然、马与人类的关系,以马寓人,以马寓事,以马寓意;二是在表现形式上、技法上如何有创意性突破,如何将印象派、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

现在摄影很浮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拼设备;二是后期热;三是缺乏对作品的认知。

我认为,设备不是主要的。过去很多摄影大师的设备远远不及现在的,关键在大脑,有想法,所以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现在设备武装到了牙齿,却很难诞生伟大的划时代的值得历史去追忆的作品。

后期热,主要表现在泛滥的后期班、后期书及软件销售,甚至有的说前期拍的不到位可以后期补,误导很多摄影人忽略了前期的硬功夫。摄影师重点要做好拍摄前的功课,苦练按动快门那一瞬间对环境、对构图、对镜头、对光圈、对速度、对拍摄技法的思考,相机要操作娴熟,把功夫下在前期拍摄上。只有这样才使摄影回归到本位:在拍摄记录的现场,实现艺术升华!后期是锦上添花,而一味去做后期,忽视了前期,就违背了摄影艺术的初衷。

现在是全民摄影的时代。有的影友拍了照片就当作品发,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以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作品。

我从来不主张追随某一流派,但对于我们每个摄影作品创作者来说,都是要学习借鉴的。学习的初期可以去模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要不断的思考,最终还要创作属于自己风格、特点的作品。这都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与拍摄者的悟性、拍摄时间的长短、是否善于总结思考都有很大关系。

我拍马也是这样走过来的:由拍摄表演到拍摄自然,由具象到抽象,由完整到局部、特写、构成,由形式美到内涵丰富,由表象到隐喻,由纪实到艺术……不仅要表现马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还要表现马的善良、温顺与忠诚,表现马的情感,表现马在大自然中本真的生活状态。

马摄影已经成为摄影界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这在国内和地方性的摄影大展中都有所表现。而在这一题材中,按内容、按形式、按马种、按风格、按技法、按诉求,又可以划分为很多小专题,所以马摄影题材很多,创作空间很大,大有文章可做。鼓励大家采用直接摄影法创作,同时对喜欢后期的朋友,也建议在后期创意中要遵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作思想,让作品既新颖又合情理。

















有没有您比较喜欢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对您产生过什么影响?

我喜欢的摄影师很多,不胜枚举,他们的作品和理念都对我产生很大影响,很受益。特别是通过学习李刚老师的作品,我把马摄影这个大题材归纳总结为:动态、自然、轮回、肖像、画意、抽象、构成、特写、隐喻、禅意等10个小题材;梅生老师的至理名言“思想平庸时,相机也无奈”成为我摄影创作的座右铭;云漫老师的“拍人所不能见、人所不见”,指导我的摄影更加具有个性化、独特性。














您未来有什么具体的拍摄方向或希望实现的特定目标吗?

马摄影是我摄影生涯的终极题材。未来还是以马为主,再扩展到更广阔的草原文化。同时随着旅途的脚步去记录一些所见所闻。

尽力拍好遇到的一切就是我的目标。


 






这是大西洋摄影家协会公众号推出的第四十八辑摄影师专访,希望这样有个性、有内涵、有视觉故事的摄影瞬间可以延续....


 


本期图文版权归作者及大西洋摄影家协会所有

欢迎转发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摄影师专辑编辑组


素,Andy Li,MZ,

Larry Deng,Aidong,其实不远


责任编辑:素


申请入会请联系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或管理团队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注册会员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风光艺术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人文抽象创意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野生动物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黑白艺术群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航拍群


www.atlantic-arts.org



APA0336-G01-146-17-08


往期精彩回放

大西洋摄影部落
大西洋摄影家协会是一个以多伦多为基地,会员分布于加拿大,中国和美国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型摄影组织。在培养大批摄影爱好者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我们意在建立一个较高质量的摄影爱好者群体,让热爱摄影的朋友一起交流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