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教育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我很喜欢这句话,也觉得它说得太对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做父母的,好像总在纠结什么才是“最好”的礼物。有时候你想尽办法给孩子报班、请家教,拼尽全力让他们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可结果呢?可能孩子越来越焦虑,家长也越来越累。到底什么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这个问题好像我们都没想明白。
前几天读到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提到“人生四大幸事,拥有一件就很美好”,忽然让我联想到教育。教育,不也有“四大幸事”吗?如果你能给孩子其中一件,可能真的就够了。
枕边有书:孩子眼里的世界,能不能宽一点?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的生活节奏其实比大人还紧张?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考试,周末还要上补习班,整个人就像拧紧的发条,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一个孩子的时间被挤得这么满,他的世界可能也会变得很窄。日复一日,他的眼里可能只剩下成绩、分数,还有大人们的期望。
可是,书能打开孩子的世界,给他们一些喘气的机会。我看到过一个比喻很喜欢:读书,就像给孩子戴了一副“看得更远的眼镜”。通过书,他们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去到那些他们暂时到不了的地方。比如,他们可以跟《海底两万里》里的潜艇一起潜入深海,也可以随着《西游记》的师徒四人踏上一场惊险又神奇的旅程。书里的那些故事,会一点一点地改变他们的眼界。
说得再现实一点,书也会成为他们的底气。我小时候家境一般,但我妈总会省钱给我买书,什么《十万个为什么》《三毛流浪记》,几乎我能找到的都看。后来才发现,虽然我们那时候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可书让我觉得生活原来还有很多可能。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我妈真是给我投了个“稳赚不赔”的项目。
所以啊,不管你多忙,给孩子的书架上多放几本好书。真的,这个投资不会亏。
身上无病:孩子健康,才有后来的一切
有句话说得好:“健康是1,其他是0。”但说实话,现在很多家长都在追求“0”,却忘了最前面的“1”。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孩子小学还没毕业,身体状况就已经不太好了。长期久坐、不运动,视力差,体质弱,甚至还有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厌学。真是让人替他们捏一把汗。
问题是,这事儿你不提醒,很多家长真意识不到。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跟我聊,说她儿子每天都要上好几个课外班,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才回家。“累是累,但没办法,孩子不学会落后。”听得我直摇头。这么拼,成绩能提高多少不知道,但身体肯定要垮了。
其实,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变成“机器”,而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人。身体健康,才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挑战未来的底气。如果孩子因为学习把身体拖垮了,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家长们,别再光盯着分数了。陪孩子一起去跑跑步、爬爬山,让他们身体舒展起来,生活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健康比成绩重要多了。
交得真朋友:朋友,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盏灯
记得小时候我爸经常说,“只要你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这话我现在真的不敢苟同。孩子在学校,不是只有学习,朋友也很重要。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如果成绩很好,却没有朋友,他会开心吗?会有安全感吗?
我见过一些孩子,性格很内向,跟同学几乎不说话。家长呢,觉得无所谓,觉得“交朋友浪费时间,专心读书就好。”可现实是,这样的孩子往往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变得孤立无援,甚至更容易感到抑郁。真朋友,是成长路上的一盏灯,能照亮孩子走过的黑暗时刻。
而朋友这种东西,说白了靠缘分,但也需要父母帮孩子搭建“桥梁”。你不能替孩子交朋友,但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对待别人,比如要坦诚、要尊重、要真心。孩子能遇到几个真正的朋友,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心中有热爱:热爱,让孩子活得有劲头
我特别喜欢作家毕淑敏的一句话:“一个人最幸福的能力,就是心中有热爱。”这话太绝了!想想看,人生有了热爱,什么事都能变得有意思。可是,现在的孩子,心里还有热爱吗?
有些家长总想帮孩子规划好一切,告诉孩子“这个要学”“那个没用”。但问题是,孩子真正喜欢什么,可能大人并不知道。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女儿特别喜欢画画,但家长觉得“画画有什么用?又不能挣钱”,后来逼着她去学钢琴。学了几年,孩子越学越烦,最后连画画也不碰了。其实这种例子太多了,父母的一厢情愿,常常扼杀了孩子内心的热爱。
别再做这样的家长了。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就让他画;喜欢踢球,就让他踢。不要用“有没有用”去衡量孩子的热爱,因为热爱这东西,根本不是“有用没用”可以解释的。有了热爱,孩子会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一场修行,父母也在成长
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总是说要为孩子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为孩子做的那些决定,可能更多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真要说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觉得就是能让孩子拥有“枕边的书、健康的身体、真挚的朋友、心中的热爱”。这四件事,光有一件,就已经很幸福了。
说到底,教育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修行。而在这场修行里,孩子成长,父母也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