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还是替家长“代为操心”?

文摘   2024-11-21 19:23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不是家长的‘代办’。”

这句话,不知道你是否曾听过,听到这句时,是否心头一震,仿佛击中了某个不为人知的痛点?  

近年来,我们似乎越来越少听到“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却时常听到教师被指责“不够关心孩子”,或是“工作不够多元化”。这让我不禁要问,教师的职责,到底是为孩子们传授知识,还是肩负起替家长操心、照顾孩子情感、解决家庭矛盾的“额外责任”?

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过去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那些日子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简单而纯粹的:讲课、作业、课堂管理,就是老师的责任。然而,随着社会变迁、教育环境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剧变。


今天的教师,不仅要担任课本知识的传递者,还要充当“心理辅导员”、 “家校沟通员”、甚至是“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背后悄悄发生的变化是——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指导学生,很多时候还要替家长处理孩子的情感波动、行为问题,甚至帮忙疏解家庭问题。


比如,前不久有一位教师在朋友圈里吐槽:自己班级里有一个孩子,情绪波动特别大,家长完全不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甚至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老师身上。教师开始反思:“我是否真的应该成为家长的‘替身’,承受孩子情绪的压力?”


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教育的个案,它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是“代为操心”。家长焦虑,老师焦虑,孩子也在焦虑中长大。

教育的初心与现实的落差

大家还记得“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吗?这曾是教师职业的最大使命,也是教育的初心。然而,今天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多的行政干预、评价体系、家长的过度期待,让“育人”这个本应是教师核心责任的部分,逐渐被拉远。教师在教学中的时间和精力,被各种无关紧要的“职责”消耗着。


曾听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育的核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不在于成绩,而在于成长。”然而,这一观点和现实差距如此之大——如今,教师是否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否能成为“万能的育人导师”,成为了评价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转变,往往是家长和社会的需求所致。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教育抱有极高的期待,时刻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业和心理发展上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更倾向于将责任推向学校、推向老师,认为老师有义务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于是,老师的角色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责任也越来越重。

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家长的

“责任”?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教师到底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哪些责任又该由家长来承担?


教师是否有义务参与孩子的心理疏导?是否该替家长“代为操心”?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把孩子的成长寄托在学校身上,期待老师在教书的同时,能解决孩子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教师毕竟是“外人”,是孩子的引导者,而非“万能者”?老师如果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关心”孩子的情感,是否会失去应有的教育本职?每一个孩子都有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作为父母,是否应该更多地承担起责任,而不是将问题推给学校、推给教师?


说到底,教育是一场共同的责任。学校和家庭,社会和个体,每一个角色都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不能被“代为操心”的期望所困扰,而家长也要更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而非单纯地依赖学校。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我们能否找回纯粹?

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是我们心头的宝贝,我们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全方位的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成绩上的好坏。然而,当过多的责任被推向老师时,家长是否忘记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而我们每一位家长也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父母与老师的关系,不应只是“推诿责任”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彼此合作的桥梁。教师在课堂上教书,家长在家庭中教人,孩子的成长才会更有方向,才会更健康。

写在最后

教育,永远是一条共同的道路。


这条道路上,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社会与孩子,每一个角色都肩负着独特且重要的责任。教师不应被迫承担过多“课外”责任,家长也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寄托在学校,教育的力量是共同作用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成长环境。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不是家长的代办。” 让我们每个人都记住这句金句,在教学与育人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守住教育的初心,真正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光育芽
陪孩子健康成长,保持初心一路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