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的觉悟
两千多年前,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在山洞中盘膝趺坐,终无所得,于是他改变主意,决定去体验禁欲苦行,以求解脱。太子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至七日食一麻一麦以至于不饮不食起来,终于,他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这时他方才认识到:是一味苦行,无法上求大道,应当长养身体,再参至道。
此时尼连河边有牧羊女子,取杂米和乳汁,蒸成乳糜,供养眼前的沙门。悉达多接受了供养,发愿道:“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遂即服食。此后他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颗繁茂的菩提树下静坐发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终于在腊月初八日这一夜,他睹明星而悟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释迦牟尼佛他确实看到了每一个生命当中最宝贵的东西,什么东西最宝贵呢?就佛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所讲的,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包括人,包括动物,包括蚂蚁、虫子……都有佛的智慧德相!那为什么我们不是佛呢?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着,无师智、自然智自得现前。佛讲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所有的众生只要成佛了都是平等的,因为真理是平等的。
不平等的地方在哪里呢?不平等的地方是我们的看法有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听上去好像每个人说的话都有道理,但是每个人都像盲人摸象一样。所以佛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我们有这种妄想——盲人摸象片面的这样一个角度,然后我们又执着,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整体的生命,这就错掉了!如果把你的这种妄想分别和执着打破,你就不会局限在自己的角度——我们其实可以有佛菩萨的心态来生活的。
只有佛他看到每个生命的本质都跟佛一样宽广,一样有智慧,一样有慈悲,一样有能力,但是我们能力不够,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压抑住了。我们应该把这种压抑,禁锢自己、压抑自己、遮蔽自己的善良、慈悲、智慧的这些东西、这些烦恼执着要把它扔掉,这个扔掉以后,你内心跟佛一样的智慧就会呈现出来。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陀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为了纪念佛陀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腊八节也随之成为汉传佛教的一个重要纪念日。
汉地的佛教寺院这天大多都会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善男信女。
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而诞生了“腊八节”。这一历史,仅书面记载就有一千多年。
腊八粥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佛陀成道开悟,也是为世间人提供培植福报之机。每年一进冬月、时近腊月,一些善信人家便开始筹备粥料,供养寺院,以备舍粥之需。寺院于腊月初八,将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供佛,并分送十方善信,为世间人成就广种善根福田的殊胜因缘。
在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一心观礼 娑婆教主
九界导师 如来世尊
于五浊世 八相成道
兴大悲 悯有情
演慈辩 授法眼
杜恶趣 开善门
宣说易行难信之法
当来一切含灵
皆依此法 而得度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加此微信为好友,获取最新活动动态
加此微信为好友,获取最新活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