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将悄然而至,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段即将到来。随着气温逐渐降至冰点以下,人们对温暖的向往愈发深切。在这个极寒的季节,防寒保暖的措施固然关键,但通过饮食补充足够能量同样至关重要。
老话说:“大寒吃3白,开春病不来。”因此,在大寒这个特别的节气里,无论生活多忙,都应为家人准备这“三白”食物,它们不仅能够为我们驱散严寒,还能增强身体免疫力,让我们能够安然迎接春天的到来。
第一白:冬瓜
冬瓜是大寒时节的滋养佳品,它富含大量的水分和多种微量元素,食用之后不仅能够清热利尿,促进体内循环,还能有效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增强身体适应能力,为抵抗严寒、维护机体平衡提供有力支持。
推荐做法:【冬瓜薏米排骨汤】
1. 排骨洗净斩块,焯水后冲净;薏米浸泡2小时沥干;冬瓜去皮去籽切块;姜切片。
2. 锅中加水,下入排骨、姜片和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至酥烂。
3. 将泡好的薏米加入锅中,小火炖30分钟。
4. 加入冬瓜块,小火炖35-40分钟,加盐调味后煮几分钟,即可关火。
第二白:银耳
银耳内含丰富的胶质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能有效缓解大寒时节身体的干燥与不适。将其炖煮,并搭配雪梨、红枣等食材,可加倍滋润效果,帮助养颜补气,为严寒冬季增添一份温暖呵护。
推荐做法:【银耳南瓜饼】
1. 银耳泡发2小时后洗净,小火慢炖2小时,捞出沥干搅打细腻。
2. 南瓜洗净擦丝,与银耳泥、中筋面粉混合,搅拌均匀至粘稠不易滑落状。
3. 平底锅刷油,倒入准备好的泥糊,摊成圆饼,盖上盖子小火煎8分钟。
4. 开盖继续煎2分钟,至底凝固后翻面,再煎5分钟,煎熟后出锅放凉,切成扇形即可。
第三白:山药
山药是冬季滋补的上选,口感细腻且营养丰富,含有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增强脾胃、提升免疫力。其烹饪方法多样且简便易行,能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
推荐做法:【五彩山药】
1. 山药、胡萝卜洗净切丁,豌豆化冻,洋葱、蒜切末,青椒切小丁。
2. 山药、胡萝卜、豌豆及玉米一同放入开水中焯烫2分钟,捞出后立即过冷水。
3. 起锅烧油,放入少量洋葱和蒜末,中小火翻炒出香味。
4. 加入焯好水的主料,快速翻炒几下,再加入青椒丁炒2分钟,即可出锅享用。
老话说“大寒见一鲜,一年病不沾”,这里的“一鲜”指的就是鲜虾。虾性温味甘,适量食用能温补肾阳,增强体质,在大寒前后食用尤为相宜。
今天,我也分享二种虾的美味做法,愿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为您的餐桌增添一抹温暖与鲜美。
蒜蓉粉丝虾
1. 粉丝用热水泡软,控干水分,铺在盘底;蒜、香葱切末备用。
2. 鲜虾剪去须、脚,沿背部剪开,去虾线后拍平,洗净放在粉丝上。
3. 锅中热油,下入蒜末炒香,加入白糖、盐、生抽,翻炒均匀后关火。
4. 将蒜蓉酱均匀淋在虾身上,开水上锅,大火蒸6-8分钟。
5. 取出后,淋上蒸鱼豉油,撒上香葱,淋上一小勺热油即可。
香辣干锅虾
1. 鲜虾去虾线,洗净,芹菜洗净切成段状备用。
2. 热锅凉油,油温七成热时下入虾,翻炒至变色捞出。
3. 锅留底油,小火煸炒葱姜蒜、干辣椒、花椒及火锅底料至香,下入炒好的虾。
4. 放入芹菜段,加盐、糖、料酒、生抽调味,翻炒均匀,撒入花生米即可。
在北方,传统习俗中,有“食糯”一说,这一宝便是糯米。糯米性温、味甘,营养丰富,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吃了能让身体暖和,抵御冬日严寒,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糯米可以做成多种美味佳肴。
年糕,那一块块方方正正、油润软糯的糕点,寓意年年登高。其做法讲究,也满含心意。将糯米粉、水、白糖按比例混合揉成面团,分成小块搓圆后按压成饼状,放入蒸锅中蒸熟,软糯香甜,还可根据喜好撒上红枣、葡萄干等点缀。
其次是香甜的糯米藕,把糯米塞入莲藕孔中,用牙签固定好,放入锅中加水、冰糖、红糖炖煮至藕熟透,切片食用,藕香与米香交织,滋味独特。
还有温暖的糯米粥,将糯米与红枣、桂圆、莲子等食材一起煮粥,小火慢熬至浓稠,早上喝上一碗,全身暖洋洋,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大寒时节,这几种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烹饪简单,是抵御严寒、保持身体活力的绝佳选择。它们能助我们驱散寒冷,提升体能,使我们从容面对隆冬,享受温暖愉悦的冬季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