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民心】绿色殡葬 | 我国殡葬模式的演化

文摘   2024-11-09 19:40   广东  



殡葬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我国的殡葬模式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多次演变,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技术的发展,也折射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土葬】

土葬作为传统丧葬方式,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土地的归属感。许多人认为,只有将亲人埋入故土,才能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葬的弊端逐渐显现。根据统计,土葬每年占用大量耕地,影响粮食生产,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


【火葬的历史与发展】

火葬的兴起则是现代社会对资源节约与环保的回应。火葬不仅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898年,上海第一家火葬场建立,位于静安寺公墓,主要用来火化西方国家侨民的遗体,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火葬场。


40年代末期,由于长时间存放在棺材里的遗体开始腐败、发臭,秽气四溢,严重影响市容,而且有传染疾病的风险,上海市卫生局多次下达命令要求堆积的灵柩及时运走出城,而对于那些没有运走的灵柩,则要求集中火化。


1956年4月27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共151名高官以个人名义倡导火化,旨在号召全国人民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首次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减少、交通便利的地区推行火葬,这是我国殡葬改革迈出的一大步。


1997年7月21日,国家正式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进一步将火葬在全国进行推行。


通过推广火葬,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土地占用和土地污染问题。同时,火葬也更符合现代文明的丧葬理念,提高了殡葬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新型丧葬方式(海葬、树葬)】

近期,我国多地兴起了两种新型丧葬方式:海葬和树葬,这些方式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补贴支持。海葬是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而树葬则是将骨灰深埋在树下或撒在土壤中,并在上面种植树木。


海葬和树葬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新型的殡葬方式,海葬和树葬逐渐被更多人接受,成为引领殡葬发展趋势的新风尚。且海葬和树葬相较于传统丧葬方式来说,在环境保护、节约土地、经济性、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以及推动文化观念更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新型丧葬方式的兴起,反映了社会对传统丧葬方式的重新思考,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随着政策的推广和公众意识的提高,预计海葬和树葬等方式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应用。


展望未来,我国的殡葬模式有望继续朝着环保、节俭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殡葬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将更加丰富多样。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殡葬服务的创新和改进,将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END




文章来源 | 小榄民心


小榄镇北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建立“一站式”办事大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