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期,多少著名诗人泛舟长江、淮河、新安江,登临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他们为安徽风物歌吟,为安徽山川代言。那些华章丽句拨人心弦,闪烁古今。
诗仙李白一生中传世的诗歌一千多首诗,有五分之一的诗写在安徽。行走在安徽大地,一步一诗,一脉锦绣。
合
肥
市
人物
周瑜、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张家四姐妹、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
美食
庐州烤鸭、李鸿章大杂烩、合肥小龙虾、肥西老母鸡汤、吴山贡鹅、下塘烧饼、三河米饺、鸭油烧饼
合肥,古称庐州。
山水清秀,人文荟萃。李白、罗隐、杜荀鹤、姜夔、陆游……这些著名诗人笔下的合肥,有动人风景、有温暖情怀,有万千风物。
今天的合肥,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省美术馆;以及李鸿章故居、淮河路步行街、包公园、三河古镇、巢湖、冶父山、罍街,让合肥有了独特魅力。
从新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全球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从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到墨子号、祖冲之号、九章等国之重器横空出世,从科大硅谷、中国声谷、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未来大科学城……世界感受到合肥脉搏,听到安徽声音。
安徽博物馆
安徽省科技馆
[唐] 罗隐
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
游人来至此,愿舍发和须。
▷
译文
独特的美景,与凡山俗岭迥然有别。此山神采,构成了天地间秀丽画图。
一座山,竟然有四个峰峦。三面瞰水,巢湖风光尽收眼底。僧人们在此间度夏,不觉得丝毫炎热。寒冷的冬季,坳里的野草从不会枯黄。进山游玩的人们,无不因惬意而陶醉,都愿剃去自己的发须,留下做个山僧。
▷
注解
①四顶山:原名四鼎山,巢湖北岸,因山有四峰,故名。
②精神:神采、韵味。
③湖:这里指巢湖。
④僧无热:谓四顶山上的僧人不用受暑天的煎熬。
▷
赏析
江淮大地,山峰秀美,雄峦罗列,四顶山虽不高大,但由于紧靠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显得尤为峻伟。隋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均把它列入名山大川。也就是说,在隋唐时期,四顶山已美名远扬,成为国内名山,因此,引得诗人罗隐风尘仆仆,前来眷顾,并以诗抒怀。
在群星灿烂的唐朝诗坛,罗隐是个另类的存在。
他青少年时便以才学扬名乡里,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推崇。在唐朝末年,罗隐和许多读书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大中十三年(859年)底,他前往京师,应进士试,却屡试不第。他的才学确实出众,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讽刺意味太强,考官们对他很反感。
黄巢起义后,罗隐避乱隐居九华山,五十五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坎坷的人生际遇,让罗隐的诗歌充满关于时政、关于民生、关于命运的深刻思考,素以议论见长。罗隐诗歌的另一特色,是笔意尖新,语言谐俗。鲁迅和毛泽东,对罗隐诗文擅长议论的特色,都十分喜爱。
据罗隐于唐僖宗广明年间(880年-881年)曾在池阳(隋郡名,唐改池州)住过一个时期来看,他可能就是这一时间来游四顶山。罗隐本次游四顶山,兴致是高昂的。首联即以热情的诗句,单刀直入,对四顶山的风光予以了充分肯定,褒扬这座小山,以富有个性的景色,与天下其他凡山俗岭迥然有别,曼妙的神采,构成了天地间一幅美丽的图画。
四顶山因四峰并列,故名。又因仿佛是只巨大的香炉,四足朝天倒立,亦称四鼎山。罗隐以白描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四顶山的独特景况,啧啧称赞这座山竟然有四个峰巅,而且三面都可以俯瞰如镜的巢湖。
因为四顶山景色十分秀美,气候宜人,罗隐诙谐地说,凡是进山游玩的观光客们,无不因惬意而陶醉,都愿意剃去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做个清静的山僧。这是对四顶山的高度褒扬。
罗隐的《咏四顶山》看似平淡无奇,但反复涵泳,却发现它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是境界开阔、调高韵响的五律佳作。这是诗句的魅力,也是四顶山的魅力。
▷
链接信息
四顶山景色之美,以朝霞为最。每当雨霁露晨,旭日东升,则霞光四射,满山璀璨,故又以“四顶朝霞”闻名海内,先后被列入“庐阳八景”和“巢湖八景”。清代《庐州府志》《合肥县志》《巢湖志》和当代《中国名胜词典》等书,对此山美景均有记载。
四顶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古迹。相传东汉著名道学家魏伯阳曾不远千里,入此山炼丹修道,丹成吞服后,魏伯阳和他的三个弟子升天成仙,就连他带来的一条白狗,也成了仙犬。当年魏伯阳在山上留下的丹砂仙粉,常常映着朝霞,放出异彩。这当然是传说,四顶烟霞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毗邻巢湖,水汽折光反射形成的奇观。
四顶山
四顶胜境,吸引了古今游客,唐末以来,许多诗人为它题写了脍炙人口的诗赋。除罗隐题诗外,唐末诗人张彦修也写有《咏四顶山》:“翠峦齐耸压平湖,晚绿朝红画不如。寄语商山贤四皓,好来各上一峰居。”明朝诗人许如兰题《登四顶山望湖作》:“嵯峨直上极层椒,绝顶峰烟四望遥。山色西来连霍麓,涛声东去逐江潮。天边贾舶千帆远,水底鱼龙万象骄。况是仙灵多窟宅,伯阳丹鼎霭晴霄。”清朝诗人熊敬题《四顶朝霞》诗:“绝顶云林景最佳,奇峰盘叠绕仙家。芙蓉伏火丹砂老,宝气千年结彩霞。”
四顶山文脉深厚,山的周边出过许多名人,单是山下的六家畈就走出了许多名流。今天的六家畈是著名侨乡,依托徽派建筑改造的民宿吸引许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王晖)
六家畈镇湖塔
来源|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
往期回顾
Review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发现我们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