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45篇

政务   2025-01-29 12:16   安徽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期,多少著名诗人泛舟长江、淮河、新安江,登临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他们为安徽风物歌吟,为安徽山川代言。那些华章丽句拨人心弦,闪烁古今。


诗仙李白一生中传世的诗歌一千多首诗,有五分之一的诗写在安徽。行走在安徽大地,一步一诗,一脉锦绣。

 人物 

老子、庄子、张良、曹操、华佗、陈抟

 美食 

亳州牛肉馍、亳州华祖焖鸭、亳州华佗十全汤、蒙城油酥烧饼、涡阳贡菜、利辛阚疃板鸡、涡阳义门熏牛肉、亳州曹操鸡、涡阳高公糖醋蒜、涡阳干扣面


亳州,古名谯城。这里,是神医华佗的故里,是建安文学发轫之地。药都之称享誉遐迩,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浓郁的药香与历史的沉香。


漫步亳州,仿佛穿越千年,曹操运兵道诉说着三国时期的智勇与谋略,花戏楼则以其精湛的戏曲文化与建筑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古韵药香绕古城,千载风华映日明。而今的亳州,不仅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蓬勃的发展姿态,展现着现代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曹操运兵道谯望楼

花戏楼脸谱




盐角儿·亳社观梅

[宋] 晁补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译文



花开的时候像雪,凋谢的时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确是绝无仅有。散发出来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从骨子里飘荡出来的,清香透彻。


占尽了从小溪吹来的轻风,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惭得减损了自己的容颜。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终究另有一种非其他媚俗之花可与之相比的情致。


注解



①盐角儿:词牌名。

②亳(bó)社:殷商时祭祀社稷之神的庙堂。

③花中奇绝:花中奇物而绝无仅有。

④骨中香彻:梅花的香气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⑤堪羞损、山桃如血:可以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羞惭而减损自己的容颜。堪,可以,能够。

⑥直饶更、疏疏淡淡:即使枝叶花朵再疏淡。


赏析



在古代,亳是商朝国都亳邑的简称,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因此,亳社就是商朝国都亳邑的社稷之神。《后汉书·张纯传》中说:亳社,殷祠也。也就是说,亳社是殷商的祠堂,位于今天亳州谯城区。唐宋时,亳州经济繁盛,亳社一直保留,欧阳修、晁补之参加过亳社活动。


晁补之生性聪敏。十七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于是荟萃了钱塘山川风景人物的秀丽,写成《七述》一书,带去见杭州的通判苏轼。苏轼大为赞赏。


晁补之27岁那年,考取进士。在开封府和礼部考试中均名列第一。主考官认为他的文章“近世未有”。他从此走上仕途。元祐九年(1094年)六月,晁补之出任齐州(今济南历城)知州。他尽力济民,赈济灾民。第二年,也就是绍圣二年(1095年),因修《神州实录》失实,晁补之被贬为亳州(今亳州市)通判。


《盐角儿·亳社观梅》这首词就是作者从齐州知州贬为亳州通判之际,写的一首咏物之作。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写,赞美梅花的骨中香彻与别有情致。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三句集中笔墨,用重复叠句而略更数字的方法极写梅花颜色的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透彻”,写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香,告诉人们,梅花的清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突出描写了梅花的香彻透骨的特点。


晁补之在亳社所见之梅,纵然枝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最终还是别有超凡情致,这便是梅花高洁的品格,也是亳州风物独特的一种写照。


《盐角儿·亳社观梅》这首词,堪称为梅花传神之作。它也有形貌色彩的描写,但又不仅仅停留在摹形绘色的层次上,而追求通过形色的描绘表现出精神美。因而,梅的洁白,透骨的清香都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


晁补之笔下的梅花实际上是他自我精神的写照,摒弃浮华,追求内在品质的高洁。


链接信息



亳州,古称亳,别称谯城,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为皖、豫两省交界,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


晁补之在亳州任通判时,除写过上述这首格调高雅的咏梅词外,还写过一首题为《蓦山溪·其一·谯园饮酒为守令作》的词和一首题为《谯国嘲提壶》的诗。


《蓦山溪·其一·谯园饮酒为守令作》一词的内容是:

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使君才誉,金殿握兰人。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

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谯国嘲提壶》一诗的内容是:

何处提壶鸟,荒园自叫春。夕阳深樾里,持此劝何人。


这两首诗词虽然格调与《盐角儿·亳社观梅》迥然不同,其实都表达了一种闲适的心情。


在亳州,除了晁补之笔下的梅花外,还有一种花,就是亳州的市花――芍花。清代诗人刘开有诗赞芍花曰:“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若将此花作倾城,更比牡丹多风情;若得此花为良药,女儿春容免萧索。”芍花又极具观赏性,春季来临,遍地芍花怒放,灿若云霞,与牡丹、桐(树)花相继开放,争奇斗妍,成为亳州一大迷人景观。(屈广法)





来源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

往期回顾


Review

文旅融合在安徽 | 皖美精彩早知道 春节特辑(2025第4期 总第11期)

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 | 确定了!过年就来安徽玩!!

全域旅游话安徽 | 宝藏小城故事多(合集)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一起去“村”游丨在安徽大口“森”呼吸




发现我们


Contacts


安徽文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