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
北
市
人物
蹇叔、戴逵、桓谭、刘开渠
美食
榴园地锅鸡、濉水红鲤、临涣培乳肉、淮北南坪响肚、淮北周氏面皮、临涣酱培包瓜、淮北石板街油茶、濉溪老街壮馍
煤城转型展新颜,山水相依画意浓。
相山巍峨,南湖柔波,自然之美与工业遗迹交织,诉说着淮北这座城市从辉煌矿业到绿色文旅的华丽转身。
古韵悠长绘画卷,岁月静好赋诗篇。漫步淮北,您可以探访隋唐运河古镇,感受悠悠水韵;登临相山公园,俯瞰城市新貌,绿意盎然中寻觅历史的痕迹。更有南湖、乾隆湖等湖带景观,每一处都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让人流连忘返。
南湖公园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摘录)
[唐] 白居易
朝来暮去多携手,穷巷贫居何所有。
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
偶语闲攀芳树立,相扶醉蹋落花归。
大底浮荣何足道,几度相逢即身老。
且倾斗酒慰羁愁,重话符离问旧游。
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
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
感此酬君千字诗,醉中分手又何之。
译文
那时候,穷巷贫居何所有,但是你来我往,朝来暮去,好不热闹。秋灯夜间,我们书写联句诗,春雪寒冷,大家一起暖酒。陴湖一片碧绿,白鸥飞翔,濉水清得可爱,红鲤正肥。有时候,我们一起攀树,喝醉了酒互相扶着在花丛中回去。
人间富贵荣华如浮花浪蕊,没有什么值得说的,经历几度别离重逢,我们就老了。且喝一杯酒聊以慰藉这羁旅之愁,然后再一起回忆当年在符离畅游的岁月。也不知道北边街巷的几家邻居是否搬走,我那东林草堂现在何人住着。武里村的花几度开落,流沟寺的风景应该还和以前一样让人流连忘返。想起往日情谊让人感慨万千,为你写下这首长诗酬谢。醉里分别,醒后就不知身在何处了。
注解
①陴湖:宿州市(今淮北市)东北部古代的一个湖泊,前身是第三纪(3500~2500万年)以来形成的“宿北凹陷”。后来在黄河决堤等沧桑变迁中消失。
②符离:今符离镇,隶属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③东林旧院:白居易青少年时,在古符离濉河南岸的东林草堂度过。
④武里村:现在的大五柳风景区。
⑤流沟:此处流沟指流沟寺,坐落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据夹沟镇《镇志》记载:唐代流沟寺,就是现在的“大龙泉寺”,或叫“镇头寺”。白居易诗中多有提及。
赏析
元和四年(809年),白居易在左拾遗任上,他回忆青年时的快乐时光,也感叹人间富贵荣华如浮花浪蕊,经历几度别离重逢,朋友们都老了。于是,他写下长诗抒怀。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官宦之家。
781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因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第二年,为躲避徐州战乱,白季庚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安居。自此,白居易就与符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在此生活了22年。
中原战乱,白家曾举家迁越中。791年,白居易又回到了符离,时年19岁。这时期,他结识了刘翕习、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时称“符离五子”。
有符离五子相随,开启了白居易在符离优游的快乐时光。这一段平实却又美好的生活经历,他的很多诗句都可以佐证。
长100句,达800多字的《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一诗,是白居易对符离生活一次集中回顾,系统梳理。
秋夜联句,春雪暖酒。才游陴湖,又临濉水。宿雨长谈,踏花赏月。诗酒唱和,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快乐时光。这是符离的风物人情带给白居易的温暖,也是他遭受战乱和遭遇贬谪时得以慰藉的力量之源。
当时的宿州(今淮北市),境内有通济渠流经,还有汴水、濉水等水系,交通发达,是热闹繁华之地,盛极一时,很多诗人曾到此游玩并留下诗句名篇。
古陴湖是当时宿州(今淮北市)境内最大的湖泊。青年时期的白居易常与“符离五子”游居于此,大诗人韩愈也常携友泛舟,游于湖上。
养出肥美红鲤鱼的濉水清波也成了诗人们笔下的剪水明眸,映白云苍狗,照王朝兴废。他们的诗酒唱和,成为了生活中最亮丽的风景。那些快乐的时光,都化作了诗中的字句,让人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谊和无尽的欢乐。
一条河,滋养了诗人的眼睛和心灵,也流进了白居易的生命里。心系民生让他的诗句扎根于大地之上,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如符离古原上的青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链接信息
濉水,淮河支流,流经淮北、宿州。由于历史上河道多有变迁,现代水文通常指1968年截流后的河道,也称“新濉河”。
图源:濉溪县人民政府
明代邱云霄写《濉水》,“日落乌栖城上楼,寒云犹带楚宫秋。只今沙渚无枯骨,濉水悠悠日夜流。”唐朝王珪《咏淮阴侯》中有“斩龙堰濉水,擒豹僭夏阳”句。
白居易一直记着流过他青春岁月的濉水,且视符离为第二故乡,写作与符离相关诗篇近60首。在濉水南畔,有一处高台宅基地被当地百姓称作为“白堆”,就是白居易的故居——东林草堂的遗址。
公元824年,五十多岁的白居易路过宿州时,还专程赶到符离,旧地重游并写下《埇桥旧业》。他写《乱后过流沟寺》“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道尽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在这里生活的时光的留恋。(邹荣)
来源|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
往期回顾
Review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发现我们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