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伊始,米原谦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不能把本居宣长作为学者的身份和作为思想家(ideologist)的身份割裂来看,宣长进行国语国文学研究、创作和歌、注释《源氏物语》《古事记》的活动本身即其成为一个主张本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日本主义者的过程。米原谦教授详细介绍了本居宣长所处的江户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认为出生于商贾之家而未能成为商人的经历是宣长开始醉心于和歌创作和古典文献研究的主要契机。对现实中围绕金钱建立的人际关系的厌恶也促使他愈发思慕古代,认为和歌以及物语创作的趣旨在于描绘 “感动之心自然流露”(“物哀”)的质朴本然的“人情之实态”。从这一文学观出发,宣长逐渐形成了在《古事记传》中排除外来文化(“汉意”),构建所谓日本人的原型,日本固有之“道”的方法论。米原谦教授引经据典,条分缕析地解读了宣长的和歌论以及史论等著作中文本主义的论述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米原谦教授指出,晚年的宣长发表政论,主张遵守“古迹”,反对激进的改革,甚至像他曾经反对的儒学者那样希望通过 “教导训诫”庶民实现复古之理想,这也是宣长思想的悖论。
讲座后,三位与谈嘉宾与米原谦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王青研究员、唐利国教授和邱静副教授就如何认识和评价宣长的思想史地位问题,分别从国学与江户时代的儒学、兵学等学问之间的关系,江户国学与近现代日本保守主义之间的关联,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传统思想的现代化等角度提出了意见和看法,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供稿|王兵欣
图片|张雯宇
编辑|齐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