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成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
张华教授是大单元·大观念教学实践体系化工具开发团队的首席指导专家,先后多次手把手指导金太阳教育的课程与产品设计研发工作。在今年 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大单元·大观念教学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张华教授为全国一线教育工作者做了一场站位高、引领性强的现场报告,现整理出来进行分享。
为创造而学知识——
论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
为创造而学知识,副标题是走向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什么意思呢?我想表达的含义就是: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把知识当作创造的手段,这是我们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首先,我想和大家来简单聊聊,知识和创作的关系。
“知识与创造之关系”的百年探索
01 杜威:“副产品说”
从20世纪到现在,人们就在反复思考这个命题,比如杜威,一生致力于教育研究,他所表达的核心观点就是:知识就像名誉、地位和金钱一样,必须变成有价值经验的副产品,才有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当变成了创造的副产品、探究的副产品,知识才有意义。教科书的知识不是我的知识,是别人的知识,要变成“我”的知识必须经过“我”的验证,即一切既有的知识都叫假设。这就是杜威的核心观点,比较温和。
02
怀特海:“惰性知识说”
怀特海和杜威有不一样的背景,他一生的研究成果集成一本小册子《教育的目的》。他思考的主要问题是:怎么走出惰性知识?因为人的心灵是个活的有机体,最害怕惰性知识的伤害,只要学的知识是死的,它对有机体就是有害而无益的。“惰性知识是心灵的僵尸或朽木”,这是怀特海在100多年前讲的话。
03 弗莱雷:“储蓄教育观”
弗莱德在20世纪下半叶1972年写的一本书,叫《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他把整个教育观分为两类:一类叫作储蓄教育观(banking concept of education),这一类叫提出问题的教育:problem posing concept education。他认为扎扎实实地教知识,把知识当作一种储存的东西来对待,会导致储蓄教育观。这种储蓄教育观就是培养奴性人格,制造被压迫者,看起来学知识就是让你失去提问的能力。所以,就一定要让孩子提出问题,只要提出问题了,他就是一个“解放”的人,这就是核心观点。
以上一系列的观点都告诉我们,如果不好好地学知识,那还不如不学,这是今天核心素养时代我们要去好好地思考的问题。
李泽厚说过:创造需要知识,但知识不等于创造。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觉得从知识到力量需要某种转换。就是说要使知识(对象)变成力量(主体),需要有某种科学的选择、组织、建构、融化的工夫,这样才能将知识纳入你的智力结构,成为你的能力,符合你的需要而为你自由驾驭……要善于主动地选择、建构、运用知识,使合规律性的知识趋向于、接近于你的合目的性的意愿和创造。我们不是玩赏知识,也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为创造而学知识。
我个人认为,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根本追求就是为创造而学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创作着长大。
今天,我想向大家汇报两个问题。第一个:叫作为概念性理解而教:走向大观念课程。只有突破了这个关键,我们的大单元教学才有意义,因为大单元教学是大观念课程的条件。就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找不到学生在学完这个单元、这册书之后,形成能够带走的大观念,那么我们这些教学活动都是无效的。
为概念性理解而教:
走向“大观念课程”
何谓“理解”,理解是理智行动的源泉,理解是人对世界的改变。理解就是问题解决,即把知识技能和观念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这就是理解。因此我把本次课程改革的第一原理称之为“理解性原理”。
何谓“大观念”“核心概念”(key concepts)即探究学科所需要的关键思维工具和心智模式,具有抽象性、非时间性、非空间性、可迁移性。“大观念”即学生的“概念性理解”,是转化为学生经验或认识的专家理解或思维方式。所谓大观念课程,是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内容,以学科实践为基本方式,旨在发展学生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
何谓“课程”,教科书不是课程,课程标准不是课程,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教科书作为资源,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体现自己的专业风格和特长,持续开发的“课程单元”(curriculum unit)才是真正的课程。
教师不是“现成课程”的传递者,而是课程创生者。
教师对所教课程拥有“所有权”。
教师创生课程的两个过程:(1)以教师共同体的“集体备课”为组织方式,以“头脑风暴”为基本方法,完整开发出“课程单元”;(2)每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风格和学生的需要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单元”。
(一)确定“生成主题”
“生成主题”即学生可持续探究的“强主题”,学生可借此形成“带得走”的概念性理解。
如果一个内容值得学,就值得长时间深入学。(加德纳)
“少而精”(less is more)。
我年轻的时候提出一个概念:“新主体”。要有一个完满的人性,一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与大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完美的人性(主体性)是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统一。因此,我说把每一个学科的每一个主题都回到自然维度、社会维度和自我维度当中,把这三种关系处理好。背后的渊源就是中国传统的三大智慧:儒家(社会智慧)、道家(自然智慧)、佛教(人生智慧)。
前两天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开展的工作坊,对音乐教材的大单元整合,就是六年级的音乐教材:
(二)设计“大观念”
要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理解,必须把理解设计出来。这里提到的理解,就是我们大观念。因此咱们的课堂叫什么,叫作课前精心设计、课上精彩生成。精彩神程就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对设计好的概念理解产生个人化理解,这才是我们大单元·大观念课堂。我们的孩子不是没有理解,主要是缺乏产生理解的条件和机会,因此我们一定要去把这点解决。
(三)选择“新知识”
所谓新知识,就是与大观念建立联系,在真实情境中得到应用的知识。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怎么样组织惰性知识,让知识在应用中保持鲜活,keep knowledge alive。
(四)设计“新能力”
首先,我们要确立一个观念,叫核心素养即学习方式,我们的核心素养大多是动词,批判性思维,创作性思维、协作式思维、概念性思维,都是学习方法。因此在我的工作坊中,就基于每个学生是思想者、研究者、交往者、协作者、自我管理者、数字化学习者,提出学习方式的,我们的新能力的五个维度:思维与创造、研究与实践、交往与协作、反思与自我管理、数字化学习。以下就是一个案例,永安小学把他们自己的经验总结设计成了一张图,贴在了教室里。
因此,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在每一个课堂上都诞生精彩观念,就是我们的大观念课堂的一个基本要求。
现在我讲第二点,不难,但是很关键。也就是老师们最擅长的,就是怎么用学科做事。
让产品成就人生:
走向“大任务教学”
无论是Howard Garden的还是David Perkins,这些教育专家的一个共同的观点,包括怀特海叫:subject matters,学科内容不等于学科。一定要回到学科思维方式,才可能有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老师们擅长去找任务,擅长找活动,因此我们一定要让产品成就人生,走向大任务教学。
老师们,我想提出个概念:大观念教学他是内部的,大任务教学是外部的,任务就是外部表现,内部是理解,外部是行为表现。一内一外,这里面这个任务是,任务就是产品、东西。
马斯克,他的成绩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马斯克得有能力,有能力才能做成事情。因此,他就是用产品在成就人生,我们就从学生做起。基本的观点就是:人性是可变的。因此天天做题的人,就是“做题人”。天天做题的民族,就是“做题民族”。天天做事的人,就是“做事人”与创造者。
我们作为各级领导要思考,怎么把做题变成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机制在那里,怎么改变。你我改变不了,只有自上而下改变。天天做事的人,就是做事人和创造者。大任务教学就是让人做事。
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学生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自己知识的创造者,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完成探究任务,而把所学的知识重新创造出来,就像老师把课程重新创造出来,拥有了课程所有权,学生把知识重新创造出来,拥有了知识所有权,只要学生拥有了知识所有权,他就是知识的主人,他就是自由创造。我说学生在课堂上创造知识,就是发展核心素养做法的过程,这就实现了两个所有权:教师的课程所有权和学生的知识所有权。
所谓大任务教学,是以“概念性理解”的行为表现为基础,设计单元“表现性任务”及评价标准,进而形成结构化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发展“概念性理解”,在表现素养中发展素养。
任务是什么呢?任务(tasks)意味着现实世界(real-world)。因此,学习者在应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其方式尽可能与知识与技能在校外环境中的应用相同。
学习者从头至尾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应用其知识和技能。 学习任务应与学习者的起始能力水平相匹配,进而应当伴随学习者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而进阶发展、日益复杂。
学习任务即学生将知识、技能与观念运用于现实世界和真实情境,通过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作品或表现过程,它们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激励情境,角色、受众与作品或表现过程是其最核心的要素。
因学习任务具有真实性和表现性,故又称“真实表现性任务”。
“任务”=素养表现=产品/表现过程
须区分“常规任务”与“探究任务”:“常规任务”即指向知识技能的任务,应予以精简;“探究任务”即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表现性任务。
在“大任务教学”中,学生由“静听者”转变为“工作者”,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流动的教练”、专家与学生合作者。
所以,怎么办呢?
(一)设计单元“表现性评价”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表现性任务?安斯沃斯(L.Ainsworth)将表现性任务界定为“通过创造一个可以用评分量规进行评估的作品或表现,使学生能够运用他们正在学习的概念与技能”,这意味着表现性任务内在地包含“任务设计”与“量规设计”两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支撑表现性任务。
《动脉与静脉》单元表现性任务设计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人体生理与健康”学习主题的内容设计
(二)设计“结构化子任务”
“子任务”是构成“大任务”的系列探究任务,它们构成日常教学过程的主体。
1.大任务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作品或表现过程。它们“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而引入了发展的连续性,这是真正的进步的前提。(Dewey,1951)”
2.大任务具有累积性,因此子任务的根本特征是生成性与连续性。
(三)设计“子任务探究循环”
子任务探求循环,探求循环的本质是杜威的问题解决。
第一步把探究变成一个操作的框架,叫探究循环。首先发布任务,进入探究,具体探究环节如下:
探究循环
第二步叫素养表现,一定要想方设法地让孩子理解表现出来。
最后一个叫可视化思维工具,因为思维在脑子里,一定要让思维被看见,making thinking visible。因为他表现看见的过程就是个发展过程,明白工具的使用也很重要。
我认为本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基本标志就是:学生的眼镜摘下来,创造力和责任心提上去。
怎么办呢,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事。每个学生每学年在课堂上平均做50件事(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并形成产品),12学年做600件事,然后进入大学、走上社会。600件事等于“成人礼”。
教育强国:学生身体强壮、创造力强盛、责任心强大。
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的创造力发展。素养本位课程:教育强国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因此我有一个倡议:自下而上发起“摘眼镜运动”。怎么做?把一切知识技能都通过完成“大任务”来学。世界即课堂,让孩子多运动、多晒太阳!
让学生在创造知识中获得自由!
重要提醒
由于近期公众号调整了推荐策略,导致大家无法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动动手指头,给“金太阳教育”设置一个星标吧,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啦!
设置★星标教程在这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