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消失在安宁河谷的古老族群

2024-05-30 15:55   四川  


    西昌坐落于安宁河谷平原腹地,拥有月亮城、航天城、小春城等众多雅名,历史上亦有过邛都、嶲州、建昌等别称,因现在的城区建在建昌旧城以西,而得名西昌。


    比西昌任何一个名字更久远的是镶嵌在这片大地上的明珠——邛海。大约200万年前,地质塌陷形成池,而后有了泊,再蓄水成湖。邛海的名字也如它所统治过的水域面积般,从邛池泽、邛池、邛河更名为今日的邛海。名如何变化,“邛”这个姓氏却坚不可移。

    何为邛?古汉语释义,邛为一种大鸟。大抵是最早出现在这里的人沿邛海打猎、采果时仰望了星空,正巧看见划破苍穹的大鸟,便给前方的一池碧水起了这个“绰号”。至公元43年,(东汉建武十九年)安宁河谷与邛一直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被称作了“邛人”。

“邛人”从哪里来?较主流的说法有二,其一:“蜀曰邛”,邛人由古蜀之地的人南迁而成;其二:“本有邛人”即繁衍生息在古时安宁河谷的人以邛人自称。《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之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这是史料可察的“邛”首次以笔墨字样被记载。

    邛地——安宁河谷素有川南粮仓的美誉,“椎髻、耕田、有邑聚”司马迁对邛人、邛地如是记载道。安宁河谷为邛人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猎、种、采、摘、畜等能满足部落的生存。后世记载邛都有七部,人口最多时有10万。物质的充裕使得人口得到发展,大脑和双手的解放又使得邛人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文艺、手工、建筑、冶炼等。大石墓考古发现的铜钗、铜镯等述明邛人最晚到战国中期就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大石墓的合葬、二次捡骨——部落首领、民众,家庭成员去世化为白骨后可重新合葬进一墓,体现了邛人的社会等级制度观念薄弱,也许这就是如今的西昌民族大融合、多民族荣辱与共的根系所在吧!

    邛人到哪里去?西汉时期,西昌——邛地不仅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复通“蜀身毒道”、从西南方通往西域的咽喉。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西汉王朝以武力征服邛都制越嶲郡。一百多年后,邛人首领长贵为捍卫部落利益与汉王朝开战并取得胜利,在世事的波诡云谲中,汉王朝被迫授予长贵越嶲郡太守,史称“邛谷王”。值得一提的是,“邛谷王”的谷取义稻谷,而非安宁河谷,可见当时的邛地是多么富足。

    邛谷王长贵授封越嶲郡太守后十九年,再次带领部落(族人)与东汉王朝将领刘尚兵戎相见,邛谷王长贵本人被杀,其家人迁至成都,其族人——邛人最大的群体,消失在安宁河谷的古老族群去哪里了?有说迁至别处,有说融入邛地其他部落。无论何种,邛人在这里书写过辉煌灿烂历史和文明是不争的事实。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当初的邛人或许不会想到,他们的时代落幕后,建昌古城会在邛池边拔地而起;邛地会更名西昌;亦未预见“邛”这个字始终不会离开这一方山水。但,他们一定想到了自己留下的璀璨文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会在这片热土上赓续传承,书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

西昌文传
天南圣境地,梦幻月亮城,这里是西昌市公众账号,我们将以更快捷的资讯、更贴心的服务带给大家最温暖的享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