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ONGREN
< 邛人文化 >
高枧汉晋古城遗址坐落于西昌城东南5里左右的原高枧乡中所村。西昌人将这座已掩埋在历史长河里的古城称为高枧汉晋古城,考察分析认为高枧汉晋古城为当时的官府衙门、官员办公和府邸所在,筑有城墙,整体呈长方形,邛人或围城而居或以部落聚集的形式散居在邛都周边。
一座城池从无到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当时人口数量、文化、生产力、经济、建筑艺术等的重要载体。
···
QIONGREN
邛人文化
CULTURE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邛都夷是“耕田”的民族,大石墓中曾发现稻谷、稻叶的痕迹,铜镰、半月形石刀等农作工具;《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也记载:“邛都夷者……其土地平原有稻田。”
邛都良田沃野,农业发展满足生存需要,解放邛人的“双手”,手工业、建筑艺术、商业得到发展。考古发现,当时的手工业主要包括制造陶器,铜器,骨器,石器以及酿酒、纺织;建筑艺术除了体现在大石墓葬上,也体现在高枧汉晋古城遗址的残垣里。
与邛都进行商业交换的主要是蜀地(今成都平原)和笮地(今盐源县)的商人。《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是时,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散币于邛僰夷辑之”,说明当时的邛人与“外人”通商方式仍是以物易物。
QIONGREN
商品贸易的前提是“用我有的换你有的”。邛都夷多稻谷,而属地产铁器、丝绸等,笮地产盐(1949年前安宁河谷地区仍吃源县的食盐)。西汉建立越嶲郡推行货币贸易后,邛都所在的安宁河谷逐渐进入完善的货币经济阶段。
《华阳国志·蜀志》载:张嶷任越嶲郡太守时“讨叛鄙,降夷人,安种落,蛮夷率服。嶷始以郡郛宇颓,更筑小坞居之。延熙五年(公元242年),乃还旧郡,更城郡城,夷人男女,莫不致力”。当时,西南夷民众积极参与修筑越嶲郡城。
邛地以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建筑艺术、商业等相继得到发展。在最为合适的时间高枧汉晋古城拔地而起,自此锁住了邛人的璀璨历史,也锁住了西昌作为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基因。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