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最后一哈撒

乐活   2024-09-09 16:31   四川  

前段时间有部门来成都开会,提前约了个饭,还给老杜带了礼物,就是咱们日照的土特产,茶叶啊,海鲜加工成品等一大箱。

品种很多,不能一一赘述,等他们开完会走了之后,老杜尝了尝咱们日照产的这些海产品。

聊一聊个人看法吧,这些厂家不要说老杜侵权哈,也不要说老杜存在贬低企业形象的事情,不存在,仅从一个外地游客和吃货的角度评论一下。

其实海鲜制成品本来可以作为旅游产品推介的,以前旅游团数量多的时候,不管导游的目的是啥,总会带着游客到购物店里逛逛,给游客推广一些本地产品。

不知道这次给老杜带来的礼物有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是企业要考虑的事情。

先说一下味道吧,老杜的意见是无法体现海洋特色。

有两种产品,应该是日照开发区生产的,海味花蛤和海参啥来,海参那个包装让我扔了,所以记不清楚这个产品的名称,这两种按说原料完全不一样的商品,味道却完全一样,如果不是看包装,那么仅凭口感和味道,分不出来是花蛤还是海参。

记得三十年前,刚从新疆援疆回来之后实习期间,青岛客户从家里带过来的土特产,就是那种透明塑料袋真空包装的花蛤,原味的,还带着汤儿,一小箱子几十块钱,下了班就拿个两三袋,买瓶啤酒,吃蛤蜊哈啤酒,那个感觉不要太宜当。

在网上搜了一下,这种产品还真的不少,就是不知道和我三十年前吃的味道一样不一样。既然生产厂家不少,那说明这个东西是没有技术难度的。无非就是口味的区别,不行等一会老杜在网上下个单,买一点尝尝。

而我们开发区的产品,真的吃不出来三十年前的那种味道,一个产品的包装再花哨,可是客户没有再次购买的欲望,那么这个产品就不算成功。可能厂家会说是自己研发的新产品,新产品也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不能适销对路的产品,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企业老板自己觉得好不治啊,得消费者认可才是真的好。反正以老杜走南闯北与不同地域的人一起吃饭的口味来说,这个红烧味儿的花蛤,打不开市场。

它根本性的颠覆了大家对花蛤的认知。

现在交通陆运发达,像花蛤、海蛎子这类海鲜鲜活产品在拉萨都能吃得到。消费群体对这些商品有基础认知。企业也要研究内陆市场的细节,在内陆市场,花蛤的名字被称作花甲,西北、中南、西南都叫花甲。所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产品销售对象起一个适应当地市场的商品名称。

拉萨市的海鲜自助餐厅

就像前面举例的那种原味儿花蛤,商品名称是杂色蛤蜊,但是还是有生产厂家把商品命名为花甲的。

既然技术没有门槛,那就是市场推广营销的问题,作为即食食品,除了口味以外,还有一点就是经营者不能按自己的喜好来定义,而是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举个例子说吧,如果日照的这些企业,包括美佳、荣信这类大型水产企业,更应该积极研究内陆市场,毕竟内陆市场也是几亿人口的消费群体呢,把产品下沉到县城,不愁打不开市场销路,关键是要生产出来让消费者认可的产品,重点就是味道。

日照完全可以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生产同类产品,依靠品牌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小型的食品企业傍大款,大型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小企业跟上,这不是抢市场,而是把市场细分,大品牌占领盒马生鲜、永辉这类商超,小品牌下沉到县,占领细分市场,大家共同把蛋糕做大。

光做初级加工所挣得利润实在太低,只有深加工做成品、做预制菜,这个利润空间才能更大。

几亿人的市场啊,完全可以让日照的海洋食品加工企业起死回生。一袋这种花蛤产品成本都能算得出来,终端市场卖到2-3元,完全有经销商愿意销售。如果还能品牌加持,出厂价一袋加0.1元都是惊人的利润。

在这里仅以花蛤做一个例子,其他的海洋食品怎么做,首先是口味研发 ,再就是技术保鲜,理论上都不是问题。其实从老杜个人感受来说,家常味儿是最有市场的,比如咱们家常吃的油炸小黄花,内陆城市的菜市场就没有这类产品,可能在企业单位食堂里会有这类东西,但是菜市场是真没有,主要原因就是不会加工,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发一种油炸小黄花鱼的预制菜产品呢?10条鱼一个包装,微波炉加热以后就可以上桌。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技术交给企业,研发方向也不限于老杜提到的产品,其实很多海洋原料都可以用我们的双腿、眼睛和头脑进行调研分析,市场真的是无穷大。

也欢迎大家一起分析,做好城市内部挖潜,全方位向市场要效益。

欢迎关注2024年中国足协乙级联赛球队
日照宇启华信合作伙伴“海曲评坛

海曲评弹
关注民生,放眼国际,针砭时事,弘扬正气,拥护党和政府的既定方针,建设伟大富强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