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在【南赣巡抚】微信公众号看到了几张关于民国时期大余东山公园的老照片,征得作者的同意转载过来分享给大余的读者朋友,让大家也知道原来县城东山(现牡丹亭公园,南安大码头)也是一个繁华的地带!1933年,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为了打通以往从梅关过山路的艰辛,特意修筑了粤赣公路,从此这条路成为当时过广东的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也免去了翻越梅关的山路崎岖。同年,在余汉谋的主持之下,大余县城围绕着南安大码头,相继修建了大余车站,靖安桥(东风桥),东山公园,东山体育场等设施,同时在大余车站旁边还建起了风向标。但是这些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与设施,全部被拆除。大庾东山公园正门(1933年)
这张东山公园的正门照片,有点西式风格,这或许与广东沿海更先引领西式建筑的潮流有关系。毕竟在十九世纪,很多广东沿海的人漂洋过海在东南亚与美国生活后,回到家乡建立起的碉楼就带有强烈的西式建筑色彩。
而下图这张,是县博物馆“风有窗”某次在浏览网站时,看到的一张拍摄于1958年11月北京有色设计室驻西华山设计监督组全体同志留影。地点是江西大余(当时已经将大庾更名为大余),背景也是东山公园,而两张照片当中的正门与背后的建筑都是一样的。从这张照片就可以看了, 东山公园正门背后的建筑就是图书馆。这是一座完全仿西式的建筑。这座图书馆在建国后成为了一座幼儿园。
仔细看一下东山管理区幼儿园的建筑与北京有色设计室驻西华山设计监督组全体同志留影后的建筑内的正大门对比图。大庾东山公园(1934年)
东山公园全景图,新安河从旁边汇入章江。但从图片的上面来看,公园正大门对着的那一片空地,估计是后来的东山体育场的前身。大庾东山公园全景(1935年)
下图为建国后的东山体育场,当时比较空旷,建国后的各种运动会议与体育比赛,都是在这里进行的,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下图为1952年3月18日,由李华春拍摄的【大余县各界人民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大会】,地点就在当时的东山体育场。
下图为1956年2月15日,大庾(余)县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余留影纪念。最奇怪的就是这张关于大余的老照片,说是大余的全景图,但是背后这座塔是哪里的塔,个人觉得这座实心的塔应该是旗山塔(金星塔)。在县污水处理厂正对面的山上。
下图为1951年左右,县里的几位干部在县城拍摄的,仔细看照片背后是不是有座塔,那样子是不是与上图这座塔相似。图片当中的左一为曾广誌(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队员,建国后担任过大余县团县委副书记,是邓梅香的入党介绍人),右一为高锡鹏(南下干部,建国后担任过县体委主任,赣州地区体委主任)。
图片由曾康提供
2012年拍摄的旗山塔
重建的旗山塔
下图为民国时期的大余县城地图
地图上右下角标注的大庾车站边上就注明了东山公园,但是没有标注东山体育 场。同时县城境外内只有三部桥,并且地图上的城墙还是完好的,可惜了这些老城墙最终被毁!
来看看当年的大余车站吧。这张由王绪建老哥提供的大余车站老照片,还是拍摄得比较完整。而下图这张大余车站老照片,则是大余人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可惜,这座被写入了《江西交通志》的老建筑,最终在1994年前后被当时钟良县长一声令下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商品总汇。据说当时江西省交通厅的领导还发了火,说拆除没有经过省交通厅同意云云,这也是马后炮了!
简介:大余县,旧称大庾县,于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大余县,为古代南安府治所在地。1933年,粤军余汉谋部在章江南安大码头附近修建东山公园,地址位于今大余县南安镇,1969年被城郊公社占用。后成为东山体育场,最后成为林业局的贮木场。1998年建成老的牡丹亭公园,后拆建,最终现在成为了牡丹亭公园。1998年建成的牡丹亭
牡丹亭公园夜景,作者:刘照志
如今的牡丹亭,作者:刘照志
牡丹亭公园正门,作者:老柴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