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胆忠心照大余:张赤男的革命传奇
文摘
2025-01-05 08:20
江西
张赤男,又名张希尧、张用心,字尚书,1906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的一生短暂而光辉,特别是在大余地区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英雄的事迹。 张赤男烈士
1920年的夏天,14岁的张赤男考上了设立在长汀县的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秘密流传的《新青年》《向导》《汀雷》等革命书刊,开始认识革命,进一步认清到社会的腐败与民众的疾苦,这激发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投笔从戎,救国图存,毅然踏上了九死一生的革命之路。
1926年,高中刚毕业,年仅20岁的张赤男在北伐军召开的群众大会上,代表长汀知识界和广大青年学生慷慨陈词,拥护北伐,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10月,投身国民革命,担任十七军政治部宣传委员。1927年,他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并在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广州起义。1928年3月回长汀开展党的秘密在长汀省立七中当老师,发展了杨成武等学生参加革命。1929年领导长汀武装暴动,年底参加了红四军古田会议,会后领导组建闽西地方红军,任第三路军总指挥。1930年6月所部编为红四军第三纵队,任政委,率部转战江西、湖南。后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政委、第十一师政委。1932年1月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强令红军“急攻赣州”,赣南大地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息。2月7日,为配合彭德怀红三军团围攻赣州,阻击粤军增援赣州,红四军十一师在师长周昆和师政委张赤男的率领下,奉命由南康挺进大余新城。新城圩,南临章江,东、西、北三面皆为鱼塘、稻田等开阔地,并且圩镇四面残留有古时修筑的城墙,易守难攻。1932年2月15日上午,与敌展开恶战,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在他们四周,封锁住前面一片开阔地和两个鱼塘之间的唯一一条通道。但张赤男毫不畏惧,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坚定地指挥着战士们不断进攻。突然,敌人的火力猛烈地压制过来,战士们被压制在一片开阔地带,一连倒下几个人。在关键时刻,一名红军战士利用敌人机枪停顿的间隙,出乎意料地突然跃起往前冲,完全暴露在国民党军火力网下,十分危险,张赤男不顾个人安危,他猛地站起来大声疾呼:“卧倒!卧倒!”吸引敌人火力,战士安全脱险了,而一颗子弹却击中了他的头部,他瞬间倒在血泊之中,年仅26岁。 张赤男的牺牲让整个部队陷入了悲痛,但他的英勇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战士,让全军将士无不哀恸。战士们带着满腔的愤怒和坚定的信念,经数小时激战,终于全歼敌军。张赤男牺牲地址
战斗结束后,红十一师全体指战员在前沿阵地上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安葬仪式,向敬爱的张赤男政委送别致哀,并将其遗体安葬在牺牲的阵地上。在《红星报》上刊登了他的生平和英雄事迹,红军主要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毛主席称赞:张赤男是个非常好的同志。朱德赞扬他是:一个很实在,扎扎实实的政委。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1932年11月10日,宣成区苏维埃政府隆重召开追悼大会,并将宣成区改为“赤男区”,这不仅是对张赤男个人的缅怀,更是对他所代表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在大余的土地上,人们永远铭记着他的英勇事迹,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用赤血丹心践行了对党绝对忠诚、舍生取义的诺言,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伟大担当。